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一、需要的概述
(一)需要的定义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个体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也总是伴随满足需要对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它通常以一种“缺乏感”或“不平衡感”体现着,以“意向”或“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成为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总之,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内驱力,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对需要种类的划分有不同的角度,通常从需要的起源和需要的对象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从需要的起源划分,需要包括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即本能的机体需要,也称作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社会性需要。这是在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基础上派生的,是后天习得的需要,为人类所独有。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文化娱乐的需要等。这些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持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需要的对象划分,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社会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物质需要是一种反映人的活动对于物质文明产品的依赖性的心理状态,因此,物质需要既包括自然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如对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报刊、杂志和观看电影、电视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是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的,既是精神需要又是社会需要。
对需要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为了满足求知的精神需要就离不开对书、笔等学习工具的物质需要;对食物的需要虽然是生理需要,但其对象的性质又是物质的。因此不同种类的需要之间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
(三)需要的结构
关于需要的结构,在心理学界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影响最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呈梯形状态由低级向高级需要发展。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属维持生命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安全的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如,躲避危险、谋求一份安定的职业。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例如,人们总是对个人的名誉、地位、人格、成就和利益抱有一定的欲望,并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叫自我成就需要。它是指一个人希望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需要总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的,每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接着高一级的需要就要求满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当需要发展到高层次之后,低层次的需要就消失了;恰恰相反,低层次的需要仍将继续存在,有时甚至还是十分强烈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孩子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
(四)学生需要的特点
1.学生需要内容的丰富性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就是说,人正是因为拥有丰富的需要才与动物区别开来。学生作为完整意义的人,其需要也是丰富的、系统的,但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我们这里探讨的学生需要有其特殊限定: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是那些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尚未得到满足的、最根本的和能够为学生发展提供教育诱因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无疑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2.学生需要结构的未完成性
人的需要具有未完成性。就学生需要而言,同样是一个未完成的、动态的结构。一方面学生需要发展水平受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制约,同时受到外界环境、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和知识能力水平、自我控制调节能力等内部因素影响。所以,并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学生需要的终极结构。此外,随着时代发展,学生需要的内容和满足途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需要。
3.学生需要表达的困难性
表达是个体需要的一种传播方式。个体为了使需要得到满足采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方式使他人理解并给予帮助。然而,这一过程往往是困难的。首先,并非所有需要都是表达性需要。其次,就学生而言,其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一般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对自身需要的认知也是逐渐清晰的过程,学生对未进入意识领域的需要是难以正确表达的。最后,即使学生对个人的某些需要有较清楚的认识也可能因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多义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等问题而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真正的需要往往隐藏在行为背后,这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辨别能力。
二、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需要层次的发展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都潜藏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小学生性别、年龄差异、学习成绩、智商、性格及行为问题均与需要的内容和层次有关。国内学者傅伟忠(2000)等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1256例小学生心理需要状况,并对其个性和行为进行评定,同时进行智商测定,结果发现:小学生心理需要以自尊需要为最多,其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爱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高年级学生需要层次高于低年级,女生高于男生,学习成绩差、智商低及有行为问题者需要层次均低于正常组。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而言,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需要层次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高级需要则不突出,难以上升为优势动力。总之,需要是因人、因年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的,需要总是发展的。
(二)小学儿童社会需要的发展
