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育最核心的目标。但现实不容乐观,2008年9月上海开学才两天,就有4名学生跳楼自杀,这四起事件在申城引起了“话题地震”。中国内地小学生中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存在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因此,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每一个班级工作者都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发现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尊重、平等的意识
孩子和大人讲话的情景我们都很熟悉,他们用稚嫩的小脸仰视着大人……这种身高的差距会给孩子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不平等。尊重学生,首先要低下身和他们对话。其次要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夏天,天要下雨,蚂蚁就排着队搬家,对这样的自然现象,有的孩子非常感兴趣,蹲在地上仔细地看,还问大人这是怎么回事。让他们看吗?看蚂蚁搬家的孩子,谁也没给他们布置任务,他们去观察,正是内在兴趣使然。最后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这样,那些“特殊儿童”也不会被怀疑有心理问题,而被遗忘在无人问津的角落,结果真的“积郁成疾”。
(二)敏锐的洞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班主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班主任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班主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和了解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预防何种“患”,如何防“患”,从而把握住教育学生的主动权。那么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哪些方面?
1.生活规律的改变
如以前很讲究个人卫生、注意清洁的人突然间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学习变得拖拉,经常旷课、迟到、早退。
2.脾气的改变
脾气改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早期症状之一。如原先热情合群的人变得沉默寡言、孤僻,待人冷淡,甚至避而不见,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不愿交流,或原来很有礼貌的变得出言不逊,对人无礼。
3.情绪的变化
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如有的人终日洋洋自得,爱管闲事,喜欢与人争执,自我评价过高,常做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来,有的人则情绪低落、整日寡欢、愁眉不展、悲观失望,或情绪极不稳定,易激动,对人耿耿于怀,甚至打架破坏公物,不考虑后果。
4.行为的变化
有的人表现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有的人表现举止迟钝,生活懒散;有的人收藏一些无意义的物品,随身带些不必要的物品。
5.多疑
如以前一向乐观大方的人,突然变得敏感多疑,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注意,认为这些言谈举止都是针对他的;或感到有许多“居心不良”的人在有意作弄他,甚至觉得报刊文章、电影电视内容也是针对他的。
以上各种表现是某些心理问题的早期症状,其表现如与过去情况不同,又无原因可解释,应该考虑到其可能遇上心理困扰、严重的可能会有心理疾病,应尽快给予恰当帮助。
(三)学会使用工具
鉴别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行为评定法、社会计量法、自我报告法和会谈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有计划地、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行为适时加以记录和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观察可分为参与式和非参与式两种。由于外向性行为问题与偏激性行为习惯,如骂人、偷摸、毁坏公物、咬指甲等,通常有比较明显的客观观察指标,故观察法是对其鉴别的适宜方法。观察法的另一个优点是适于了解个体、行为、环境几方面的互动关系,对于制订有效的矫正计划会有所裨益。观察结果可用各种方式记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行为检核表:将要观察的问题行为表现作为项目列于表上,如“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故意伤害他人或虐待动物”、“全天逃学,一学期3次以上”、“经常撒谎,并非为了逃避惩罚”、“故意破坏公物”等。当所观察的行为具有上述某些行为表现时,就在对应的项目前打“√”。
(2)轶事记录: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观察后,及时对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的文字作出简明的记录。内容包括被观察者的姓名、年级、观察时间、当时环境状况、前序事件、学生行为反应等。应注意的是,观察者对观察事实的解释与建议一定要与观察事实本身分开。
2.行为评定法
由父母或班主任对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有关行为进行评定,以确定某些行为是否存在以及出现的频率、程度,用5级或7级标尺作出评定。行为评定一般是一种回溯式的评估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时应注意观察者个人偏见、过度类化倾向、趋中倾向及光环效应所带来的偏差。
3.社会计量法
社会计量法用来评估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被接受的程度、在团体中的角色地位和团体的互动状况)。其中社会测量法为美国精神医学家莫雷诺(J.L.Moreno)1934年首创,可以用直观图形或数量指标来表示团体中人际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状况以及其中包含的小团体的构造。同伴提名、配对比较、猜人法、列队法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别中。提名法是让班级学生列出最具有某种指定特征的几个学生的名字,如“写出3个情绪最消极(或经常打架)的学生的名字”。配对比较是将学生姓名两两配对,要求班主任指出每对两个学生中哪一个更具有某种指定的行为或特征(如攻击性)。列队法是请班主任或其他对学生熟悉的人,把具有指定的行为或特征的一些学生从表现程度最低到最高排列起来。猜人法要求学生按照所描述的一些人格特质,猜出班级中最符合这些人格特质的人。使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筛选,即初步确定谁是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而不是对这些学生作进一步的评估。
4.会谈法
会谈法是了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对于评估那些缺少明显客观观察指标的内攻性问题,会谈法的作用更是无法取代。班主任通过会谈既可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向施加影响,因此会谈可分为评估性的会谈和影响性的会谈。除了与学生会谈外,与父母或教师的会谈对于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也很有帮助。会谈法的优点是:可以当面澄清问题,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通过会谈中双方的互动和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可以了解许多重要的附加信息;通过会谈可以获得当事人与周围重要关系人关系的资料,了解当事人的认知风格以及对有关事物的主观体验和态度。这些都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调适方案。会谈法的不足是:在会谈中,一些学生对于自己的说谎、偷摸等外攻性行为的掩饰态度会增加评估的难度;在与成人的会谈中,遗忘、夸大、欺骗等现象使会谈资料的真实性打折扣。
