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智育一极化及对非智力因素的忽视智育一极化可以说是当前家庭教育中一个最为普遍的误区。
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孩子入学后,考试成绩就成了父母
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巴黎。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答道:“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耐人寻味。一个人能否成才,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位科学家谈自身的成才体会,避开了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强调品德文明的养成,确实抓住了问题的精髓,这位科学家的意思无外乎说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就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人的其他一切心理因素,如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兴趣和动机等。一个人能否成才,往往不完全和他的智力因素成正比,决定人的成就高低的最明显的原因是意志品质,成功与人的自信心、顽强、独立性、坚持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超常儿童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坚持性、目的性和进取心。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虽然本身不属于智力因素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制约着人的智力活动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提高孩子们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使感知、注意、记忆、想像、思维等处于活跃状态,并能承受一切困难和挫折。
做人与成才,本是辩证的统一,一些家长却往往更看重后者。他们抱着唯智力论,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他们以为只要孩子好好读书,多学知识就可以了,不必过问孩子的品德。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一些城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实在令人担忧,他们中大多数偏重智力教育与投资,只有20%的家长认为德育比智力更重要。“望子成龙”之心远甚于“望子成人”。这无疑会造成孩子的畸形发展。西安市某幼儿园举行智力竞赛,有一个项目很简单,赛场放着10只小方凳,其中有一个翻倒在地。老师把参赛的儿童挨个叫上来后,示意他们坐下来,只有一个孩子把翻倒的凳子翻过来,并用手绢擦擦坐在上面。这件事给人们留下了串串深思。不能责怪孩子,责任在父母,许多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只看重智力教育,忽视品德发展。因此在投资上表现为只要和学习有关的不论花多少钱都可以,而思想品德方面的投资则十分不情愿。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电视、报纸及与“学习”无关的书都不让孩子看,认为影响孩子的学习。更有甚者,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公益劳动,个别家长竟然告到教育局,说这样做不符合要求,影响孩子的学习。河南省第一中学的“神童”们的沉浮很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1989年,河南新乡一中从小学生中招收了30名11岁以下的“神童”组建少儿实验班。用四年完成初中和高中6年的课程,进行快速培养人才试验。5年过去后,老师们得出了许多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想法相悖的结论。据悉,少儿班的第一届毕业生,有28人参加高考,主要学科的平均成绩都高于本校的高中班,9人被高校录取,但是仍有一些学生不如人意,像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一样,令人扼腕。
有一位同学,入校智商测试是134,居全班第二,他爱好计算机,星期日能在机房泡一天,曾获得全市计算机竞赛二等奖。一年级时,一个教授到学校讲解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难题,老师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他就准确地解答出来了。他的数学、语文、生物都是班上第一,作文也多次被当做范文在班级宣读。但是,他自制力太差,上小学时,功课对他没有压力,上课总是好动好说,老师因为他聪明,也没有强求,“只要不影响别人就行了。”家长也觉得他聪明,高人一等,宠纵有加,使他养成了上课不专心的坏习惯。在少儿班,他凭自己的兴趣学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上课玩东西,整天看武侠小说和课外读物。老师什么办法都想了,个别谈话、批评、表扬、监督、家访、调换座位,但是都没有效果。他的成绩每况愈下,已经看不出有什么优势。
入学考试全班第一的同学,也是一样,自认为聪明,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出了校门就打电子游戏机,成绩也一日不如一日,家长只好让他转学……这就是偏重智力的结果,只要求学好数理化,结果连数理化也学不好了。
班里的第一任班长,家庭条件优越。上少儿班前是小学中队长。祖母退休后专门侍候他。体重
孩子长大后,不管成龙成凤,首先得成人,成为心灵健康的人。把智育放在孩子生活的中心位置,一切围着它转,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学习并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教育工作的注意力由“智育中心”转移到“个性全面发展”,特别是儿童社会化方面来了。试想一个没有健康心灵的孩子,就算今后考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他也不会认为生活是美好的。一遇到挫折,就承受不了,这样的教育结果我们看得太多了。所以家长应该把诚实、自信、团队精神、责任感以及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
要使孩子成才,或者说是在智力上有超常的发挥,就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和个人尊严。例如,使差生转化,光靠智力上的投入、条件上的优越,恐怕难以使其震动,而惟有从道德情感上,从个人尊严上去点拨迷津,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进取精神。
“学音乐、绘画有什么用?”
