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健身干预对初中学生体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运动健身干预对初中学生体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计的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体重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城市的实验组和乡镇的实验组都比对应的控制组体重增长速度慢,说明大课间运动干预能有效地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实验组的城市男生和乡镇男生实验前后平均握力差都要高于对应的控制组平均握力差,所以大课间运动干预对提高学生的握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运动健身干预对初中学生体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概 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促进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努力,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的健康素质。但是,近年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不重视体育工作,忽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随便取消体育课、挤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致使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初中是小学和高中的中间时期,也是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由于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对体育运动态度淡化,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出去运动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因此,学生的这种观念必须要改变。但是,在短暂的时间里,这种观念很难改变,因此,只有对学生在学校有限运动的时间里,改变运动计划,提高身体素质。

大课间活动是每所学校必有的内容,一套好的大课间内容能让全校的学生从中受益,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并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寻求优秀大课间干预方案和建立大课间干预方案库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辽宁省4所初中学校为研究对象。其中,辽河油田实验中学和辽河油田实验中学附中为城市学校,任选辽河油田实验中学初二年级中的100人为实验组(男生50人,女生50人),再选取100人为控制组(男生50人,女生50人),在辽河油田实验中学附中任选100人为对照组(男生50人,女生50人)。辽中县城镇第一中学和沈阳市新兴中学都为城镇学校,任选辽中县城镇第一中学初二年级中的100人为实验组(男生50人,女生50人),再选取100人为控制组(男生50人,女生50人),在沈阳市新兴中学任选100人为对照组(男生50人,女生5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参阅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等相关书籍与著作。

2.实验法

在实际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在学校原有的大课间内容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并予以实施。辽河油田实验中学和沈阳市新兴中学是2所具有传统大课间体育特色的学校,对2所学校原有的大课间方案进行干预,且对2所学校的实验组进行实验研究,而2所学校的控制组仍然按照原有的大课间内容进行活动,干预时间为10周。辽河油田实验中学附中和沈阳市新兴中学为普通大课间学校,没有任何特色,大课间内容只有两操,2所学校的对照组仍然按照原有的大课间内容进行活动,且干预时间与前2所学校相同。在干预前后,4所学校要对实验组、控制组和对照组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前后数据对比,得出大课间干预是否具有可行性。

3.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计的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实验前后结果

表6-25 男生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实验结果

img129

续表6-25

img130

从表6-25可以看出,城市比乡镇的男女生平均身高稍高一些,但没有太大的差距。通过配对t检验,无论是城市还是城镇的实验组、控制组,在身高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城市的学生差异非常显著(P<0.01)。这也说明了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身高增长速度较快,实验组的平均身高要高于控制组,从中可以看出,大课间运动干预可以促进学生快速生长。

从体重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城市的实验组和乡镇的实验组都比对应的控制组体重增长速度慢,说明大课间运动干预能有效地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促进身体健康成长。通过配对t检验得出,男生的体重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女生的体重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中可以推断男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最快的时期,女生与之相比慢了很多。

(二)身体机能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表6-26 城市与城镇学生实验前后身体机能实验结果

img131

从表6-26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在肺活量平均增长上,明显高于控制组,说明大课间干预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尤其是肺活量功能有较大的提高。但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前后肺活量数据配对t检验得出,无论是城市还是城镇,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大课间干预强度还有待提高,因为只有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指数,才能说明学生的身体机能有所改善,身体状态有所提高。

(三)身体素质实验前后测试结果

表6-27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img132

从表6-27可以看出,城市男生的平均握力要小于乡镇男生,这与乡镇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密不可分。实验组的城市男生和乡镇男生实验前后平均握力差都要高于对应的控制组平均握力差,所以大课间运动干预对提高学生的握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通过实验前后的握力配对t检验,可以得出男生的握力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城市和乡镇的实验组女生实验前后握力平均差值明显大于对应的控制组,并且通过实验前后的握力配对t检验,得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的实验组女生握力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城市和乡镇的控制组女生握力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女生的握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非常快,所以,在安排大课间运动干预内容时,一定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女生力量。

