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生的个别教育

优生的个别教育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现实优生教育诸现象中却存在以下误区。对优生的特点分析也需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又要看到他们的心理偏差。很多优生雄心勃勃,目标远大,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过分自尊,过分爱面子,不敢正视甚至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地考虑个人的得失,功利主义严重,而考虑集体和他人利益甚少。培养“优生”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要把优生培养成为社会之栋梁,首先要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节 优生的个别教育

一、正确认识优生

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走在大多数学生之前的学生。他们往往有远大的理想和优良的品质,有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活动能力,有较高的期望值和优越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业水平。他们往往是同学的榜样,老师的骄傲,是每个学校、每个班主任都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然而在现实优生教育诸现象中却存在以下误区。

(一)认识上的误区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的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教育者不但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而且“一俊遮百丑”,把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也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甚至,他们所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在很大程度上被教育者忽视了。

(二)教育上的误区

对优生教育的误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绝大多数教师关心的是学业而忽略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其次,在学习上,对优生的教育更多的是“维持”,即只要让这些学生保持现状或顺其自然他们就一定能成才,对其潜能的深度挖掘不够。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我们培养优生的目的不是为了高考的高分,而是为了能够教育出像华罗庚、钱学森这样的社会栋梁之才。

(三)事实上的误区

事实上,“优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是相对优秀,是指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与一般学生相比相对要好一些。每个教师在任何一个班级都会认定若干“优生”,当我们把所有“优生”集中在一块时,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是参差不齐的。

二、优生的特点

对优生的特点分析也需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他们的优势又要看到他们的心理偏差。优势方面是指:优生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因而成绩较好;长期担任学生干部,因此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能力都较强,在班上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因而知识面较广。

但他们的心理偏差也是客观存在的。

(一)耐挫能力差

优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是一帆风顺,在赞扬声中长大。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就会因难以承受压力而气馁、颓丧,缺乏适应挫折的能力,产生脆弱心理。这些学生“说不得”,老师一批评,反应非常强烈,哭天抹泪的。如果评选、竞赛中落选了,更是不能接受。在学习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也往往容易抱怨、放弃,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顽强意志。

(二)自大自负

优生天资聪慧,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能在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老师和家长对他们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他们常常是耳听赞声,眼看笑脸,手拿奖品,因而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长处、成绩和作用,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于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看不起同学,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不承认老师的教诲功德,也不感恩老师的倾心培育,把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智慧。

(三)虚荣自私

很多优生雄心勃勃,目标远大,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过分自尊,过分爱面子,不敢正视甚至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地考虑个人的得失,功利主义严重,而考虑集体和他人利益甚少。有的怕占用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愿当班干部;有的不愿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甚至看不起别人;有的过分看重分数和名利,有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荣誉,甚至会发展到嫉妒、仇视超过自己的同学,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讽刺挖苦要求进步的同学,搞知识“保密”。“优生”之间还会产生互相嫉妒、勾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四)自理能力差

有些“优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在家里又受到父母的“特殊保护”,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很少做家务事,甚至他就是家庭的核心,是家中的“重中之重”。父母凡事都依着他,宠着他,慢慢就养成了坐享其成、娇生惯养的习惯。

(五)敷衍应付

有些“优生”自恃智力好,凭小聪明,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自我约束力弱。具体表现为:对学习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对学业知识不求甚解,遇到难题绕道走,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严重。

三、优生的个别教育

培养“优生”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意味着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优势。班主任必须教育他们保持平常心,淡化他们的优越感,帮助他们去掉头上自我陶醉的光环,让他们通过与同学平等相处来感受别人身上的优良品德,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时学会淡然处之和互相谦让,从而培养他们豁达、淡泊的心境。

其次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优生”对自己很自信,但同时,有些“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也有的“优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也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如此等等,都妨碍着他们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也阻碍着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某些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二)奋起超越自己

对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生”,我们应向他们提出“超越自己、追求卓越”的希望。

1.超越自己德先行

教育德为先,优生虽然成绩优异,有许多的优点,但他们身上同样有许多缺点。所以,班主任老师应针对优生的心理特征和所处环境的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抓住和创造一切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各种不同内容的德育教育。教育界有句名言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而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我们不要高智商犯罪。要把优生培养成为社会之栋梁,首先要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看完下面的事例,我们的体会可能会更深。

