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养成情志好习惯
(1)养成积极乐观的习惯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新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什么。
“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父亲送给两个孩子每人半瓶饮料,悲观的孩子没有喝,因为他看到只剩下半瓶了。乐观孩子拿起来高兴地说:“太好了,还有半瓶呢!”
即使是在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人幸福,有人则沮丧。其实,所谓幸福与不幸,都是人自己的看法而已。你觉得他很可怜,可是他本人也许会觉得很幸福。一般说来,感到幸福的人通常都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事物。相对的,感到不幸的人通常都抱着悲观的态度。
要想让孩子生活幸福,就要教会他们从小就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学会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6岁左右便能明显地表现出对于相同的社会事物做出不同反应的预先倾向,乐观与悲观的生活态度在这时候已见端倪。
如何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呢?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概念——“感染”。心理学上的“感染”与医学上的“感染”不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的相互影响。父母的人生态度对子女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子女的人生态度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约有86%的悲观者,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的人生态度是悲观的。所以,树立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根本途径是父母用自身的乐观态度去感染他们。此外,在早期教育中,父母多采用以鼓励、支持为主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他们确立自信心、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一个孩子不管如何努力都总是失败,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无助感,总觉得自己不行,他的人生态度就一定是悲观的。
培养孩子乐观放松的习惯,就是任何困难情况下都应站在孩子一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以更好的心态战胜一切。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习惯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为您提供参考:
①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乐观习惯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
②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乐观习惯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③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乐观,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乐观的心情。
④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
⑤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乐观的性格。
⑥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习惯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2)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良好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少小学生,由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岁的孩子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9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闹出将内衣当外衣的笑话;10岁孩子要妈妈喂饭……
在这种“温室效应”下,儿童因娇宠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成才的,甚至连能否长大成人都成问题。
有个孩子上了高中,要住宿,这可愁坏了孩子的爸爸,不为别的,就为孩子每天起床这件“天大的事”。这位爸爸还真有办法,自己不能每天跑30多公里的路来把孩子从被窝里拽起来,就把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孩子的“室友”,每天起床的时候由室友推醒他。那位爸爸也不让人家白干,声称可以“按月付酬”。
上面这位爸爸的腰包看来是够鼓的,为了孩子可以不惜金钱。但要比起谁更溺爱孩子,下面这位爸爸则做的更绝,他不仅不惜金钱,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与尊严。
某学校带学生去远足,有一位家长给教师写了一张条子,谎说孩子身体不舒服。老师一问孩子,孩子说了实话。没办法,家长只得让孩子去了。于是家长给孩子准备了烧鸡、烤肉、水果、罐头、香肠、巧克力、饮料……真是应有尽有。这还不算,家长还特意请了假,骑车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学校的队伍,怕孩子受委屈。到了晚上老师去查铺,发现床底下有一个人,吓了一大跳,原来是孩子的爸爸钻在床底下。这位爸爸说:“孩子没在外睡过觉,怕他翻身掉下来,我在这儿等着接他呢。”
爱孩子爱到这个分上,其用心之良苦真可谓空前绝后了,可是,家长们如此良苦的用心,带来的结果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做父母的爱子之心固然可以理解,但父母可以照顾孩子一时一事,毕竟不能照顾他一生一世。今日的溺爱也许正埋下了日后孩子吃苦受罪的种子。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因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通常,孩子到三四岁时,已经萌发出自信心和独立性,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这时候父母应该注意及时鼓励孩子锻炼自己基本生活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建议父母做到以下几点:
①父母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不能娇惯。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家务管理,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般从3岁左右便可以开始实施。当然,这样的家务劳动不是“全天候”的,而是定期、定项目的,并且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以不影响学习为准,目的在于培养生活技能、劳动精神和家庭观念。
②孩子份内的事情,父母不得“包干代办”。如穿衣服、整理床铺、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裤、整理自己的房间等,一定要他们自己完成。较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做不好,没关系,关键在于练习和尝试。
③采取信赖态度,多鼓励少批评。父母可以一边提出要求一边进行指导,以赞扬和鼓励为主,必要时也可以在暗中帮助他们弥补疏漏。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父母要持信任的态度,尽量不去干涉或禁止。要放手让孩子自由行动,使其充分运用其智力能力,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感受。然后父母再给孩子以鼓励,告诉孩子在做这类事情时怎样才能达到成功的目标。自理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3)养成充满自信的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非凡的人,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他的父母和老师对他有没有信心。信心是能够传递的,只有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了信心,孩子对自己才会有信心。