为了提高评估性会谈的效果,要与谈话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采用半结构性的会谈方式,在谈话内容方面既要了解有关事实也要了解当事人对有关事实的看法等事项,还要学会运用一些专门的技术,如倾听、鼓励、询问、反应、澄清等。
5.自我报告法
自我报告法是评估内向性问题的常用方法,包括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与非标准化的技术。前者指各种自陈量表,后者指自传、日记、自我描述性的短文等。
(四)学会求助转介
当问题超过我们力所能及的解决范围,我们也要学会向本校心理咨询师或其他社会心理学专家求助。我们感到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将孩子转入专业机构治疗。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按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依据其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高频率及影响的深远及与年龄特征显著相关性,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八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自卑、胆怯、攻击性、多动、焦虑症、恐惧症、网瘾、逆反任性。
(一)自卑
自卑是个体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自己或者我们的事物不及别人的事物好的不满足感。事实上,自卑是一种消极心理,一种过低评价自己的自我意识。小学自卑儿童的常见表现是:缺乏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差,一遇到失败就责怪自己,情感上过于压抑自己,悲观、失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封闭自己,情绪低落,忧郁,还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行动上,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的产生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父母和老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引起儿童的自卑,如父母的过分宠爱或极端严厉的惩罚方式,父母和老师的过高期望与要求都可能导致儿童产生自卑情结;另一方面,自卑也会由儿童自己的生活环境及条件引起,如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如人家的好,天生资质比别人差,或者生理方面有某些先天性的缺陷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防止儿童自卑心理的产生,正确对待有自卑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案例6-2-1】
小丽是五年级的学生,个子也不矮,但她总是低着头,贴着路边走,上课也不敢抬头,更不用说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在班上她几乎没有朋友,班级的活动也从不参加。在一次考试失败后,她骑着一辆自行车离家出走。在小丽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每做一件事都很想把它做好,但总是做不好。我没有能力、胆子又小,处处受人欺负,不能很好地和同学相处,学习有困难也不敢问别人,总担心自己问出一个很愚蠢的问题被人嘲笑。所以,问题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差,大家都看不起我。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我觉得别人都很快乐,只有我做什么都是失败。”
析:很显然,小丽是一个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学生。父母和老师不仅需要更多地关注和关心她,而且要抵制一切对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不利的因素,帮助她克服自卑,使其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中。
(二)胆怯
我们在小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因为害怕答错老师的提问,而不敢举手表现自己;或者是等老师已经抽到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他才敢悄悄地举手;偶尔被老师点名作答时,也是一字未吐却已满脸通红,一些本该会回答的问题,因为“一站起来”而把答案全吓飞了。课外见到老师更是惊恐万分、竭力躲避。
这是典型的胆怯心理,小学生自己因胆怯而苦闷、烦恼。存在胆怯心理的学生的共同特征是:因过分的惊恐、焦虑,导致其言语和整体行为出现异常,甚至是局促不安、手足无措。他们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欠佳。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放学回家后,钻进自己的房间,看电视、看书,不爱出门。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势必影响学习,形成畸形心理。
小学生胆怯往往是由于交往欲受抑制、自主性发展受阻、自尊心受挫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孩子出生以后,需要与别人交往,老师和家长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会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变得胆怯。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孩子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为习惯,同伴采取了责备或取笑的方法,也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怯心理。
(三)攻击性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言语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小学儿童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不能控制自我的怒气和沮丧而产生的攻击行为。他们通常以尖叫、踢人、打人、重击头部或摔东西来表示自己的愤怒。另一种是恶意的、带有挑衅性的攻击行为,他们是故意地侵犯和伤害同学,其行为具有恶作剧或专制特点。
攻击是一种本能反应。当孩子疲倦、不舒服或做事屡遭失败或挫折时,为了维持自身心理上的平衡,本能地做出攻击行为是常见的。在此基础上,儿童一旦发现可以使他获得某些好处,如可以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使同伴屈服于自己等,他会很快地学会把攻击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在方式上,攻击行为主要是模仿观察学习的结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大众媒体为儿童提供了更广泛的信息渠道。许多以商业为目的的暴力电影、电视、小说为儿童提供了这方面的参照范例。儿童会在这些外界信息媒介影响下学会各种攻击行为。
【案例6-2-2】
杰杰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愿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杰杰的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析:攻击性行为常常与人际问题、学习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多动症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主要表现如下:①活动过度。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不能静坐,总是在椅子上来回挪动,走路跳跑,上课时做小动作,咬铅笔、敲桌子,东张西望,无法自制;②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易分心,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③冲动行为。自控力不足,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④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心神不定,情感脆弱,兴奋话多,爱管闲事,做事粗糙,懒散拖拉。