儿童入学以后,在新的学习环境和教育任务面前,必定要发生重要的心理改变。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小学生的需要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总趋势是由低到高的”。小学儿童的社会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大方面: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对游戏的需求,表现为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的需要,这一点应该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小学儿童对活动的需要表现为这么几个特点:由对活动过程的兴趣转变为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活动类型上更喜欢对抗性、竞赛性的,并且对智力类游戏的兴趣增加;小学低年级儿童把玩小动物、做游戏作为第一位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注重课外读物和文体活动。
活动可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身体发展,满足其社会交往等需要,对于小学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
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在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向往、热爱以及对学习任务的重视和完成等日常行为中。入学后,在家庭、学校的要求下,产生掌握读、写、算、唱、画等技能和获取新知识的主导需要。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也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小学低年级儿童把有一位好的老师、好的课本、学好功课作为认识需要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而高年级儿童则把探求丰富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优秀品质作为认识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容。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内容是变化的,有些高级的需要变成个性的稳定特性,表现出对某些事物的持久的特殊的兴趣。
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高度重视儿童的交往需要,有些学者甚至把它看作是一种先天的需要。通常认为,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小学儿童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小学儿童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由于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尽管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交往需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就其本质而言,小学儿童很重视与教师的交往,一般来说是乐于接近教师的。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期望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②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③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④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⑤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既能使儿童在社会生活(如班集体)中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同时,也有助于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此外,交往需要的满足也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
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需要。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两种成就动机所起的作用不同。那些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喜欢具有一定难度和担当一定风险的工作,能够从克服困难和战胜风险中获得满足感,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而那些害怕失败的人则不敢冒风险,他们或是选择较容易成功、最简单的工作,因为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或是选择最困难、最不易成功的工作,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小学儿童在入学的头几年,成就需要的发展表现如下:①小学儿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小学二三年级儿童对学业成绩期望通常是高于现实的,他们对成功的可能性仍抱乐观态度。直到小学后几年,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估计才越来越多地考虑过去的客观成绩的反馈;②小学儿童越来越多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一年级的小学儿童往往把学习成绩——分数看作是使自己和父母高兴的东西,而不太懂得分数与自己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高年级的儿童才逐渐懂得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学习任务相联系,与教师和班级的评价相比较,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学业成绩;③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低年级儿童倾向于选择低难度的任务,并且热衷于重复他们曾获得成功的任务;而年长的小学儿童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或高难度的任务,并且倾向于重复他们曾失败过的任务;④小学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刚入学的儿童,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幼儿注重操作过程忽视结果的特点。但随着学习环境的要求和儿童对学习认识的发展,他们对自己的努力程度、能力高低、成绩好坏日益关注,并对自己的学业能否符合标准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通常,那些有高度焦虑的儿童比只有轻度焦虑的儿童的成绩差。而且,有高度焦虑与轻度焦虑儿童之间的差异,随着儿童的成长变得更加显著。在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促进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小学儿童需要的引导和培养
正如上文所述,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研究并合理满足原生态的生活事件中的心理需要,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作为班主任尤其要做到:
第一,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发现、尊重并理解其需要。
小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需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意志要服从集体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这种文化传统容易忽视学生的主观愿望、需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可能因需要受到压抑而痛苦。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用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需要来替代学生的需要。其次,我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也会影响学生需要。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期,突显出一系列问题:部分家庭关系不稳定、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压力、弱势群体利益损害、外来文化冲击、多种传媒缔造的信息海洋使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过早地占据了孩子的内心,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边界开始模糊。此外,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等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需要。因而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心理需要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发现和了解儿童需要,一方面,班主任要针对儿童身心发展阶段、学业情况、生活突发事件“未雨绸缪”揣度儿童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儿童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表现自己的需要,班主任应具备足够敏锐的观察力,以便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在充分尊重他们“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区分学生需要的合理成分,满足学生合理需要。
