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导学—讨论模式
导学—讨论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主要是自己阅读物理课本,操作实验等)、相互讨论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实验基础
概括模式依据的教改实验、教学实践经验有:成都市教育局中学教研室及成都市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教改试验组的“自学指导教学法”试验;天津市塘沽四中宋瀛铎的“实验学导法”教学法改革实验;山东省黄省县中村镇范作相的“启发诱导法”教学改革试验;大港油田教育培训中心教研室周延臣的“实验探求单元结构教学法”改革实验;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李传成的“讨论式教学法”八年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李春霖的“四环节”教学法实践探索;成都市中学教研室与成都市物理学会教改试验组的“问题讨论”教学方式教改实验;陕西文峰中学杨新民的“五程序循环教学法”教学改革实践;山西绛县教育局教研室卢尚仁和绛县卫庄初中马占山的“自学讨论式教法”实践;湖北通城一中余拱焰的“四步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浙江兰溪市教研室的“六环节教学法”试验;广东省韶关市云顶中学卢秋云的“循环教学法”教学实践;辽宁省庄河高中王有山的“自学辅导法”经验;陕西省潼关县城关初中贾国华的“五环节单元导学法”教学试验;重庆市几所学校的“启发式单元教学法”试验;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许铿泉、高凌飙,华南师大附中徐旭昭的“单元导学法”试验等。
二、模式的操作程序
1.设疑激趣
这是该模式操作程序的基础环节,该环节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物理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解释物理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大气压”一节时,先做了一个“用玻璃管吸水”的演示。把玻璃管插入广口瓶水中,用嘴一吸,水便沿着管进入嘴里。然后,把广口瓶装满水,用塞子把瓶口塞紧,瓶塞中间插入一根玻璃管,让前排学生吸,结果都没有吸上水。学生此时七嘴八舌,有的埋怨前排的同学不会吸,有的跃跃欲试,而有善于观察的学生则指出:瓶口塞了塞子就吸不上来。当教师追问为什么加上塞子就吸不上来了,学生答不出来。接着教师指出:要了解现象的原因,请阅读“大气压强”一节。这样教师通过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2.指导自学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提供实验器材,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亦可向教师提问。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导启发,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
关于自学内容,起初,宜选择难度不大的,或是学生已有一定程度了解的教材作为自学内容。如初中的“船闸”,高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功率”等。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应逐渐加大自学内容的难度。
关于自学提纲,教师可事先刻印好,提纲要紧扣教材。应包括: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关旧知识的提示;引导学生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指导性材料等。至于自学提纲的详略应以教材的详略情况、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等为转移,初二起始年级宜详细些,高中年级可适当简略些,但都应易读、明了,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讨论答辩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出讨论题目进行讨论,相互答辩,以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讨论的题目。讨论的题目要具有启发性。题目既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太多,以至于学生茫然不解,不知所措。讨论的题目,估计经学生反复动脑思考,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宜。讨论的题目最好具有程序性,题目的安排顺序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相一致,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关于讨论的方式可采取分组讨论、全班集体议论或是二者相结合。讨论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尤其要特别重视中、下等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常有自愧不如上等生的想法,因而发言总是有顾虑,不像上等生那样有自信心,发言比较主动,所以,应优先让他们发言和提出解答,鼓励他们,打消他们怕错的思想顾虑,动员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把中、下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大面积地取得良好效果。
(3)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的题目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点、启发或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
4.启发释疑
通常情况下,疑难问题经过争辩议论之后,基本上能得到较为完善的答案,但也会出现学生对物理概念、定律、规则等的内在联系、区别理解不透彻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启发精讲,帮助学生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或区别,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必要时,可补充演示实验。解答个别学生讨论中仍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应着重于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防止不管学生是否弄懂,讲得过细,重新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去的倾向。
5.指导练习、小结
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等的理解。如若这一模式以单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写好单元小结。如:用列要点、列表、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将整个单元主要内容、基本物理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目前,练习的方式通常是做练习题,在学生分头练习的基础上,老师可请少数学生板演,以纠正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由于教学时间所限,课堂练习不同于课外作业,选题要“小”、“精”、“活”,形式要多样化。
三、模式的目标
该模式的目标概括如下: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概括物理教材的能力,自己通过观察实验,进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该模式的主要目标。
(2)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学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1)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观察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认识的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并能保持较长时间。
心理学一般都认为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有具体形象思维的成分,也有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逐渐占有相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初中学生已经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能较好地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恰当的判断,并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论证。他们的推理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已能根据几个前提推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他们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逐渐加深,不仅能从原因推出结果,也能从结果找到原因,并且还能从许多原因中分出主要的、次要的原因。到了高中,学生的思维已开始具有辩证逻辑思维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一般的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具有独立性,高中学生尤其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中学生的所有这些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自学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石。
(2)初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也有了显著发展。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追根问底。到了高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批判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对书本上的一些现成的结论,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见解和意见,有一定的分析、批判能力,喜欢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与别人讨论问题时,希望对方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他们对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常常经过反复思考去寻找比较充分的理由或论据,这一切又为我们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初中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有了较大发展,但还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高中学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给予必要的指导,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2.我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启发”一词就源于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把问题想通而又想不通,想说而又讲不清的情况下进行启发,这就是最早的启发教学。后来,在我国著名的教育专著,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对启发式教学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这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而不是牵着他们被动地“走”;积极地鼓舞、激励他们,而不是强加逼迫;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而不应立即把结论告诉学生。又指出:“独学而无支,则孤陋而寡闻”。这又告诉我们,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总之,这些极为精辟的教学思想,至今仍对我们中学物理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本人没有学的愿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这一内在根据而不起作用。因此,教学中,可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