——忽视孩子审美素质的培养受智育一极化的片面观念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学习音乐、绘画、书法等美育课程不能使孩子考出更高的分数来,所以并没有用,于是也就根本不重视这方面的训练。有的甚至阻止孩子参加这方面的训练。
欣雯小学二年级了,想参加学校课外书法小组,爸爸以欣雯语文未考一百分而一口回绝了。欣雯缠着爸爸,硬要参加,爸爸恼了:“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练什么书法?学习这么紧,哪有闲功夫去学什么字?书法学习是书法家的事,小女孩儿想当书法家?拉倒吧你!”就这样,欣雯的正当要求被爸爸无理拒绝了。
孩子提出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父母不但不支持,反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这样长此下去,势必会扼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书法学习是艺术学习的一种,父母应鼓励和支持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绘画、弹琴等,以培养孩子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有利而无害。片面认为学了书法、绘画、弹琴势必影响学业,是一种错误观点。
森伟读初三了,学业相当紧张,但因为喜欢唱歌,因此总想看看电视里的晚会,而mtv更让他沉醉。但有一点不好,父母在家他就不能坐在电视机前,免得挨揍。实际上森伟很有唱歌天赋,音
有一回,森伟在家里情不自禁又边做作业边哼起歌来。妈妈听见了,猛地冲过来“啪!”给了他一耳光,并且不由分说把他存了好些年的两本歌本夺过去撕得稀烂。那次彻底伤了森伟的心,从此他在家里也变得哑口无言,很少再唱歌了。
森伟父母这样做,一定认为孩子唱歌会影响学习,已是初三,不知努力,如何进取?实际上,孩子唱歌只不过是偶尔唱唱而已,并没有因唱废学,父母没有理由让沉重的书本学习占据孩子的整个生活。另外,森伟的家长把音乐与知识学习完全割裂的做法也极不可取,且不说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它同时也启迪人的智慧,让人在音乐中获得创作灵感。不少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都曾在音乐的海洋里受到启迪,获得灵感,像爱因斯坦、马克思、歌德等就非常看重音乐的作用。因此父母不要割断孩子和音乐世界的联系,不仅不要扼杀孩子的音乐爱好,还要帮助孩子建立对健康、自然、向上的音乐的爱好,提高孩子的音乐欣赏水平。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还对孩子的学业有积极的作用。
爱美是人的本性。一项实验表明,刚出生三个月的婴儿对彩色图片注视时间比对同样的无彩色图片注视时间长,而且对红颜色更感兴趣。可见,孩子从小就在接受美的教育影响了。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美育教师。我国有着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立身处事的重要内容,认为美育具有伟大力量,“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美育能够扩大和加深孩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创新生活理想,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进而开发智力,发展能力,也可以促进孩子积极锻炼身体,体验“劳动创造美”,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知识、信息,日益提高的家庭生活,以及充分的闲暇时间,广泛多样的活动空间,使家庭美育更加充实、有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孩子的需要,也是教育孩子的有力手段和最佳契机。家长要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粗暴对待成绩差的孩子
“望子成龙”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有不少差生,这使得一些家长“神童梦”破碎,思想悲观从而粗暴地对待孩子,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造成身心和学业上的恶性循环,后果堪忧。
“上小学六年级了,每次学习还不能坚持一个小时,怎么办呢?”这是一个母亲的感叹和焦虑。
许多母亲拼命督促自己的孩子。她们往往会凭空想像一个好学生的形象,然后再拿自己的孩子与之相比较。家长脑海中常常有一个想像中的“模范孩子”,并认为到了六年级必须得这样,并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这样去做。
但是,孩子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假如有的孩子表面上服从家长,按照家长说的去做,可只是做做样子给家长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又有何用呢?还有一些乖巧的孩子,他们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在书桌前,可是并不学习,而是偷偷地翻着漫画书。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孩子学业成绩不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孩子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智力发展滞后,感觉器官先天缺陷或后天损伤,大脑受到伤害等。另外儿童思维大都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没能及时地发展起来,赶不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一些抽象性、逻辑性知识的时候就会跟不上。孩子学习差,多半是这个原因。
二、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习惯不合理等。若孩子年龄较小的话,性格、情绪方面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自制力较弱,理智感不强的时候,情绪高涨时成绩会直线上升,情绪低落时成绩则大大下降。性格外向的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内向的则容易背上精神包袱。
三、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师水平有限,上课枯燥无味,让学生厌学;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或者视而不见,随便训斥孩子;或者就包办代替,不能正确地启发、帮助孩子。
四、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若学校学风不好,设施、设备不完善,势必对孩子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孩子在课余时间没有好的活动场所,没有丰富的活动内容,与社会上各种不良分子接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会使成绩下降;在家庭中,家庭的结构、条件、气氛,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与孩子成绩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此家长要抓住主要原因,如帮助孩子树立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教育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其中关键是对孩子既要理解宽容,又要严格要求。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换情况,共同磋商,找到好的方法。一般来说,孩子学业成绩差,只是其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波折,只要家长重视,并加以适当的教育,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这时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首先,需要父母做的是放弃过高的期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1个小时”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话,不妨把目标压缩一下,变成10分钟或者15分钟。
成人也一样,当目标过高、与自己的距离过大时,往往没有积极性去做。而且一开始就会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做不了。即使勉勉强强去做了,也不会做好。但是如果目标适中,稍加努力就会圆满完成的话,则会下决心试试看。