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多动症患儿因注意障碍、多动、不能自控、成绩低、干扰他人、被人歧视打骂,学习困难,难以完成学业,同时可发展为说谎、斗殴、破坏、离家出走等行为,或发展成其他精神疾患。
【案例6-2-3】
明明是青岛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一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一提起明明,孩子的老师、家长却是愁眉苦脸,因为他是一名多动症患儿,学习、做事、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粗心大意、常丢东西、经常打扰别人,而且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甚至学习出现障碍、成绩明显下降。
析:像明明这样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呈明显增多的趋势。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含有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发生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止这类食物,症状可明显减轻,因此,班主任发现有类似多动症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进行食疗。
(五)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就是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情感发展中较常见的一种问题,从婴儿期起即可发生这种障碍,但最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苦恼,显得很不安宁。这类患儿对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议论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来很小的事情,也非常敏感和不安。当过度焦虑反应急性发作时,除焦躁、紧张等心理反应外,还伴有睡眠不安稳、做噩梦、说梦话、食欲不振以及心慌、气促、汗多、尿频、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过度焦虑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素质性焦虑,即儿童从早年就出现焦躁、易感等过度反应特征,表现为缺乏自信、温顺、克制自我、智力较高等特点。通常他们的父母也有慢性焦虑症。二是境遇性焦虑,对于那些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儿童来说,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刺激,如父母离婚、受到教师严重歧视等,会导致焦虑过度表现。
因而,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型人格特质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患儿焦虑性人格的一些表现,如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等,往往在其父母身上也可以找到。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不适合儿童自身发展水平的教育措施,也容易加剧儿童的焦虑反应。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为: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和人际交往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考试焦虑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懈下来。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躁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六)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异常强烈的恐惧情绪。儿童虽然知道这种害怕是多余的,但却无法抑制。一旦儿童避开这类事物或境遇,不安情绪即减轻或消失。
儿童在正常发育的过程中,几乎都会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在不同年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恐惧对象,但都是暂时性的,短则数日,长则几个月或一年。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很快便消失了。这类恐惧一般不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只有当恐惧程度过强,足以影响其正常活动时,才能被称作恐怖症。儿童的恐怖症可以归为:①动物恐怖症。害怕猫、狗等某一特定的动物;②特殊境遇恐怖症。对登高、过桥、黑暗或隔离场所、广场等情境感到恐怖;③见人恐怖症。害怕见人,见到人就紧张不安,手足无措甚至眩晕、呕吐或颤抖;④学校恐怖症。多见于7~12岁的男学生,表现出对上学的惧怕,拒绝上学,但不同于一般的逃学行为。发病时常有焦虑,也可有抑郁;惊恐,大发作时脾气大、暴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愿一个人呆在家里,怕教师、同学。
对于引起恐惧症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不同心理学派有不同观点。通常与以下两个方面密切相关。①不恰当的恐吓。父母或教师为了使儿童回避某些行为,经常对儿童采取恐吓的方式,导致恐惧症;②性格缺陷。由于儿童在性格上具有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内向且敏感的特点,从而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外界情境的激发下产生恐惧。
【案例6-2-4】
小阳,男,12岁,B校六年级学生,上幼儿园时有分离性焦虑症状,经常哭闹着不愿离开家长,因此常常在家。进入小学后一切正常,但平时不太说话,与同学交往正常,比较文静,学业在班级中为前十名,曾担任过小队长。六年级时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镇一流学校B校后,第一学期常请病假,断断续续来校上学时间不满50天,每周一不是迟到就是不上学。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一切正常,但第二天早上,犟在校门口不肯进去,勉强“请”进教室后哭了一天,中饭吃不下,手冰凉。第三天依然如故。
小阳自述:进入B校学习的第一天,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查字典,他没把字典放在桌子上查,而是放在桌肚里查,受到老师的批评,从那以后,他看到语文老师很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他感到过去学校的老师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他害怕所有老师,感到最害怕的是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他觉得现在学校的学生都很优秀,而自己比不过他们;一个学期中,他只知道两个新同学的名字,不敢与新同学玩;他感到胸闷、憋得慌,要回原来学校读书。家长说:第一学期,早晨上学前,孩子常说胃痛,到处就医,均无效,经医院证实无器质性问题,属心理问题。有时候,上学路上还很好,但一到校门口就缠着妈妈不愿进去,孩子想回原来学校读书。
