“分离焦虑”会让孩子离独立越来越远
“分离焦虑”是许多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妈妈在孩子睡着后离开房间,当孩子醒来时发现妈妈不见了,又没有其他可以依附的对象时就会产生焦虑。当这样的情形重复发生时,就可能给孩子埋下分离焦虑的种子。有许多孩子初上幼儿园时,从家庭生活转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所处环境发生了改变,心理上难免会有起伏。年纪幼小的孩子从这一刻起,就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开始接受新的生活。这对于此时的孩子来说,内心是焦虑的、胆怯的,对即将面临的新环境也会心有惶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就会有拒学、不愿离家、在幼儿园里哭闹这样的表现。父母此时就要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难关,让孩子走出独自面对生活的第一步。
3岁的小玉是一个敏感胆小的女孩,已经到幼儿园5天了,每天都会大哭大闹,还不吃饭,不停地喊妈妈的名字,想要妈妈接她回家。当幼儿园的老师上前安慰她时,她还对老师撒泼,用踢、推等行为攻击老师,发泄心中的不满,每一天眼睛都哭得红红的,肿得跟核桃似的。在幼儿园里,小玉显得很孤僻,她不愿意找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意其他小朋友接近她。在睡午觉时,她就会要求把她的小床和其他小朋友分开,搬到另一个房间去。当妈妈来接她时,她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要求妈妈把她带回家,不要来幼儿园了。妈妈只能好言好语地劝慰小玉,可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妈妈只好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交流一下育儿经验。
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小玉的妈妈,孩子有这种表现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使她不适应造成的,只要妈妈在家里对她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她现在长大了,是大人了,让她心中接受需要独立的这个事实,等小玉适应了新环境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摆脱因为和父母分开产生的“分离焦虑”。妈妈就配合幼儿园老师,在家里对小玉进行引导。果然,一段时间之后,小玉虽然还是会时常想家、想妈妈,不过已经不哭不闹了,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已经开始慢慢融入这个新的环境之中了。
故事里的小玉,到幼儿园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和父母分开之后,情绪就变得焦躁不安,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的表现。不过在妈妈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小玉从分离焦虑的阴影中走出来,融入幼儿园这样一个集体之中。不同年龄、性格的小孩在和父母分开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每个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父母不要太过紧张。不过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孩子的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差、缺乏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来到学校这样一个集体环境,往往会产生比普通孩子更强的依赖性。所以,父母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就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当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心理时,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1.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
父母是孩子避风的港湾,所以孩子依恋父母是正常现象。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也要渐渐学会独立。平时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强度,比如在生活中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得到成就感,慢慢加强对自己的信心。
2.积极引导
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可以与其他孩子沟通和互动的机会,让孩子能更快地适应集体环境,并且从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找到社交的乐趣,使孩子对于学校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离开父母产生不安全感造成的。要想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不会焦虑,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和同学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父母平时可以多在孩子面前夸奖老师,告诉孩子,老师会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会讲故事、还可以教给他们许多知识,使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建立起新的依恋。
4.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焦虑的产生还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差造成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却不会做,可能就会哭闹,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就会想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到幼儿园之前,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可以要求他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