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作为,冲决过重课业负担的“天网”
从理论上讲,教育是任何时代社会进步的基础,也应该是任何时代腾飞超越的先行者。但在实践中,教育有时未必能与时代的进步与超越携手同行。在科教兴国、努力实现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教育与创新思维学习的同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教育者、被教育者、领导者、旁观者都承认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那些“被动灌输”、“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考分至上”的教育方式,在今天仍是普遍的教育现实。学生们在紧张的应试氛围中被教师们精心雕琢成一架架应考机器。“学而优则仕”这句古代名言在今天依旧行俏,读书与功利紧密结合,作业练习也被称为“功课”。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的传统意识、社会用人单位的唯文凭唯名牌大学出身、家长们望子女成龙成凤、老师们一心炼出“好钢”“精钢”“特种合金钢”等诸多因素,共同织就了一张“天网”,一张莘莘学子不堪重负的课业“天网”。
如何冲决恢恢“天网”?
今年7月,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教育改革发展十项任务”中再次提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扎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上颁发的《上海市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学校教育、升学制度改革、政府评判学校标准等诸多方面入手,制订措施规定,使“减负”有了新的依据与保障。
会议和有关文件将为减负执行者保驾护航,将再一次发力撕扯“过重课业负担”这张“天网”。可是,“过重课业负担”这一教育顽症是否会因为一个会议、一纸文件就寿终正寝?我认为不会,过重课业负担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在下岗率维持在一定水平的现实情况下,在文凭等于“白领”“金领”、等于金钱、等于汽车住房的背景下,在评价体系没有根本改革的状况下,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过重课业负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连最疼爱子女的家长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子女“减负”,甚至非常激烈地反对学校给学生“减负”。
事实上,“减负”的确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学科本位课程内容偏、难、杂,科目繁多,使教材以及课程本身亦已成为学生负担重要源头之一。在三百六十行不能行行都吸引人,就业导向尚不能进行有效分流的状况下,当前选拔性质的升学考试就成了“减负”显性的瓶颈。家长与学生们面对当前选拔机制而产生的长期心理焦虑,又为课业负担的加重提供了滋长的土壤。铺天盖地的《教材解读》、《一课一练》、《AB卷》、《五星题库》、《迎考必读》,又为课业负担添加了砝码。因此,“减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减负”绝不是学校部门能包揽的。
校长与学校能不能静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再实施“减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校长和学校应当努力作为,在职权、职责范围内认真贯彻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尽己之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认为,如能短期抓制度、中期抓课改、长期抓队伍,就能在一定的范畴内降低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抓“制度”,指的是坚决贯彻文件规定的: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不得随意增加课程内容的难度和课时量;不得组织学生订购或使用同一课程两本以上教科书,不得组织、推荐学生购买习题集、练习册等应试材料;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和延长学习上课时间,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以及综合平衡学生每天各科的课外作业量。抓制度,优点是可以立即实施,马上落实,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总结汇报。缺点是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不少家长学生会自行购买课外辅导书籍、各科练习册,会到处托人找家教。所以仅仅抓制度的贯彻落实,还只能是表层次的单方面的减负。
抓“课改”,指的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发展个性与能力。同时,加强学科的综合性与整合,使有限的课时能发挥更大的教与学的功能。目前学生每周要学习的课程科目繁多,例如初一年级有:语、数、外、政、史、地、音、体、美、劳技、信息科技、探究课、心理健康辅导课、选修课等14门课程。学生难有精力学好每一门课,更难以发展个性与能力。如果能将一些学科进行整合,如探究课、选修课与学科内容相结合,但在学习方式与途径上立足于探究以及兴趣爱好的发展,或者将一些有条件的学科改为学分制,实施教学时间段相对集中的学习。这些措施都能在减轻学生学习任务过重方面起到作用。同样的学时,学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集中学习思绪,可以学得更为扎实。学生学得扎实了,补课、家教等市场自然就萎缩。抓课改也包括注意探索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和多元化,竭力使评价体系能适应和接轨上海市行将开始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抓课改较之抓制度而言更能体现减负的内涵,更能使家长放心和接受。
抓队伍,指的是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市教育工作会议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完成程度。优秀的教师不但能以其“昭昭”,使学生“昭昭”,同时还善于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学懂弄通,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师生们共同跳出题海,使学生们的减轻过重课业负担落在实处。
教师队伍的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可见成效,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包括师德、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以及教育理念等许多方面。学校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常抓不懈,在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目前学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教师获得或即将获得(十月份即可颁发证书)心理健康辅导培训班结业证书。有一百多人次的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市级教科研课题)等课题的教育科学研究。
为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去年曾组织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上海“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教学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教师听取了陈钟樑、王斌华、吕良环、王续延等一批专家学者所作的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观摩了华东师大二附中英语首席教师刘砚、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数学教育博士研究生邱红松老师等一批第一线实践者执教的14节教学示范课。今年暑假学校又组织教导主任和全体教研组长进行了关于“21世纪学习新原理与课堂教学改革”的集中学习。听取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瑞斯尼克(Resnick)题为《全新的学习原理:基于“努力”的教育观》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吴庆麟教授题为《教育改革的心理学原理》的报告、教育部课改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张华教授题为《课堂教学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学》的报告、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题为《校本教学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革新范式》的报告。开学初(暑假后),我们还邀请有关专家为全校教师作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国家与民族的需要,教改的需要与教师的发展》等报告。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逐步融入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与理念之中。
抓制度落实、抓课改、抓师资队伍,这些都是学校内部可以做的事情。我们把可以做的事情做好。相信,全社会方方面面一起努力,一起探索,一起制订并实践各种可行、可操作的措施,这张笼罩在学生身上的过重课业负担的“天网”,就一定会被撕开缺口,“减负”也一定会取得成效。
2004年9月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