容易厌倦的孩子也是如此。可以先让他学习10分钟、15分钟。完成后好好表扬孩子一番。日后将时间逐渐拉长。当能完成30分钟后,1个小时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了。最终目标可以很高,但暂时目标不宜过高,应该是孩子易于接受的,这样能不断地给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标逐一实现,这种积累终将化作一座大山。
据报道,南方有一位中学生因学业不好长期受到父母的粗暴对待。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未达到父亲规定的标准,父亲罚他双膝跪地,头顶一盆凉水,不准晃动,稍一晃动就打。
孩子不堪忍受这种折磨,不久就离家出走了。
孩子学业差,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着急、气恼,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粗暴对待孩子,既无益于孩子学业的进步,也加深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不利于进一步的教育。家长们对学业不佳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态度是很重要的。现在家长们一般以孩子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学业成绩优劣的惟一标准。分数高者,家长十分高兴,给予各种奖励;分数低者,家长非打即骂,给予的则是各种处罚。但考试并不能检查学业的全部。家长不要两眼盯在分数上。只有对孩子的学业不佳有了正确的认识,家长们才能避免粗暴地对待孩子。家长只有信任孩子,对孩子满怀期望,才能调动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才能具有追求进步的内部动力。家长们应该了解,学业成绩不佳的孩子对他人的态度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家长们可与学校老师联系,共同分析出孩子学业差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进步。
错过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机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问题不是人为的,长大自然就会发展。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智力开发太早,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是一种错误观念。
研究表明,儿童5岁时大脑的重量已经达到成人的90%,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6~7岁后,脑细胞分裂变缓慢,记忆力就会减退。因此,孩子的智力开发不能太晚,不能浪费孩子的智力。战国时期的甘罗12岁就官至上卿,南北朝时期的荀灌娘13岁领兵打仗,唐代诗人王勃6岁善文辞,李贺7岁填词做文章,骆宾王6岁写《咏鹅》,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郑板桥3岁识字读诗文,鲁迅5岁开始博览群书,周恩来6岁开始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国外智力超常的儿童更是不计其数,莫扎特4岁开始作曲,美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9岁上大学,11岁就写出了论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天才儿童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发挥遗传的素质去适应环境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早期教育能造就英才。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是从某个角度概括地总结了早期环境、早期教育对后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心理学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儿童有潜在的学习能力,这种潜在能力是与时间呈递减规律发展的。例如,婴儿生下来是100分,如果一开始就教育,其他一切条件也很理想,他就可能获得100分的能力。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最多只能得80分的能力,如果从8岁开始教育,只能获得60分的能力。儿童受教育越晚,影响学习能力越大。
当然开发孩子的潜力要讲究方法,不是硬性规定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始终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
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创始人葛兰·道门说:“大脑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暂停、减慢,但是更重要的是可能加速。”在美国,曾经发现一个被关在壁柜里的9岁孩子,他只有两岁半孩子的身高体重,智商为0,是个白痴。国内外发现的狼孩子,智力都极其低下。这是由于在大脑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严重缺乏人类的精神营养,大脑没有得到应有的使用和锻炼而造成的。
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若能对大脑科学的开发和锻炼,正常儿童可以变得更聪明,脑损伤等原因造成智力低下的孩子可以重新发育成长,甚至成为超常儿童。当然,开发大脑不是简单地要孩子识字、做算术。而是要针对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进行合理而严格的训练。儿童大脑发育在6岁时甚至完成,0~3岁是关键期,应充分利用。许多溺爱孩子的长辈往往“不知不觉”地代替孩子使用自己的大脑,妨碍了孩子大脑的发育,结果阻碍了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例如,很少有父母让孩子1岁时自己吃饭,爷爷奶奶恨不得一直喂到孩子上小学。其实,吃饭动作的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大脑的机会,它是视觉、反应、判断、指挥等各项大脑功能共同作用的过程。
大脑的发育靠使用,首先是靠视、听、触、嗅、味觉的信息刺激来促进其功能完善,才能使它对运动系统的控制(如肢体运动、语言和手工技巧等)能力大大增强。婴儿和大科学家一样,也是用这五种感官来学习和认识世界的,经过大脑潜能开发的3岁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可以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巴甫洛夫说:“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婴幼儿阶段是人的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早期教育有利于开发大脑的潜能。心理学界一致认为:人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是2岁;认字最佳期是3岁;算数的最佳期是4岁。美
有人担心早期教育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以为像树上的果子,早熟早烂,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受过早期教育智力超常的著名人物寿命都不短,陆游86岁、郭沫若86岁,歌德83岁,数学家高斯78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越是充分开发大脑越长寿。因此,为人父母者,不要荒废了孩子的智力,学会科学地早期开发孩子的智力。
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有特定的时期,在适宜的年龄时期内有意识地开发相应的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错过了相应的发展时期,再予弥补是很困难的。可是,很多父母对这些尚不了解,使孩子的一些能力没有得到及时开发。