从立定跳远的数据来看,城市与城镇的差距很小,而且跳远的平均差值也不太明显。通过对跳远的数据配对t检验可以得出,城市和乡镇的男女生跳远成绩都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

从坐位体前屈的数据可以得出,男生测试前后的数据无明显变化,而女生的测试前后数据有较大的变化,通过坐位体前屈数据的配对t检验可以得出,城市的实验组女生和乡镇的实验组女生坐位体前屈有显著的变化(P<0.05),而城市的控制组女生和乡镇的控制组女生坐位体前屈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所以,从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得出女生的柔韧性较男生易提高。

从简单反应时的数据可以得出,城市与乡镇的实验对比基本相同,都是实验组比控制组的平均简单反应时差稍明显一些,但通过配对t检验都没有显著性变化。

在单脚闭眼站立数据中,女生的单脚闭眼站立时间明显优于男生,这也说明女生的重心要低于男生,而且女生的稳定性也较男生好。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配对t检验中可以得出,城市和乡镇的单脚闭眼站立时间都无明显性差异(P> 0.05)。

(四)实验前后心理效益变化结果

表6-28 男生实验前后心理效益调查结果

img133

注:变化幅度用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两组平均心理维度指标之差的标准误表示,通过配对t检验;∗表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6-29 男生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理维度差值比较结果

img134

表6-30 女生实验前后心理效益调查结果

img135

表6-31 女生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理维度差值比较结果

img136

1.主观体验

从表6-28和表6-29可知,在大课间运动干预下,男生实验组主观体验指标均值由实验前的3.24变为3.82,男生对照组指标均值由实验前的3.23变为3.34,通过对男生两组实验前和实验后指标差值配对t检验,得出实验前两组之间指标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组之间产生显著性差异(P< 0.01),其两组指标差值比较结果由实验前的0.01变为0.48。从表6-31和表6-32可知,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主观体验指标均值分别是3.18,3.72和3.36,3.32,通过对女生两组实验前和实验后指标差值配对t检验,得出实验前两组之间指标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组之间产生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两组指标差值比较结果由实验前的-0.18变为0.40。实验结果说明,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能使各实验组身心愉悦感明显增强、身心疲惫感明显减弱。而形式单一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对各对照组自身主观体验没有明显效果。

2.情绪活力

从表6-28可知,男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指标均值分别是3.16, 3.88和3.15,3.20,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实验前两组之间情绪活力的均值差距很小,但是实验后实验组变化比较明显,提高了0.72,而对照组仅提高了0.05,通过实验前后男生各组自身情绪活力指标的配对t检验,得出男生实验组有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而男生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从表6-30可知,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情绪活力指标均值分别由3.13, 3.20提高到3.74,3.25,变化幅度分别为0.61和0.05,通过实验前后女生各组自身情绪活力指标的配对t检验,得出女生实验组产生非常显著的变化(P< 0.01),而对照组却无明显变化(P>0.05)。从表6-29和表6-31都可以看出,实验前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情绪活力指标差值都无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后都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指标差值比较结果分别由实验前的0.01,-0.08变为0.69,0.49。显而易见,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更加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对自己更加自信,同时进一步说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学生情绪活力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身体价值

从表6-28至表6-31可知,实验前男生两组及女生两组之间身体价值指标差值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10周的大课间运动干预后,男生实验组身体价值均值提高幅度较大,提高了0.64,而男生对照组仅提高了0.12,女生实验组提高了0.51,而女生对照组的身体价值均值出现负增长。另外,实验后男生两组及女生两组之间身体价值指标差值都出现非常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实验组学生对自身身体价值自信程度远远超过对照组,这恰恰说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对自身身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女生对照组的身体价值均值出现负增长,说明枯燥、单一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4.人际感知

