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讲究工作原则与方法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提高班主任的自身建设,不仅需要认清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完善自身素养,还需要掌握一套正确的工作原则与方法,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班主任工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但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一、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原则
原则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一种行动准则。只有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原则,才具有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原则,这里简单谈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
(一)师爱与师严相结合原则
师爱与师严相结合原则是指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信任、爱护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严格要求,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师职业,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尤其要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只有有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教师对学生的爱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理解、信任和尊重上。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亲近教师、信任教师,教师才能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活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案例2-3-1】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天鹅湖中的一个小岛上住着一对恩爱的老夫妇,平时与外界很少交往。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这个岛上,它们从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老夫妇见到远方的客人,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于是这群天鹅就跟这对夫妇熟悉起来,甚至在老渔夫捕鱼时能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南飞,湖面冰冻,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给它们喂食,一直延续到来年春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老夫妇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不是飞向南方,而是饿死在了冰冻的湖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学生,不是溺爱,在爱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指出成长中的不足,帮助改正一些缺点,学生以后才有适应社会、展翅高飞的本领。
学生因为心理和生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如同一株小苗,成长中需要教师为其修理枝丫,提供养分。这就要求老师要以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态度进行严格要求,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和含糊。这里的严是指以严格的制度去要求学生,对他们犯的错不能视而不见,应酌情处理;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做到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留有余地,使学生每达到一项要求之后,能进一步增加向上的信心。班主任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认真执行,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底,从而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发展,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不能姑息迁就,半途而废。
(二)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受教育者不是少数而是全体
由于受“应试教育”单纯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部分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重智轻德及其他各育,只重视少数学习好的学生,轻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给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集体教育
把班级看作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班级整体和构成的要素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中,通过班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集体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集体一旦形成,它的目标、纪律、舆论、风气等会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和教育作用。个人在集体中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集体的目标、纪律、舆论和风气来决定或调节自己的行为,学生的各种品德、智慧才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都在集体生活和活动中得到发展。集体就是这样作为巨大的教育力量来促进个人发展的。
3.个别教育
由于集体中的学生都存在个别差异,他们的长处与不足各不相同,其发展水平也各自不一,班主任要想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而促进集体的发展,就必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每一个人都有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工作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给予受教育者以有效的帮助。也就是说在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时提出阶段性要求,在学生容易做到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渐完成从差到中再到好的转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儿童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儿童。个性的教育——这是一个与集体的教育紧密相连的过程。”个别教育与整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抓整体教育不抓个别教育,只有面上的号召,缺乏个别指导,就会使班主任工作流于一般化,不仅个人不能进步,还会影响整体的巩固和发展;反之,如果只顾抓个别教育而忽视整体教育,也会使工作陷于被动,不能形成健康的班集体,也就不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因此,应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养成教育与超前管理相结合原则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日常良好习惯的教育。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学校班级管理是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班主任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越强,就如刚出炉的铁水,你可以将它塑造成任何形状,时间一长,等它凝固了,再想改变它的形状就难乎其难了。第二,抓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越是小事就越具体可感,留给人的印象也越深,利用日常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是最有效的途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第三,抓养成教育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做到常抓不懈,坚持久了,成了习惯,曾经觉得束缚的一些规范,时间一久,就成了学生自觉自然的行为,那时,养成教育就切实地见了成效。第四,抓养成教育要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第五,遵循养成原则,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规章制度、评价等手段,及时地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表现。这种鼓励与肯定等正面教育能使学生激发出更大的热情,当然必要的批评手段也是可以的,但要用得恰当得体。
班级管理活动是一项多变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既能对各种日常情况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又能对将要发生的问题作出超前处理。超前管理是指班主任根据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规律,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学生将要经历的事情及早提出来,用“引”和“导”的方法做思想工作,使学生避免犯错误,防患于未然,使学生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班级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常见性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发性的个别问题。常见性的普遍性问题要求班级管理的计划、措施着眼于全局。比如班里搞活动,首先要考虑组织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组织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活动结束后班里打算以什么形式总结这个活动,班主任都要超前性地思考并作好周密的计划,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这样做是班主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好方法。而突发性的个别问题,虽然只可能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同样要尽早预见,及时防范。
(四)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班主任工作中的科学性,是指教育内容要讲究科学性。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学校教育中的班级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第二,班主任应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并在与工作实践的结合中学习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常识及新兴学科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不断研究、总结、探索当代儿童的教育规律,从而使班级工作符合科学性原则,符合教育原理,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班主任工作中的艺术性是指教育方式要讲究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的艺术