1935年,生态学家洛伦兹经过反复研究,发现了动物认知的重要规律,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研究发现在小鹅孵出后的一两天内,愿意追逐第一次见到的活体动物。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是孵化它的母鹅,它就追逐母鹅;如果见到的是人,它就把人当作自己的妈妈。这个习惯会长期保持下去。实验证明,如果在小鹅孵出的一两天内,将小鹅与母鹅或人隔开,那么错过了这一两天,无论母鹅或人怎么与小鹅接触,小鹅一生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洛伦兹把小鹅的这种无需强化,在一定时期内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即刻现象”,即发展某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后来科学家们对其他动物的多方面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动物多方面发展都存在着这种现象。
这一发现的最大意义是给人们研究人类能力发展提供了启示。人们经过多项统计研究,发现人类各种能力的发展的确也存在着“关键期”这一特性。狼孩这一事实,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1920年辛克莱在印度发现了两个与世隔绝,被狼养大的女孩。辛克莱把他们分别叫作卡玛拉和阿玛拉。由于多年和狼在一起生活,她们的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回到人间后,辛克莱对卡玛拉悉心照料和教育,她六年才学会直立行走,两年学会站立,四年学会了六个单词,七年学会了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她17岁死去时,她仅相当于四岁儿童的智力水平。为什么对于卡玛拉来说学习竟如此艰难呢?原因是她没有在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内得到相应的学习,错过了学习时机。
以前,很多父母没有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没有按照这一理论开发孩子的能力。如今很多资料介绍了关于孩子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有针对性地开发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相应能力的具备很有意义。
下面介绍一些国内外学者具有统一结论的人的心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一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直立行走和言语发生的时期。三岁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倾向最强烈的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个性已初步形成。二至三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四至五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岁左右是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年龄。“陪读”的弊病
试看如下情景:
妈妈:宝贝儿,该看会儿书了吧,你都玩那么长时间了。
儿子:看书太累了,我不想看!
妈妈:好好,妈妈陪着你好不好?
现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存在着家长为孩子“陪读”的现象,家长的理由是这样可以督促孩子学习,可以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陪读”在短期内可以在表面上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帮助孩子渡过学习的难关;而就长期的效果而言,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弊多利少。
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对原来没有接触过的正规学习可能不能马上适应,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家长应该对他们进行帮助,并且应该督促他们建立起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孩子读书时父母坐在旁边也还是应该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就应该减少“陪读”的时间。因为“陪读”不但会浪费父母的大量时间,而且又会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意志力、责任感、独立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陪读”中父母帮助孩子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但同时也会形成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经验证明,有家长“陪读”的学生依赖性特别强,上课往往不太注意听讲。即使是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也不着急,认为反正回到家里有父母帮忙。同时还会滋长他们懒于思考的坏习惯,有问题马上去找父母,用不着自己动脑筋。这些当然都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不利的。
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意志力、责任心和独立性上,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学习中的意志力是克制自己的其它欲望,自觉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家长不在身边时,意志力是保证孩子完成任务的重要因素。学习中的独立性是惯于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总是想着寻求别人的帮助。为了培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品质,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明道理,鼓励他们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应该多给孩子以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少给他们具体的帮助。
在这里我们想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问题,我们感觉到这是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做得不够的。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当中也包括学习的责任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说得严重一点,这会给将来的社会带来危险。现在的孩子习惯于让别人给自己做什么,同时他们并没有学会给别人做点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观念。在学习中,他们认为学习是家庭、学校、社会强加给他们的,不明白现在努力学习,将来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是他们的责任。父母有义务让孩子明白这些,应该经常提醒孩子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这可以从家庭日常的小事做起。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作为家庭中的成员,做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洒水、扫地等是应该的,他们有责任帮助自己的父母。上学以后,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他们必须担负起这种义务,是自觉地,不是在别人督促下。没有人能代表他们,他们别想着去指望别人。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造成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是正确的,他们的责任感正是在这种感觉下形成的。
将智力等同于知识
有些家长片面理解早期教育,自己的孩子才三四岁,就把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买来,提前教孩子读、背、写、算。他们以为教孩子认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会做多少道算术题等就是早期教育,以此作为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实际上,这是混淆了智力和知识的区别,这样是不能找到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正确方法的。家长的用心是好的,但是,其做法却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这是对早期教育含义的曲解,即把知识和智力划了等号。