从表6-28可知,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男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感知值由原来的3.09和3.06分别提高到3.29和3.15;从表6-30可知,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际感知均值由原来的3.10和3.12分别变为3.33和3.21;从表6-29和表6-31可知,实验前和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及女生两组之间人际感知指标差值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指标差值的比较结果分别由实验前的0.02,-0.02变为实验后的0.15,0.12。从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感知均值差距较小,说明在大课间运动干预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相差不明显。

5.困境应对

从表6-28和表6-30可知,在大课间运动干预下,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困境应对均值分别提高了0.20和0.16,且各组自身都没有呈现显著性变化;男生对照组和女生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05和0.07,各组自身也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从表6-29和表6-31可知,实验前和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及女生两组之间困境应指标差值都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且指标差值的比较结果分别由实验前的-0.02,-0.03变为实验后的0.12,0.07。实验结果显示,虽然实验组困境应对均值变化幅度较对照组高一些,但是没有显著性变化,说明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学生困境应对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四、讨 论

(一)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身体形态指标是身体成分在一定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形式,身高、体重和皮褶厚度是衡量身体形态是否正常的重要测试内容。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各项形态指标变化明显。通过对初中二年级学生大课间运动实施干预,评价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以此来判定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变是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高的影响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纵向高度的主要指标。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各组身高指标增长幅度都非常显著,但是实验前后相应组间指标差值都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身高随着时间变化非常明显,但是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实验组的学生身高增长趋势更明显,因为在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中,主要以身体纵向受力的活动内容为主,所以在活动中学生的骨骼承受了更多纵向压力的刺激,促使骺软骨细胞增殖加快,从而使身高较快生长,促进生长发育。我国学者李静娟在1990年发表的报告中表明,“我国北京男女儿童的身高增长速度高峰年龄分别为13.60±1.05岁和11.86±1.09岁”。从实验结果可知男生平均身高增长速度要快于女生,而初中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恰为14周岁,这与学者李静娟发表的报告所调查的年龄相符。从以上结果可知,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高增长速度较快,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能积极地促进学生身高增长,进而促进学生身体形态健康发展。

2.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体重的影响

体重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和人体充实度,并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是反映身体形态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初中学生的平均体重也在不断增加,肥胖比例不断升高,因此控制体重已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体重偏重的原因,一方面是营养补充过度,另一方面是学习时间过多、运动时间过少。大课间活动是学校每天必有的运动时间,因此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和运动负荷对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变会有一定的作用。大课间运动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实验前后各组体重增长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变化,但是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都无显著性变化。由此可见,尽管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体重增长速度较快,但是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学生体重增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说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控制体重的功能,对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形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皮褶厚度的影响

皮褶厚度是反映身体形态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初中学生运动时间少,运动量较小,饮食量增加,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皮褶厚度增长速度加快,这也是造成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高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各组皮褶厚度指标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但是实验后男生和女生相应组间指标差值都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学生的各部位皮褶厚度增长有一定的监控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二)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1.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因性别和年龄而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20岁之前,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20岁之后增加量就不明显了。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体育锻炼会明显提高学生的肺活量。在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中,跑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指数。因为在跑操的过程中,以有氧代谢为主,在长期坚持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肺部输氧能力,提升氧气的摄取量。另外,篮球比赛、接力游戏、跳绳等活动都是有氧运动,对提高肺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经过大课间运动干预,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肺活量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并且实验后相应组间指标差值都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尽管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的初中生肺活量变化非常明显,但是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肺活量增长幅度更加显著,这也足以证明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提高学生肺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2.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台阶试验指数的影响

