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忘赣中生活

难忘赣中生活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难忘的是赣中的老师,特别是教过我的老师,他们是我遇到过的最优秀的中学老师。赣中,永远是我心中的圣殿,是我魂牵梦萦之所在。祝我的同学老师们幸福,祝新一代赣中的学子们,发奋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辱赣中伟名。(王维桓,赣中1975届校友,先后在辽宁省精神文明研究中心、辽宁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共产党员》杂志、《中国机构编制》杂志、辽宁省委讲师团工作。此文选自赣中建校80周年“校庆专刊”。

依旧灿烂的“图画”:难忘赣中生活

王维桓

离开我的母校——赣中已有28年了,但定格在心底的那些图画,依旧清晰、灿烂。

img161

记忆里的校园是清净、典雅的。一条小河、两座小桥,河边的垂柳,河南岸的办公室、图书馆,河北岸的教室、球场,还有校园东南角的小院,那里有一座宽大的教室。大约高二的某个学期,我是在这座教室里度过的。小院里的凉亭、古松、砖道、灌木丛、教师宿舍……一切都是那么温馨。我是少有的几个住校生之一,夜深人静,或一个人沿着河边的小径漫步,或几个同学坐在桥上、亭下畅谈……那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几分艰辛的住校生活,是一般同学难以想象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一幅如诗的图画,让人想忘也忘不掉,想抹也抹不去,成为永远的记忆。

最难忘的是赣中的老师,特别是教过我的老师,他们是我遇到过的最优秀的中学老师。郑毅老师,少有的优秀数学老师之一,他一甩手,一条标准的抛物线就跃上了黑板。即使后来读大学,也未碰到这样的高手。孙润林老师,我的班主任,讲课的那份投入、分析得那份透彻,想起来就令我感动。朱敏、臧继宝老师把物理、化学课讲得如诗如画,使听课变成一种享受。邓星雨老师的语文课讲得更是生动、幽默,听说他后来调到徐州师范学院,成了名教授,真是徐州师院的幸事。张运启老师也做过我们的班主任,教语文,态度和蔼可亲,像个老大哥,他的徐州口音,至今还回响在耳边。28年过去了,这些老师大多已退休了,我真心地祝福他们晚年幸福。

记忆里最灿烂、最有活力的图画还是我们6班的同学。三年多的同窗生活,100本电影胶片也拍不完。印象最深的是边士军,捣蛋、调皮,总抄我的作业,还时常欺负李波这样弱小的同学。但这家伙倒蛮率真,没有坏心眼,挺重视班级荣誉,篮球比赛时卖力最多。熊群义是我们的班长,话不多,心很善,看上去很深沉,三年多没少让他操心,想起来也挺不容易。还有先后与我同桌的张家富、陈祥、李金刚,给我的帮助也不少。我眼睛近视,黑板上的有些字看不太清楚,经常要请他们复述。刘祥柏、周建民、王富平三位都是听话的优秀学生,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毕业后还保持联系。近十年,大家忙于工作,除刘祥柏偶有音讯外,其他的联系都断了,但那份真挚的情谊和思念不会断。

女同学永远是我们6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那时候大家思想很保守,男女同学很少说话,形同路人。个别男生要是和女生说了话,马上引来大家的起哄,弄得男女生很不好相处,互相躲着。现在想来,互相都想引起对方注意,又都注意到对方的存在了,就是不好好地说话、交谈,真是怪得很。尽管如此,现在想起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挺值得回味的。但也有例外,“奶油小生”傅明旭,他年纪小,长得秀气,似乎享有与女同学说话的特权。除了徐维丽、范文宁、孙承英几个文艺队的活跃分子和整天一言不发、孜孜不倦学习的周媛媛等少数几个女同学外,很多女同学我甚至叫不出名,对不上号。这倒让老师和父母少了一桩心事,不像现在的我们,总担心自己的孩子早恋。也有勇敢的,如仲冠军、徐军敢于反潮流,秘密牵手,后来成就了姻缘,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实属不易。

多么美好的一段生活,多么可爱的老师和同学!如果时间能倒流,岁月可重复,我真愿意和他们再过一次高中生活,我会过得更好。

赣中,永远是我心中的圣殿,是我魂牵梦萦之所在。祝我的同学老师们幸福,祝新一代赣中的学子们,发奋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辱赣中伟名。

(王维桓,赣中1975届校友,先后在辽宁省精神文明研究中心、辽宁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共产党员》杂志、《中国机构编制》杂志、辽宁省委讲师团工作。现任辽宁省委宣传部新闻局副局长。此文选自赣中建校80周年“校庆专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