其实,智力不等于知识。那么究竟什么是智力呢?粗浅地说,就是注意力、观察力、联想和想像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等心理特点,即人们不断获得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活动条件。智力的核心也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这种能力,人们往往把它看得十分神秘。其实不然,通俗地说,抽象思维能力就是间接认识事物某种属性的能力。不是一眼看穿,而是运用已知判断进行推理的能力。
知识则是人类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我们用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全部智力和才能的“营养料”。
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互联系的。但是,知识和智力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学习了一些知识,但是智力并不一定得到发展或发展很好。同一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学习,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许多人都知道木船载重下沉的深度标志着载重量,但不一定都能想出“曹冲称象”的办法。普遍的原因在于,原来已经学会的知识是死记硬背得到的,根本没有理解或者似懂非懂——这种知识在脑子里就好像储藏在仓库里的“处理品”一样,是不可能进入周转过程的积压物资。这是儿童的精神负担,而不可能转化为精神财富,即转化为智力——变成思维工具。
知识在头脑中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动态的,能够发展为智力,使孩子越学越聪明。一种是僵死的积压状态,即是静态的,无助于营养孩子的智力。所以,早期教育光是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如词句、公式和课文是没有多大好处的。因为这是孤立地运用孩子的机械记忆来学习知识,即单纯地依靠语言声音的听觉形象和字形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构成外部的联想来达到记忆。至于词句和公式的内在含义,是未曾理解或不能理解的,是僵死的东西,无助于孩子发展智力。
6岁以内的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就是机械记忆的能力强,尤其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总是既容易记忆,又容易遗忘。人们总是认为孩子的机械记忆力很强,因而就想从他们的机械记忆力上多“榨取”一些油水。这是单纯看到孩子记忆快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忘记的一面。
从人的一生所掌握的知识量来看,幼儿期所掌握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好时期,是奠定人的一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把智力教育的重点放在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上,要让他们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做,而不是要让他们死记硬背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
过早地灌输过多的知识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因为,如果从小就迫使孩子死记硬背,可能养成一个大的毛病: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碰到稍微难懂一些的道理,他就死记硬背一通。这时,他可能养成一种“习惯性”的智力活动方法——死记硬背,知难而背,而不是知难而想。不懂的也不问,更不会思维,不会观察。所以我们说开发智力并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开发和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开发孩子的智力,就是要全面地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语言和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操作活动能力。这样做,不但必要而且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忽视观察能力的发展,遇到事情单看热闹或对事物的联系“视若无睹”,则思维能力必然也发展不了。如果忽视孩子思维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单纯地使用记忆能力来学习文化,则势必造成儿童只会机械记忆,不会用意义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能力。
幼儿的智力活动必须与肢体活动结合起来,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发展抽象思维。比如加减法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以吃饼干的方式来学习,等等。另外玩耍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益智活动,不可偏废。
所以说,谈发展儿童的智力,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智力。知识不等于智力,明白了这一点,早期教育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知识与生活的分离
教育家赞科夫说:“他们年龄虽小,可是他们多么渴望对近旁的,自己周围的,还有远处的事物多知道一些啊!而我们却迫使他们几乎天天跟词和数字打交道。这种片面性和令人厌倦的单调性,自然会打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非常关心自己女儿的成长。一次,有人在她家做客,这位母亲很认真地对这位客人讲,这孩子该学些知识了。那年她的女儿不足5周岁。她把女儿叫到身边,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练习本,给孩子留了3页作业:第一页让孩子写满数字“0”,第二页让孩子写满数字“1”,第三页写满数字“2”。通过和这位家长深入交谈发现,她对学习,对知识看得很抽象,认为只有书本上的东西才是知识,学习知识,也就是要学习教科书上的东西,死记住书本上的东西。在许多家长中,不少人持这种认识。他们在孩子上学之前,找来一些教材、课本,不厌其烦地教孩子学呀学,向孩子不断灌输,把知识与周围的环境割裂开来。孩子上学后,他们更是让孩子把全部精力用在书本上,而不注重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事实上,知识并非是凭空想像出来的东西,汉语词典解释道:“知识是对事物的认识的经验总结,有时包括有关的技能。”知识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知识的成分。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包含着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社会交流中运用着语言文字等社会科学知识,在自然环境中有自然科学知识。让孩子学习知识,绝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现成的东西,可以时时刻刻抓住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导孩子去理解、琢磨,使孩子形成知识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观念。