所谓引导,就是班主任通过说理等形式启发、劝导教育对象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行为,这也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一般来讲,对性格活泼、有点自以为是、爱自我表现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和争论,但一定要坚持说理、平等待人;对于性格固执、不善言谈的学生,适合通过私下交流、榜样激励、后果教育等让他接受;对于自尊心较强、有点偏激又缺乏勇气的学生,应采取积极热情、个别帮助的方法。如果不根据学生心理个性差异特点,一律用公开化、形式化、简单化的方法做工作,是很难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
2.例如批评的艺术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讲的是:如果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耐烦或反抗。对学生的批评也一样,不能超过限度,犯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即使非要再次批评,也应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不要简单地重复,这样才有利于达到积极的批评效果。
3.交往的艺术
西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豪猪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刺得对方鲜血淋漓,怎么也睡不着。它们分开,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后来它们几经折腾,调整了姿势,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体温,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扎,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后人将其总结为“豪猪法则”。其启示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保持恰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在师生交往中要把握好情绪冷静和交往恰当两个环节,控制感情,注意身份,把握分寸,避免不良倾向。
4.评价的艺术
心理学中的“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教师是否关注、重视他们,是否公正合理地肯定他们的进步直接相关。这提醒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要善于换一种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
可见,艺术性的教育多姿多彩,生动活泼,能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教育,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而空洞的说教则枯燥平板,苍白无力。
班主任不仅需要学习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努力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规律,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也要注意工作方法的艺术性。教育是科学,要求真;教育又是艺术,要求活。两者相结合,才能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才能让学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五)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因为学生有向师性(像花草树木倾向于阳光那样倾向于教师),所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被学生视为榜样而竭力模仿,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和必然的。所谓言传就是班主任通过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和影响。所谓身教则是班主任以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感染作用。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没有身教的言传缺乏力量,不会有持久的效果。同样,没有言传的身教也缺乏感召力和舆论宣传效果。身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应当时时、事事、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把“言传”与“身教”很好地交融在一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例如,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班主任就一定要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并给班级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案例2-3-2】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这个故事说明了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二、班主任常用工作方法
班主任工作方法是指班主任为了完成班级的教育管理任务,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影响班主任工作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统一。就方法本身而言,无所谓新旧之分,更不是新的总比老的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一定的具体条件,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也是这样,每种方法都有其价值、功能和适用范围,用得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用非所需,则会捉襟见肘。如对高年级学生采用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低年级。因此,要使班主任工作方法真正成为增强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手段,就必须根据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多样的方法灵活加以选择和运用。下面介绍几种目前班主任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工作方法。
班主任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还是对他们实施学习、身心健康、升学与就业等方面的指导,都离不开讲清其中的道理,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按照教育的要求去做,进而在思想观念、品德行为上有所发展进步。因此,说服教育法便成为班主任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
说服教育法的特点,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行为是思想的反映,规范人的思想就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注意讲明道理,以理服人,不搞强制性的压服。二是注意启发教育。既注意对学生思想的疏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做到畅所欲言,又要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作深入的剖析,以分清是非,辨别真伪,并把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说服教育法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
1.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
(1)报告或讲演:报告或讲演是一种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论述论证分析某个问题的方式。其特点在于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广,所需要时间长。这种方式可以开阔视野激励情感活跃思想。
(2)谈话:谈话是班主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就某一问题与之交换意见,并对其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谈话的针对性较强,便于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促进师生相互了解。
(3)讨论或辩论:讨论或辩论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个中心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学习,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争辩,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认识。
(4)指导阅读:指导阅读是班主任指导学生阅读书籍、报刊等,以提高其思想觉悟,补充口头说理不足的方式。这可与讲解讲述报告谈话和讨论相结合进行。
2.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
(1)参观:参观是根据班主任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方式,如参观工厂、先进单位、博物馆等。
(2)访问:访问是结合某一种具体任务或研究课题,走访有关的典型对象以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如走访劳动模范、成功人士等。
(3)调查:调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一些足以说明某些问题的第一手资料,以验证和加深思想认识的一种方式。
上述说服教育的方式,一般应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二)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法是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和方法,通过询问、解答、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和教育,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保持其心理健康,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心理咨询法的特点在于班主任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施加积极有效的针对性影响,使其在信任与放松的心境中获得教益,从而淡化教育痕迹,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深化和工作效果的增强,同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防止心理疾病的出现,取得心理平衡,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普及,心理咨询法已逐渐成为班主任工作常用的方法,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同。
心理咨询法的具体方式有个别或团体咨询,门诊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
上述几种心理咨询法既是一般的咨询方法,也是班主任在工作中普遍可以运用的。但是班主任在运用过程中必须了解心理咨询的原理,遵循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