园园就是一个很自信的孩子。园园刚上中学的时候,学校有一个特别试验班,能在这个班级里学习的孩子数学水平都很高。园园很想进入这个班集体。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她面临很大的压力。
细心的妈妈看在眼里,就劝她不要去什么实验班了。可是园园却不同意,她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一定能进入这个班级的。”
之后,园园用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第一学期坚持下来,她的各科成绩都获得优秀,并顺利地通过了实验班的测试,圆了自己的梦想。
自信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不是盲目地自以为是,而是面对压力知己知彼,从容对待。
刚进入中学,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训练:站在一块7米高的木板上,从一块木板跨到另一块木板上。园园起初很害怕,她去问教练:“两个板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教练说大概是1米到1.3米吧!园园偷着跑到旁边,在平地试了一下,发现自己使劲跨出去,能跨出1.6米,她心里有数了,完成了“知彼”。她又想:上去就当在平地,最差掉下来也有防护设施,只不过寒碜点而已,于是,她又完成了“知己”。结果,她又一次成功了。
这件事情让园园大受启发: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自信使园园在学校里出类拔萃,她多次获得高额奖学金,还获得学校演讲比赛第一名。她到当地一家电视台当了一次嘉宾,就被导演看中,不久,成了这个节目的业余小主持人。
是什么让小园园有如此大的自信呢?用园园的话说就是:我的自信正是来自我的妈妈。妈妈从不给我任何压力,而是在一旁赞赏我已经走过的路程,帮我“数脚印”。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她是怎样帮助女儿树立自信心的呢?仔细思考之后,母女二人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今天比昨天强。妈妈常对女儿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那么,年轻的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父母们在家教实践中参考运用。
①要学会倾听。你的孩子能对你说很多很多,当你花时间倾听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认为你很在乎他的观点和看法。当然,你要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平等并亲切和蔼。避免说一些如“现在不行,宝贝,你看妈妈正忙着呢!”这样的话。如果你确实不能马上听孩子说,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如“现在不是最好的交谈时间,我们改一个时间,行吗?”接着安排好时间。
②要懂得赞扬。赞扬你的孩子某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好,无论是家里的事或是学校的事都可以,比如孩子在家里扫地,即使你不很满意,你也要说“房间扫得真干净!”
③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即使一天只有10~15分钟,所花时间的质量往往比时间的长短更重要。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开心小游戏。
④参与孩子的活动。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等,你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很关心他。
⑤你自己要表现得非常自信,避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或问其他的人“我这样做可以吗?”之类的问题。孩子就像读一本书一样“读”成年人,他是以照葫芦画瓢的方式来学习的,对大人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
(4)养成克制自己的习惯
小强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插嘴,骚扰同学。在家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草草了事。老师说他没有自制力,克制不住自己。
自制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生活中,人们会碰到许多诱惑,它们总是展示迷人的一面,引诱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每个人都会面对种种诱惑,学生做作业时,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会受到糖果的诱惑。面对诱惑,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自制力强的人却能控制自己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
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善于迫使自己执行定下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愿望和行动。
一天中午,小华到隔壁好朋友小芳家玩。她们不知怎么就谈到了钥匙链。小芳说,她家有个钥匙链,可漂亮啦,是她爸爸从日本带回来的。那个钥匙链是个小公鸡形状,一身红,还是个立体的,只要一按它脚上的按钮,小公鸡的嘴就会自动张开,喔喔地叫两声。
小华非常羡慕小芳有这么好的钥匙链,她很想看看小芳说的小公鸡钥匙链到底是什么样子,可小芳从不许任何人动她的抽屉。碰巧小芳的妈妈要小芳上街买酱油。等小芳下楼后,好奇心使小华打开了抽屉,拿出了钥匙链。哇,好漂亮的钥匙链!小华想:“自己要是有一个那该多好啊!”这样想着,就把钥匙链放进了自己的兜里。
小华之所以拿走了小芳的钥匙链,是由于她抵制不住诱惑而做了错事,这说明她的自制力很差。因此,从小培养自制力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自制力很差的原因有二:一是被家长溺爱娇宠,很少受到限制,养成任性、专横的性格,缺乏自制;二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太顺,生活、学习的事都由父母安排,依赖性太强。
任何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高度的自制力。历史上,自制力极强的伟人们的例子数不胜数。法拉第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法拉第性格倔强、脾气古怪甚至有点暴躁,在他温文尔雅的背面,是火山一般炽烈的激情。但是,在法拉第的性格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自制力。
在这个世界上,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会产生,但是法拉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坚决抵制一切诱惑而专心沿着纯科学之路探寻、求索。
正如廷德尔先生所说:“纵观他的一生,这位铁匠的儿子、装订工的学徒不得不在15万英镑的巨额财产和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之间决定取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去世时他一贫如洗。但是,他的名字在40年里一直光荣地名列英国科学名人录的榜首。”
人类必须容忍和克制,脾性必须服从于理性的判断,必须尽量避免坏的心情、坏的脾气和尖酸刻薄、好挖苦人的习惯。一旦人们的思想松懈,这些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卷土重来,就会在我们的本性上建立永久的基地,这些东西就会盘踞在我们的心灵中。
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培养他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是孩子今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如果一个人想光荣地、和平地度过其一生,他绝对有必要学会在小事情或大事上进行自我克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