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对生活的一些现象会抱有疑问,对疑问又有一定的猜测和设想,父母或老师解答了他们的疑问,会使他们对进一步探索、学习持有更大的兴趣,并会鼓励他去深入探索、学习。比如,一个孩子发现夜空中的月亮,大小和形状每天都不一样,就问父母:“是不是明年这个时候的月亮和今天的一个样?”父母向他解释了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道理,使他了解了农历每个月的这天都和今天的月亮一样的道理。实际上,孩子通过这件事学到了一些自然知识。如果只让孩子学习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不一定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直接联系,就会使孩子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使学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联系起来,不能指导生活实践,孩子们对知识只能是死记硬背,这会使孩子变得愚笨。教育家斯卡特金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最有效的伤害脑子和智力的办法之一,就是形式主义的死记知识。愚笨的人正是用这种办法产生出来的,他们不会理智地把自己学到的一般知识同现实联系起来,因而,往往陷入窘境。”他还说:“由此造成死读书,与其说是一种怪论,不如说是摧残脑子和理性更确切、更实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孩子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观念,不仅能够培养和满足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开发孩子能力,造就适应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
对孩子提问不耐烦
3岁以后孩子掌握的词汇量日渐增多,认识理解能力增强,求知欲也增强。他们不仅会细心观察周围环境,而且希望求得解答,因此常常喜欢问这问那。家长对孩子的提问,开始会感到很高兴,也很耐心地给予解答,可是家长有时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而孩子却问这问那,父母有时就不耐烦,甚至怒气冲冲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这种做法,常常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不喜欢自己,这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要知道,孩子好问,说明他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他获得周围事物和自然现象的各种知识的前提。家长非但不应厌烦,而且还要表示赞赏,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同时还要给予耐心的解答。
在孩子看来,社会就是一个未知的大宝库,其中装满了不懂得、想知道的事情。孩子不但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更喜欢问“为什么”。对孩子来说,探索和发现永远是有趣的事情,旺盛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盯着父母问这问那。不论是天上地下、动物、植物,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事物产生“不可思议”和惊奇感,对激发学习兴趣是很有好处的。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就想弄清它的原委或是搞明它的缘由。只有心中满怀兴趣和疑问,才有可能想亲自查找字典
要尊重和接纳孩子提出的问题,避免指责和禁止孩子发问,不论孩子的问题多么难以回答和令人难堪,都应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来正视孩子的问题,并与孩子一起找出答案。如果大人对孩子的问题不予理睬,甚至轻视、讥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样既不能使孩子懂得问题是什么意义,又挫伤了孩子提问的学习兴趣。孩子爱提问是爱学习的表现,家长应让他发芽、长大,认真地、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才是最好的指导方法。
孩子的发问一般都是想马上知道答案,所以家长最好是能及时满足孩子的这种愿望,及时、准确、简单明了地做答。如果不能及时回答,应对孩子讲明:“爸爸现在很忙,等一会再告诉你。”当然,应明确热心地启发和回答孩子的提问,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因此,重要的是诱发、激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必全部包办代替孩子的所有问题,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
要认真地对待孩子的问题,这也是与孩子交流的一个好机会。要珍惜这种气氛,否则,有一天,孩子会与你无话可说。
孩子好学、好问、好想、好动,在孩子身上蕴藏着可贵的探索精神,做父母的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有时,孩子还提出一些“怪问题”,诸如“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女孩子要蹲下去小便”等等。对这些问题,父母也不能因感到厌烦而加以斥责,或者用自己胡诌八扯的话糊弄孩子,否则会为孩子思维的发展设置障碍,家长要艺术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达到这一点,家长首先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其次,在回答孩子问题时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再次,要有耐心,有问必答。
一些家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场面,孩子在做作业或看电视看书时,遇到了不理解的词、成语、典故或一种现象,来到父母身边向父母请教,父母面对孩子的提问,拿出一种权威的样子,对问题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给孩子加以解释。孩子听后点点头表示明白,父母也感到很得意。其实,十有八九解释得不准确、不全面或者说根本不对。信口开河,给孩子造成了对知识理解的错误,认识的错误,观念的错误,埋下了一颗“谬论型”定时炸弹,一旦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使用这些知识时,必然暴露出问题来。
有人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如果向孩子说自己不懂,显得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没了威信,所以明知解释得不对,也要含糊其辞、敷衍了事地胡说一通。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样。毛泽东曾经说过:“能回答出学生提出的问题的一半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古人也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做家长、老师的,就应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求实的精神,那样我们培养出的下一代才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以成人眼光看待儿童绘画
儿童,特别是3~7岁的儿童,大都喜欢涂涂画画,心理学把这一年龄段称为“绘画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文字表达能力几乎是零,他们难以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情感。这个时期的孩子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画画。在语言文字不健全的远古时代,人们就以画来抒情、记事。从内心需要来讲,古人绘画与当今儿童绘画有相似之处。可以说儿童们喜欢画画,是因为绘画是满足、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
当前,对儿童画画的认识和指导存在着两个错误的认识。一是一些人认为只有表达儿童欢乐、愉快的内心世界,画出祖国大好河山、世界和平等以歌颂为主题的作品,才算是好的儿童画作品。二是很多家长认为与名人名画画得很相似或者与真实的东西很相似的画才是好的儿童画。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高兴、悲伤、惊恐、郁闷等情绪都想表达出来,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儿童画画不一定是为给别人看的,只要他能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就可以说是成功的画。那些孩子画的以“恶梦”、“受罚”等为主题,表现孩子受惊、愤怒的心情的画,就很有味道。一些绘画比赛评出获奖的儿童画,皆是表现儿童喜悦的心情和歌颂性的主题,限制了孩子情感的发挥,使家长们认为只有具有赞美性,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画才是好的画,并以此为准绳,对孩子画儿童画进行误导。