两位参加省级计算机培训的小学生来到南京成贤街小学上课,由于记错了时间,来的时候校园里没什么人,这两名学生就在一个空教室等待。也许是因为无聊,一个学生举起凳子砸向另一名学生,当遭到质疑时,这名学生还变本加厉地说,要把凳子砸到窗外去。说完就推开窗,把凳子砸向窗外的雨中。另一名学生竟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两人还合作把崭新的课桌抬起来往外砸。在被老师发现后,两名学生拒不认错,还编造出一个莫须有的人,直到门卫出来指证时两名学生才不得不低头。要知道,能参加省级计算机培训的学生都是从各校千挑万选出来的尖子生。

2.超越自己需唤醒责任意识

超越自己靠的是自己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唤醒。“优生”现在成绩比别人好,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因而从现在起就应该比别人多一分努力。只有意识到身上的使命感、责任感,才会寻找机会,锻炼自己,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下面是一位班主任在培养优生方面的一些片段,我们来学习学习。

程桦是一位从外校转来的学生。他天赋较高,反应很敏捷,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很强;比起同龄人,他有着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且他身上保持着十分淳朴的本色,没有一般优秀学生的矜持和傲气。但是,他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他的思维不够开阔,知识面相对较窄,比起他扎实的知识基础,他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明显较弱。而且对集体事务没表现出关心。显然,仅就学习成绩特别是分数而言,程桦当然是一个“尖子生”,然而,作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我从谈心入手。于是,在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上,我常常和他一圈又一圈地散步。我们聊天的内容十分广泛:学习、生活、我的学生时代甚至童年趣事、他的志趣和理想,也包括当时国内外的热门话题,比如“挑战者”号失事、夏时制的利弊、步鑫生的沉浮……在这一次次平等愉悦的谈心过程中,我不知不觉走进了他的心灵,他也由衷地把我当作最尊敬也最信赖的师长。

我并没有直接向他大谈“志向”、“能力”、“责任感”之类的字眼,我只是努力通过我们之间的心灵交流把他的视野引向一个个广阔的空间。

除了谈心,还有推荐书籍。程桦特别爱看书,于是,几年间,他陆续从我的书架上借走了《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周恩来传略》、《徐悲鸿一生》、《历史在这里沉思》、《傅雷家书》、《超越自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第三次浪潮》……

渐渐地,他对集体活动和班级事务热心起来,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超越自己目标导行

班主任应积极引导优生不断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奋进,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人类的进步为目标,积极进取,作出自己的贡献。

日本著名的长跑运动员山田本一在马拉松长跑中获胜的诀窍就是目标分段法。他每次在比赛之前,都会把比赛路线仔细看一遍,沿途做好醒目的标记。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标记到终点。比赛时,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跑向第一个目标,等到第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再百米冲刺跑向第二个……这样,40千米的距离被他分割成了许多小的目标,轻松地跑完每个目标,最后就到了终点。远期目标就像马拉松赛跑一样,需要一步一步地实现。

4.超越自己需健康心理护航

丁某,作为班长的她乐于助人,勤奋好学,工作能力强,是个人见人夸的孩子,但进入六年级以后,她变得沉默了许多,文静了许多。一天,她没来上学,她的好朋友说她去挂盐水了。第二天,又没来,想到她最近很沉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出于对她的关心,我拨通了她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她的奶奶,奶奶接到电话后很吃惊,说她根本就没有生病,昨天和今天都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来上学的,怎么会没来上学呢?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的父母很着急,赶紧从苏州回到了常熟。中午,在老师和家人的焦急等待中她回到了家。通过一番谈话,才知道她这一天半的时间都在街上游荡,之所以逃学是因为感到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作为一名班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同学的注视之中,稍有不好的表现,就会被同学非议。而且,因为自己在管理班级时大公无私,许多好朋友都离自己而去,她感到非常苦恼,所以就想以逃学的方法来逃避现实。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优生”们,看来很风光,光彩照人,但却承受着一般学生难以想像的压力。面对压力,首先应该保持自信,学会适当减压,放松,宣泄情绪。其次,要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可以多给“优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这当然不是说要有意让“优生”不断失败,而是引导“优生”尽可能多地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有失利,而当“优生”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

5.超越自己在活动中展现精彩

在活动中,最能帮助参与者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锻造能力。优生在活动中容易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增强学习动机。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6.超越自己的持久战斗力是创造力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来说,“优生”的学习成绩是很拔尖的,但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高分低能”的现象却不是个别的。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优生”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即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大前提下,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理性精神,让学生大胆地冲破迷信权威的思想牢笼,冲破盲从书本的思想牢笼,冲破膜拜师长的思想牢笼,冲破固执己见的思想牢笼!总之,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干部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类课余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问题讨论]

许多班主任都说过,“毕业后的学生往往是当时成绩差的更有礼貌,毕业后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而优秀生在路上遇见,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简要分析这一教育现象,并谈谈对优秀学生的常用教育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