运用心理咨询法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加强心理咨询技巧的训练。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安慰同情、忠告建议,不是简单的命令、限制、批评指责,而是一门科学、一项专业,有它系统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专门的技能、技巧,并非任何人都能胜任此项工作。因此,班主任在运用这一方法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和专业培训,以获得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素养,从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2)创造平等宽松的心理气氛。在咨询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抱着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态度,细心地倾听,耐心地解说。同时,不忘自己的教育职责,在解答中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清是非,指明方向。
(3)心理咨询要求尊重咨询对象的隐私权和合理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在一般的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学生,对他们的内心隐秘和心里话,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轻易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作为新闻传播,甚至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材料等。
(4)班主任还应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与保健方面的知识、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及时消除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就是班主任教师通过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的显著特点,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组织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性活动,或者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表现,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从而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可以减少教育的明示感,增强教育的暗示和无意识效应,使学生减少压力感和防御心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和愉悦性心理,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远的影响,达到陶情冶性的目的。
情感陶冶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人格感化。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威望及其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期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情感陶冶作用。②环境陶冶。指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即学校、班级和家庭,它们各自的环境、氛围对学生产生的情感陶冶作用。③艺术陶冶。主要指借助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等对学生性情的熏陶作用。
(四)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是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未成年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学生学习的榜样很多,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伟人典范
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历史伟人、民族英雄、思想家、科学家和其他各方面杰出模范人物,他们情操高尚,形象、思想和事迹典型性强,是学生心目中最敬仰、热爱的榜样。
2.家长和教师的示范
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经常、最直接。家长是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加之与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其言谈举止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师表,他们与学生学习、活动在一起,其思想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身教的作用。
3.学生样板
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这些榜样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年龄相近,经历相似,环境影响也差不多,所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行为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容易为大家所理解和信服,也易于他们效仿和学习。
此外,电影、电视、戏剧、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形象,也给学生以深刻的激励和影响,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五)指导自我教育法
指导自我教育法是班主任指导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我们的班级管理则要教会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我国古代哲人孟子把“教”寓于“不教”之中的教育思想,就揭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
指导自我教育法的特点在于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高度的自觉性。通过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从他律逐步过渡到自律,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
指导自我教育包含以下步骤:
1.开展自我设计
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来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目标是一步一步实现的,每一步小小的成功,都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在的能力,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确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切忌目标太高太远,或者到处都是目标,以免丧失信心,迷失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设计,方式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时期的要求,运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写周记、举行演讲比赛等来引导学生,点化学生。好的方式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感化力,能引起共鸣,唤起学生的激情。
2.进行自我践行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践行的机会,如业余党校、业余团校、特长队等。其次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自我管理体系,让学生人人参与,各司其责,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使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并增长其工作和活动的能力。第三,在学生自我践行中,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耐受力,培养学生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至两个小孩,因此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备受家长和老师的关爱,因此耐受力较差,经不起磨难挫折,往往娇柔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批评。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能培养学生独立意识,提高学生耐受力的活动,如军训等,使学生在自我践行中养成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认清成长与环境的关系。
3.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种内在教育,它不仅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评价,而且还包括意识到别人怎样评价自己和自己如何评价别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内省,在做一件事以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针对自己的做法,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省自剖。诱导学生内省的方法可以用师生谈话法,也可以用让学生写日记谈感受和认识的方法,在诱导中,教师要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积极肯定;要因势利导,理中融情,情中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对照集体,认准自我,并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到集体中去,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
以上简单介绍了班主任比较常用的几种工作方法。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还会介绍许多具体的工作方法。因为班主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学生,没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适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依据情况的不同区别运用,要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班级工作方法。
班主任的自身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班主任老师就要努力做好“经师”,当好“人师”,要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思考与探究
1.结合本章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理解下面的概念。
(1)班主任自身建设;(2)班主任素养;(3)养成教育
2.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
3.试论班主任素养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4.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活,谈谈班主任常用的工作方法还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