儿童的观察能力较差,他们还不善于用透视、比例来绘画,甚至不善于以同一视角来描绘。如果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儿童画的比例关系,那就太苛刻了。比如,孩子画一头牛,需看他画出了几处外部特征,看角、脚、头、尾等特征是否明显。特征画出得越多,表明儿童观察越细致、越好。至于器官之间的比例、透视关系,可以不加考虑。临摹成人的作品、名家名画,对于儿童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
引导儿童画画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利用儿童对绘画感兴趣的契机,开阔儿童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儿童拿起画笔,就是为观察事物、认识世界注入了兴奋剂,使他们对要画的东西非看个清楚、明白不可,否则,他就画不出来。因此,儿童画画的能力强弱,也是观察力、认识世界能力强弱的体现。儿童画的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感性知识丰富,学习起书本知识来,就比较容易。可以说引导儿童画画,是促使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其次可提高儿童的想像力、审美能力、造型技能及巩固绘画兴趣。
指导儿童画画不必是受过专业绘画训练的人,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成为指导儿童画画的老师。一是要注意少让孩子照书上或家长画好的画去临摹,应多带孩子对照真实的东西去画。例如,画汽车,就到汽车旁边照着画,或者让孩子想一想真正的汽车是什么样子。要引导孩子注意画出东西的本质特征。二是引导孩子正确观察。例如,一幢房子要看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有几层,几个单元,要进行高低、大小、左右、长短、色彩的比较。三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画人物对于孩子来讲较难,可以引导孩子先画上衣,再画下衣,再画头部,最后画一个人。四是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事物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也就是发现知识。例如,动物的各种特征决定了它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和它的食物范围;由于生存环境的需要,很多动物的颜色都起到保护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的作用。五是内容反映儿童身边的世界,主题表达儿童心理。选取反映儿童身边的事物,儿童容易接受,也对儿童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有帮助。主题反映儿童心理才符合孩子的认识特点,孩子才能够顺利地去表现。可以多带孩子参观、旅游、直接参加劳动等,让孩子了解、感受生活,之后,让孩子画出最有感触的事情来。
总之,儿童绘画主要的意义不在于绘画作品本身,而是孩子参与绘画的过程。
孩子厌学就一味指责
孩子不爱学习,提起学习就头疼,严重的甚至逃学,这是家长们经常碰到的一个头疼问题。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家长一味指责甚至打骂孩子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应该首先弄清楚孩子不肯学习或上学的原因,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施加不同的对策。
有一位母亲很痛苦地对我说,他的孩子什么都好,聪明、活泼、人见人爱,可就是不喜欢上学校。后来,经过反复观察,才知道这孩子不喜欢去学校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读书,而是觉得学校没有家里自由。
听起来,这个理由的确让人有些发笑。学校是有纪律的,怎么可以没有一点约束呢?但从中我们看出,尽管孩子不爱上学的情况非常普遍,其原因也是十分多样的。首先,让我们看看刚刚上幼儿园或上小学的孩子,会碰到什么困难足以令他们不愿上学。
1.上幼儿园的孩子:
新环境往往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要适应的问题也实在太多了。
(1)没有群体生活纪律的概念:孩子一向在家中过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较窄,接触的不外乎兄弟姐妹、父母和亲友。所以一旦入园,要他们面对这么多小朋友,究竟要如何和小朋友交往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事。
(2)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在家中要遵守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而且由于家庭成员少,实施起来并不见得太繁复。但幼儿园内的规则却来得复杂,上洗手间要举手,吃茶点要待全班小朋友都准备好,才可以一起“开动”,一下子要习惯是颇困难的。
(3)幼儿园环境陌生:学校的设计、大小都与家中大不相同。一个课室有那么多的桌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4)老师和孩子初相识,必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建立关系,上课初期,彼此都在摸索阶段,需要互相适应。
2.上小学的孩子:
对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别以为他已经过幼儿园阶段,就没有适应上的困难。其实,由幼儿园转到小学就是另一个新环境,仍然需要去面对。
(1)幼儿园的规矩和小学并不一样,在上课的形式方面,幼儿园又比小学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开始要学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深的功课。
(2)孩子离开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怀念他们,而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会产生不满或抗拒感。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的家长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借用学校、老师之名威吓小孩:“你再撒野,把你送到老师处!”给孩子留下一个“老师是惩罚孩子的”观念。于是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学,甚至拒绝上学。
要解决以上纯粹因适应新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拒绝上学情况,父母最好在开学以前就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开始。开学前,多让孩子知道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灌输他一些资料:“学校内有很多老师,会教你很多知识”,“学校内会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令孩子先有一个概念。平日经过学校时,让孩子驻足观看,观察小朋友们在校内快乐的玩耍情况。切勿以老师来恐吓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学校是一个令人开心的地方,老师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上学后,多
咱也请个家教
妈妈:看,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又下降了。
爸爸:给孩子请个家教吧。
孩子:对,给我请个家教吧。很多同学都有家教。
孩子成绩下降确是让家长担心的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现代大中城市的家长们便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聘请家庭教师方面。充任家庭教师的大多是一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也有少数是学校的教师。
家长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确信,孩子的成绩下降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对课堂上教师讲的还没有理解掌握。二是孩子自己没有好好的用功。他们认为,聘请了家庭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巩固理解和消化课堂上的东西,而且可以起到督促孩子的作用。孩子要请家庭教师的动机与家长的不完全相同,一种出于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另一种出于一种虚荣。