台阶试验是一项定量负荷机能实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由于台阶试验的高度和频度是固定的,因此相对于每一名测试者来说,台阶试验是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固定负荷,根据恢复期心跳频率的情况来计算指数,反映心脏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从而判定心功能的优劣。经常参加有氧运动会很好地提高心血管机能,在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中,活动内容是以有氧运动为主,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各组实验前后自身台阶试验指数指标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与青春发育期表现有直接关系,但是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台阶试验指数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并且实验后男女生相应组间指标差值均出现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变化,说明初中学生心血管机能发展比较快、可塑性也很大,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心血管机能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三)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1.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力量素质的影响

“力量素质指人体—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是人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在不同的项目中,力量素质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区别,主要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等。

握力反映的是测试者的力量素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握力与其全身力量呈高度相关,而且握力还能够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当握力增长或维持在较高水平时,健康状况就好;当握力下降时,健康状况就不好。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每一活动项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的握力,其中拔河比赛对学生握力的提高比较明显,因为在拔河过程中,学生的所有力量都是通过双手转移到拔河绳上的,为了克服拔河绳的摩擦力,学生必须用最大的握力握紧拔河绳,一直坚持到比赛结束;另外,拔河比赛三局两胜,对学生双手握力的耐力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实验结果来看,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各组实验前后握力成绩结果比较得出,每组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变化,但是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在实验前后指标差值都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这充分体现了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握力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引体向上是反映男生肩臂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典型指标。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体育考试的重要测试项目。据调查,近20年来,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平均下降4.02次,这表明我国男生肩臂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下降非常明显。肩臂力量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来提高,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肩臂的过量运动负荷会影响身体发育,因此可以通过相应的运动项目来促进肩臂力量的发展。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很多运动项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肩臂力量,跑操时的长时间摆臂可以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拔河时的肩臂用力也会提高肩臂的力量,投篮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调用力也能促进肩臂力量的增长等。从实验结果来看,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男生实验组自身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变化,平均增加了1.6次;而男生对照组自身指标却无显著性变化,平均增加了0.3次,但实验后两组之间指标差值没有理论意义上的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尽管初中学生肩臂力量提高速度相对较慢,但是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增长速度会有所提高。

仰卧起坐是测试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一个项目。因为测试简单易行,多年来在学校体育锻炼和女生体育测试中应用较多。仰卧起坐通过长时间的腹肌运动,会提高腹肌的力量和耐力。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一些活动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腹肌力量。在拔河比赛中,学生腹肌会充分发力,并且需要持续用力,这对腹肌力量和耐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效果。在跑操过程中,腹肌会一直保持用力,以保证跑步顺利进行,这也能明显提高腹肌的力量和耐力。另外,篮球、单足接力游戏、跳绳等运动都对腹肌力量的增强有所帮助。由实验结果可知,女生各组实验前后仰卧起坐成绩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但女生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提高的幅度更大,并且实验后两组之间指标差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生,腹肌力量和腹肌耐力都有所提高,但通过开展相应的运动项目,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学生腹肌力量和腹肌耐力会提高得更快,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女生的腹肌力量和耐力的提高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立定跳远是测试爆发力的项目,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爆发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和提高身体的爆发力。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单脚接力游戏对两腿的爆发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在接力过程中,既需要腿部的力量,又需要腿部的弹跳速度。在跳大绳活动中,通过摇绳速度的变化,可以有效地改善腿部的力量和速度。在跑操过程中,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群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对腿部的爆发力和耐力的提高都会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篮球比赛、排球比赛、踢毽球、单足接力游戏等活动,都会对身体的爆发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前后各组自身立定跳远成绩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并且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都呈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说明,初中学生身体发育较快,身体的爆发力也相应地有所变化,在大课间运动干预下,实验组的学生爆发力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这也证明了大课间干预对学生爆发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速度素质的影响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是人的基本运动素质。按照对于运动专项成绩的影响,速度素质可分为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人体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素质,都是这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