析:这是一例学校恐惧症。学校恐惧症是儿童对学校感到恐怖、强烈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其认知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里的教师都很凶,学校很可怕;情绪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师面前紧张、焦虑、抑郁、总想哭,在家长面前发脾气、暴怒,在家里休息时一切正常,准备上学时开始紧张、退缩;躯体上的问题表现为无器质性问题,但一背上书包就胃痛、呕吐、心悸、胸闷、心跳加速、紧张得颤抖等。
(七)网瘾
网瘾即“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的心理疾病,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而后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紧张焦虑、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导致死亡。网络成瘾的五大症状为:上网时间不断延长;想要减少或停止上网却不成功;明知上网会给自己带来或已经带来危害,仍忍不住继续上网;除上网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明显减少,失去以前的爱好;用上网来回避现实或缓解不良的感受和情绪。专家认为,网络成瘾与烟瘾、酒瘾、毒瘾有着相似症状。一旦瘾发便难以忍受,就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去达到目的。目前,虽然小学儿童不是网瘾的高发人群,但研究表明,网民开始年轻化。
孩子上网成瘾与家长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或是放任自流,都会刺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摆脱束缚,自己做主。尤其是当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时,网络世界更是逃避现实的好去处。还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本身就是性格偏内向、抑郁、焦虑,不爱社会交往的人群。最后一个原因是网络的巨大诱惑力。“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其中,网络游戏成为小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案例6-2-5】
小强大概从四年级就开始上网玩,刚开始时只是觉得好玩,还没有到对网络入迷的程度,可到了五年级以后,他上网吧的次数渐渐多了,迷上了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越来越不能自拔了,少则一周去一两次,多则一周去四五次。到现在他已经离不开网络了。有时他自己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也想改,可是一回到书桌前,一拿起课本,看到有那么多的知识他不知道,那么多题自己不会做,心情就很烦躁,一烦躁就想到网吧去玩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忘记各种烦恼。
析:很多上网成瘾的男孩都有和小强类似的经历,他们在现实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受挫,体验不到成功,又缺乏自控能力,所以网络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他们在这里找回失落的自我,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给予的快乐,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类男孩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八)逆反任性
逆反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存在于少年身上的反抗性带有复杂的性质。有时是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他已具有了独立人格;有时又是为了撑起个样子给他人看,以掩饰自己的软弱;有时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实际上,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征,正确分析、对待逆反心理,不应该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在研究和处理这类问题时,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更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因为逆反心理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消极或绝对的积极,它仅仅是一定条件下的特殊心理反应。
任性的孩子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常无缘无故地大吵大闹,常有做一些危险事和愚蠢事的冲动;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这种行为很多是父母从小过于溺爱造成的。
【案例6-2-6】
浩浩,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较好,但只有数学成绩较突出,其他成绩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老师点他名字,他就抵赖、不承认,课后完不成作业。前段时间,数学成绩明显滑坡,竟然亮起了“红灯”。叫他到办公室,他死活不去,老师一拉他,他就抓住门或课桌,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算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
析:浩浩的叛逆行为是进入成长过渡期的一种表现,许多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老师和家长都有一种逆反心理。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资料6-2-1】
心理健康要素
1.有良好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有良好的认同感
3.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4.熟练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5.对事物敏感,关心、抚育后代,信任他人
6.对人对己真诚
7.有自我控制力和责任感
8.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信守承诺,富有爱心
9.能够宽容他人和自己的失误
10.有明确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11.有自我意识和个人进步的动机
12.掌握对付应激状态和危机的适应性策略
13.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满意感
14.有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
——摘自《心理学导论》
[问题讨论]
小强,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为纺织厂工人。小强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位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如武打片、侦探片,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教师反映,小强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一般以下。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小强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便揍;母亲则对孩子过于宠爱,家里买的玩具比一般家庭的儿童多好几倍,而且有不少是高级的电动玩具,但孩子玩不了几天就弄坏了,有时碰到孩子发脾气,新买的玩具拿起来就摔。对此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
请简要分析小强的心理问题,并讨论其形成原因,该用何种策略改善其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