在考试竞争相当激烈的时代,家庭教师的出现不可避免。好的家庭教师在帮助孩子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技能方面也确实能起一定作用。但把提高孩子学业成绩的希望都寄托在家庭教师身上则是片面的。首先,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孩子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消化不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孩子的学习态度、策略、意志、兴趣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均能影响学业成绩。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比较来看,前者比较稳定,后者多富变化。孩子成绩的突然下降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往往不在智力因素,而在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培养往往在于家庭和学校的环境,而不在于家庭教师的辅导。其次,请家教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孩子的智力负担。学习负担加重的明显表现是学习时间的增加,孩子从早到晚每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这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是绝对不利的,是类似于杀鸡取卵的做法。智力负担的减轻就表现在对家庭教师的依赖性上,读书、做题不愿动脑筋,有困难就问,不愿意独自思考。
碰到孩子学业成绩不好或下降这种事,家长最好不要忙于找个家教完事,而要首先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若真是孩子学习基础不好,在课文或教材的理解方面跟不上,则可以考虑请个短期的家庭教师。要跟家教说明,孩子的哪方面不行,或同家教一起对孩子学业进行会谈。不能以灌输、辅助做题为主。若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有问题,如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降低,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家长则应与学校老师或班主任一起配合,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也有时候,孩子学业成绩的下降是由于生理上的一些病变,家长对此要密切注意。若碰到孩子嚷嚷别的同学都有家庭教师而他也要一个的情况,则应考虑采用拒绝满足孩子的要求的办法。因为这时的孩子并不想从家庭教师那里学习什么,只是把有无家庭教师作为自己的一种攀比的资本。
女孩不如男孩聪明
研究性别的心理学家认为,男女之间生来就存在着生理方面的差异,它在决定个性、行为特征以及身体发展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造成男女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是性别差异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相对遗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心理学家研究中发现的大量事实表明,孩子的性别角色的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对其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家庭性别教育通常是指父母根据男女身心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的特点,按照一定社会对男女性别的不同行为规范要求,进行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使孩子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性别角色。一般说来,孩子还未出生,父母就按照社会流行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孩子性别抱有期望。孩子降生后,就会因性别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抚养方式。据有关调查表明,父母给孩子买玩具时就表现出男女有别。57%父母给女孩买娃娃之类玩具,有11%父母给男孩买这类玩具;59%父母给男孩买刀枪之类玩具,有18%父母给女孩买这类玩具。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有相当数量家长在家庭性别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弊病。常见的有以下的三种弊病。
1.性别偏见——患此“病”的家长表现的“病症”主要有三类:一是“重男轻女”。这类家长仍然存有“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和“生男续香火,生女嫁人家”的传统思想。有的家长生了女孩,却把这个女孩当男孩来抚养,充当“假小子”。二是“男优女劣”。认为男孩比女孩聪明,爱动脑筋,将来能干大事,比女孩有出息。三是喜欢女孩,不怎么喜欢男孩。有一项城市的调查表明,父母对女孩喜欢程度高于男孩,超出9.3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男孩性格明显偏于独立型和外向型,好动好玩,顽皮不听话,经常闯祸,难管教;女孩则大都具有顺从型和内向型性格,安分文静,顺从又听话,处事谨慎,讨人喜欢;另一原因是,女孩会体贴父母,是贴身“棉毛衫”,男孩不拘小节,是外穿“滑雪衫”,“老来囡有靠,儿子靠不牢”。
2.阴盛阳衰——此“病症”主要是指家庭教育中母亲唱主角。据报载,如今大部分家庭中管教孩子的主角通常是母亲。学校开家长会,七成以上是母亲,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的大多是母亲;检查孩子作业,关心孩子学习的又是母亲居多;而作为“养不教,父之过”的父亲,却退居教子二线。有记者为证实这种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后,发现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
3.忽视性别差异——患此“病”的家长主要不了解男女孩子身心发展的性别差异特点,往往使家庭性别教育缺乏针对性,陷入盲目性。有的家长对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性别特点缺乏了解,而且父母分工不明,疏导不力,致使孩子产生心理异常;有的家长对男女智力差异知之甚少而产生误解,认识偏错,教育失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对男女性格差异不甚了解而忽视性别教育,引导不当,造成“假女子”“假小子”之类不健全的人格;有的家长对男女兴趣差异认识肤浅而发生误导,不利于孩子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家庭性别教育中存在的病症远不止上述三例,需要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念。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性别教育观念决定着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教养态度,影响着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方向,左右着孩子的自我性别观念、生活态度,规范着孩子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性别心理,塑造着孩子的个性。生理学研究发现,男女之间遗传基因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第23对染色体(性染色体)中,而这对染色体中,由两条标号均为x的基因组成女性,而男性则是由一条x基因和一条y基因组成的。人类学家认为,男女性别和谐与合理结构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思想观念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要树立“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的生育观,认识到男女存在差异,但决无天生的智力差别,社会既需要男性角色,也需要女性角色,“天生男女都有用,教育男女均成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