反应时是指从接受刺激到机体作出反应动作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距。刺激引起了感觉器官的活动,经由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经过加工,再从大脑传递给效应器,作用于外界的某种客体。主要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反应能力。就大课间干预内容而言,“移动靶”游戏是很好地提高反应速度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既要以最快的速度触摸到“移动靶”,又要防止被“移动靶”抓到,因此对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都会有一定的提高。“撒网捕鱼”游戏是传统的锻炼学生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每条“鱼”在渔网到来之前,必须提前作出反应,再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开渔网,这对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篮球、排球、打背游戏、跳大绳等活动也都是提高学生速度素质的较好的运动项目。从选择反应时的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前后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自身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变化,而男生对照组和女生对照组自身都无显著性变化。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比较,分别出现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变化。以上结果可以说明,大课间干预对学生的速度素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大课间干预时间有限,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差距并不是很大,如果有更长的时间进行运动干预,实验组成绩变化会更加明显。

3.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耐力素质的影响

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耐力与力量和速度两种素质的结合,分别表现为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人体耐力素质越好,则抗疲劳的能力越强,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工作的时间越长。

50米×8往返跑既能测试人体有氧耐力水平,也可以测试人体的无氧耐力水平。由于耐力是衡量人体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从事各项运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运动素质,因此测试耐力水平对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大多数学生对耐力项目比较厌烦,因为耐力项目既枯燥又需要长时间进行体育运动,所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为了避免学生对跑操的反感,增强对跑步的兴趣,安排实验组学生相对交叉跑,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之间“肢体语言”的交流,并且在伴随音乐跑步的过程中,喊出班级口号,提高学生自觉跑步的热情,降低抵制跑步的情绪。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前后各实验组和对照组50米×8往返跑自身成绩都具有显著性变化,并且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较相应对照组成绩提高幅度更大。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进行比较,分别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说明,初中学生身体发育较快,耐力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大课间运动干预下,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更加明显。

4.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柔韧素质的影响

柔韧素质是指各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及弹性,即关节活动幅度和范围的大小。柔韧素质可分为一般柔韧素质和专门柔韧素质。一般柔韧素质是指适应于一般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所需要的柔韧素质。专门柔韧素质是指专项运动所需要的特殊柔韧素质。初中学生的柔韧素质属于一般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作用。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篮球比赛和排球比赛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活动范围增大,关节活动更加灵活,同时提高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性。学校的广播操和校操是针对初中生生长发育特点编排的,学生如能跟上音乐节奏,动作到位,身体的灵活性以及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都会有所提高。另外,踢毽球、跳大绳、短跳绳等体育活动都会对学生的柔韧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各组实验前后坐位体前屈自身成绩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这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特点相符合,各组实验前后的提高幅度相差较大,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比较,分别出现非常显著性变化和显著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初学生身体柔韧性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较快时期,身体各关节、韧带和周围软组织改变的可塑性较大,只要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适当的运动负荷,再加上长时间的坚持,身体的柔韧性就会出现显著提高。

5.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单脚闭眼平衡站立反映人体平衡的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因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前庭器官的稳定性、肌肉本体感觉的敏感性和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功能,进而改善身体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人体对身体姿势变化时的调节功能。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增加了许多活动内容,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平衡能力的提高。从实验结果得出,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单脚闭眼平衡站立成绩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而男生对照组和女生对照组都无显著性变化,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进行比较,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显而易见,大课间活动内容对学生平衡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初中二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不仅是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指标变化更加明显的阶段。为了探求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学生心理是否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者结合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并以积极的心理变化为主导,采用李克特五等级评分法(完全没有=1,基本没有=2,有一点=3,比较强烈=4,非常强烈=5),提出了中学生体育锻炼后心理评价的5个维度,即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和困境应对,并且每个维度都从“认知”和“体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理论构想。测验内容包括大课间运动干预前后的主观体验、情绪变化、身体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和应对挫折能力变化5个方面的主观感受,每个方面包括6道小题,最终测算出各组平均分。该测验主要用于评定青少年体育锻炼前后的心理效益变化程度,进而验证大课间运动干预的有效性。