第二,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的需要。
小学儿童的需要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小学儿童的需要,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在学校和班集体的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中,创造各种条件,使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例如,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压缩学生活动的时间,过度地满足其认识需要,最终既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的的达成。
儿童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有时也会出现不合理需要。什么是不合理需要呢?凡是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不符合具体客观条件的需要都属于不合理需要。例如,小学儿童之间的相互攀比,小学生抽烟或向家长乱要钱、乱花钱等。对于儿童的不合理需要,必须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加以遏制,也要和家长及时沟通,采取的措施要果断,态度要坚决,分析要中肯,保证儿童的正常发展。
第三,透析行为问题,满足其心理需要。
我们在跟儿童接触交往的过程中,经常由于不够敏感而未能及时准确捕捉儿童需要的信号,给教育行为带来不必要的阻碍,甚至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儿童被冷落后,为了获得他人的爱与关注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比如厌食、偏食、捣乱、攻击行为、“假无能”、恐惧、“生病”、吮手指、“人来疯”等。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会发现有的儿童在上课时喜欢捣乱,搞恶作剧,这不一定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他们希望能通过“捣乱”和“恶作剧”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该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让他们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
儿童有些无意识行为,如吃被衣角、咬嘴唇、咬指甲、“偷”东西、撕衣服、拔头发,与其说是坏习惯,不如说是儿童紧张心理的一种宣泄方式。儿童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是为了把内心的紧张情绪释放出来,是为了给其许多内心冲突和其他适应困难提供情绪上的出路。在处理儿童这类心理行为问题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找出引起儿童处于这种心理紧张状态的原因,对症下药,消除造成儿童心理紧张的根源。
儿童在与老师或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如果经常受到伤害,如因发音不准而遭到老师或同学们的嘲笑,上课回答老师提问,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或同学们取笑;在与同伴交往中,由于身体弱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蔑视,那么这个儿童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度内心的隐居性行为——不说话、不与其他任何同学交往,不回答老师的任何提问,把自己“关闭”起来,以免受到更多的伤害。这方面的行为问题还有告状、说谎、白日梦等。当儿童出现自我保护之类的心理行为问题时,班主任和家长要一起认真反思,我们到底是在哪些方面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或使儿童感到不安?我们要尽量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特别是安全的、没有伤害的心理环境,满足其安全、归属、爱的需要,以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四,引导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培养积极心理。
儿童的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发展的,其总的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因此,教师除了要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之外,还要不断地培养儿童新的需要,推动他们的身心发展朝着教育目标和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前进。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给予正确的教育,不断地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哈尔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更加关注积极的情绪。泰勒博士举例说,对于一个语文很好但数学成绩很差的孩子,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的做法都是想方设法地去给他补数学课,而不去担心已经占优势的语文,最终的结果,孩子的数学当然会有所提高,但提高得有限,语文并没有继续得到更大的进步。而反过来,如果更加关注他的语文能力,那么孩子的自信心无疑会大涨,在优势得到更加充分发挥的同时,他的弱项也一定会得到进步。这样我们的孩子会更加阳光,发挥更多潜力。
第五,重视群体行为中的需要的管理。
人具有社会性,在班级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群聚形态和群聚行为。对班级的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对群体的建设、是对群体行为的管理、是对群体舆论的引导。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不同时期学校教育主导活动的不同,班级管理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主题。班级管理者要把握好每个时段的主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班级管理者在群体行为管理中要做好这么几件事:第一,做好阶段性普遍行为的引导。如告状行为在小学低年级儿童中特别常见,高年级儿童中有追星现象、毕业情结等。关于追星现象,没有定性的说法:绝对是有利或是有害。如果无休止地不惜代价买有明星签名的衣服、相片、笔……来满足自己的崇拜愿望,痴迷者为了到音乐会现场为自己的偶像助阵,因遭到父母的强烈阻止,竟选择用跳楼来了结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些就应该坚决制止。但另一方面,追星可以引导学生向往真、善、美,是对明星付出努力的向往。“星”可以理解为明星、歌星,也可以理解为文学家、思想家,追一些在某一方面有成就造诣的人。有的小学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平民英雄等来校作先进事迹报告的做法就很有教育意义。学生与之零距离接触,充分感受爱岗敬业、服务优良、勇于奉献等优秀品质。第二,建立有建设性的各种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级正式群体的建设;重视半正式群体,激发学习热情;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化解不利因素。第三,充分利用群体动力的影响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的需要,因而班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群体效应的影响。如群体的规范、压力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定型作用,群体之间的竞争对激发和维持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问题讨论]
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少儿节目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统一。通知的发出,对于少儿电视广播节目的制作者来说,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受众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同样是媒体应牢牢抓住的一个受众群。请你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从少年儿童心理需要出发,对少儿节目的策划提供合理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