1.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主观体验的影响

主观体验是指个体自我觉知到的生理机能及心境状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学生对自身主观体验的态度。在大课间干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对自己身体更加充满自信。另外,通过干预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实验前后的主观体验数值变化幅度来看,男生实验组和女生实验组变化明显,并且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而相应的对照组都无显著性变化。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进行比较,都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课间干预活动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形式,可以明显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节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也证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更加积极的主观体验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2.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情绪活力的影响

情绪活力是指个体在精神面貌及心理感受性方面体现出的体验强度。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情绪活力。在大课间干预活动中,通过多项运动内容,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其精力更加充沛。从心理效益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男女实验组实验前后情绪活力数值都具有显著性变化,而男女对照组却无显著性变化。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的比较,证明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提示,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学生能更充分、更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身体更加强壮、精力更加充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热情,增强自信心。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情绪活力,促进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3.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价值的影响

身体价值是指个体对自身生理或身体的存在重要性的关注程度。体育锻炼能提高学生对身体价值的认识程度。在大课间干预方案中,跑操、“单足接力”游戏、篮球小比赛和拔河等集体活动项目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心理效益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男女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价值的数值变化明显,而男女对照组变化较小,尤其女生对照组出现数值负增长情况。通过对实验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进行比较,都出现非常显著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枯燥、单一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对学生的身体价值认识程度基本没有影响,而内容丰富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能明显改变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态度,增强拥有健康体魄的渴望。这也说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身体价值的改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人际感知的影响

人际感知是指个体对自身与周围人际环境在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定位的评价。集体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通过篮球小比赛、排球比赛和“打背”游戏等活动,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通过拔河和“移动靶”游戏等活动,能提高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通过跑操时的互相鼓励,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等。从心理效益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通过大课间运动干预,男女实验组实验前后人际感知数值分别提高了0.21和0.23,而男女对照组都提高了0.09。通过对实验前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进行比较,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说明,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之间加强彼此了解、增进友谊、提高交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困境应对的影响

困境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或解决困难时的心理状态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能力。在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中,很多运动内容对学生困境应对能力的提高都会有一定的作用,跑操是最典型的运动项目。跑操不仅是一项非常好的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活动内容,也是一项让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体育项目,因为跑操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学生必须要克服心理压力和体能极限才能完成任务。从心理效益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男女实验组实验前后困境应对数值变化幅度较相应对照组明显,但是对各组实验前后自身困境应对均值比较都无显著性变化。通过对实验前后男生两组之间和女生两组之间指标差值进行比较,都没有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说明,大课间运动干预对增强学生直面困难、解决困难和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有一定的帮助,这也说明了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学生困境应对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1.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形态的干预效果

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高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体重和皮褶厚度方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机能的干预效果

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肺活量及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3.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

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的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反应速度、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都具有明显效果,而对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4.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心理的干预效果

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初中生形成积极的主观体验、提高情绪活力、关注身体价值具有明显效果,而对人际交往能力及困境应对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二)建 议

1.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活动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的活动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尤其是提高学生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活动内容的开发,以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困境应对能力提高的体育活动项目。

2.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设计要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课间活动内容要形式多样,从学生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防止活动内容单一、枯燥,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另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创编出更多更好的大课间活动内容。

3.注重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的实效性,发挥本校自身优势

各初中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人数各不相同,所以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要求统一模式,因此各学校应该以学生体质健康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发挥各学校的自身优势,合理利用有限场地和器材,集思广益,力求开展更加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形成各自的特色。

4.科学评定大课间活动对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

各校要及时改进大课间活动内容,适时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来验证大课间活动内容对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性。当前,学术界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方面。基于本研究的现实情况,仅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4个方面进行评定,而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上存在不足。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客观、全面、科学地评定学生体质健康将会成为今后关注的焦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