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可以不照我说的去做?
自古以来,孩子跟家长“犟嘴”,在中国的家庭里是不允许的。孩子对父母的话只能是“绝对服从”,如《弟子股》里所说:“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只有“听从”的义务,没有辩驳的权利,就是父母说错了,也不能不听。正像《家规辑要》中讲的:“子孙受长上诃责,但当俯首默受,毋得分理。”这个“规矩”在中国许多的家庭里至今也没有破除。
有的父母经常用这样的话训斥孩子:“我的话你怎么敢不听?”“你必须这样做!”“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有的父母甚至还拿起棍棒逼迫孩子就范。在这些家长的头脑里,存在这样一个概念:家长总是对的,孩子一定要服从。这样教育孩子是最容易的,但是,最容易往往不是最好的办法。孩子也是有思想、有判断力的,采取压制的方式粗暴地对待孩子,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如果老是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旦孩子养成执拗的个性,孩子也许就不听你的了,至少内心里不买你的账。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对孩子严格要求,从家长应有的责任来说是正确的。孩子正处于慢慢确定自己人品的时期,如果染上不好的毛病,就可能给他们造成终生影响,因此,应该对孩子严格要求。但是严格不等于专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教育需要有服从,但是要让孩子心服口服。服从有两种,一种是自觉自愿的服从,一种是被迫的服从。显然,前一种方式是可取的,它不抹杀和压抑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在服从中不感到被压制。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向孩子指出哪些事情不允许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当孩子不同意你的看法或者不大领会你的思路时,绝不要硬性地规定必须这样做或不要那样做。首先要弄清他为何不同意,然后耐心地进行疏导,做到以理服人。如果有必要,可以坐下来同孩子讨论这些准则。注意不能包办代替,不要总以为孩子离开你就不行,这样只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小孩子也一样。如果做父母的用自己的判断尺度限制孩子,孩子会因为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得不到重视和满足而情绪低落,甚至会引起不满或反感。如果孩子的正当要求总是得不到满足,或其积极性得不到重视,或其情绪经常被压抑,孩子就不能正常发展。孩子要么变得消极被动,对事物不感兴趣;要么变得爱背着大人做事,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大人。因此,家长不能从成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有位家长带孩子去买玩具卡车,孩子看中了塑料的,家长却看中了铁的,因为铁的结实,不易摔坏。于是家长不顾孩子的要求买了铁的卡车,结果买回的玩具不能使孩子高兴。
所以,家长应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正确想法和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而是说家长在做决定时应和孩子一起商量,无论是否赞同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向孩子讲明自己赞同或反对的理由,使孩子明白自己的某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并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意见。这样做,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当孩子在某事情上发表了与你不同的看法时,绝不要压制他们,不要用诸如“小孩子懂得什么”的话斥责孩子,更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首先,要承认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感情,你可以坐下来耐心倾听他们说,如果觉得看法确实不成熟,那就设法帮助其调整思路,总之,要以朋友的形式来交流。不要教条主义,切忌板起面孔来引经据典地教训孩子,要注意孩子的爱好和个性。有些道理是要说清,如偷盗和撒谎是可耻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死搬硬套。
一位语
这种情形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也时常出现,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偶尔出点错误是难免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错误。有的人认为被孩子指出了错误,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就使出家长的权威,错了就照错的办。这种做法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不利的。
其实,家长要敢于承认错误。当你的孩子抱怨你处理事情不当或者有误时,作为一家之长的父母,应该放下架子认真反思和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说声“对不起”,这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或使你失去威信,反而会加强你与孩子的感情联系,增加孩子对你的信任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教育,光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而自己却不做出示范和表率,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家长要培养和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诚实的作风和品质,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
“家长总是对的,孩子一定要服从”,这是封建家长意识在作怪。家长教育孩子作风应民主,少一些压制,多一些疏导。父母管教孩子应靠人格的力量、感情的力量,而不是压制的力量。
和孩子平等,岂不没了尊严?
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姿态,以维护家长的尊严。这不仅拉开了父母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既使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又使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更多地学到知识,得到信息。
曾经多次向上了小学的孩子问及他们的家庭状况,其中一些父亲或母亲经常出差在外的孩子,只说爸爸或妈妈这几天不在家,至于去哪儿出差,去干什么,哪天回来等,孩子一概不知,甚至父亲出差去了国外,也不向孩子讲。显然,父母很少把自己的事对孩子讲。
也总有一些这样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与自己的孩子谈心、聊天,不去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里的一切事情从不跟孩子讲。这些父母认为:跟一个小毛孩子没什么好谈的,他们虽然上了小学或中学,但他们毕竟是自己的晚辈,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面孔,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绝对权威,至高无上的样子,动辄对孩子教训一番。他们怕与孩子平等相处会丧失做父母的尊严,使自己威信下降。除学习之外,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们一点也不掌握,甚至孩子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也没有察觉。孩子们在这样的父母面前,自知没什么好讲的,不得不保持沉默,内心的不安、委曲、痛苦等也只好独自承担。
作为父母,不能只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才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些封建家长制思想严重的父母,应当尽快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谈心是与孩子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思想、内心世界最容易用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信号。父母在同孩子一起游玩、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可以与孩子聊聊天,问一问班级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学之间关系有什么变化,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对你们怎么样,你们班的同学谁学习最好等。聊天时家长还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叙述,了解他们的观点。
事实上,孩子们乐意向别人,特别是父母讲这些事情。他们心直口快,往往不假思索地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说出来。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们对一些事情很敏感,有些事情不愿跟父母讲,但是如果真是以平等的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把父母当作朋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穆尼尔·纳素夫说:“父母应从孩子的言谈中结合家庭情况,引导他。父母的耳朵永远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们的智慧火花应该永远照耀着孩子前进之路。”通过和孩子谈心,父母能够了解到孩子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了解到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打算,他们的作为。当意识到孩子的观点、做法是正确的,要加以赞扬、鼓励,鼓励孩子大胆地做下去。对于孩子认识上的误区,要加以分析,帮助他们认识清楚。对孩子认识或行为上的错误,要慎重对待。不要用训斥、打骂、发怒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一旦这样,下次孩子很难再向父母敞开心扉,讲实话、讲心里话。要耐心地、心平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所在,使孩子心服口服。以这种形式解决问题,孩子会从内心感激父母。
父母与孩子以平等的姿态谈心、交流,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了解成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交流中,孩子们也会向父母探究成人的内心世界,如家庭的经济情况、生活状态,父母的工作情况、打算、志向等,这使孩子能够增长知识和经验,增进对父母、对社会的了解。
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待,可以使孩子学到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品质,加速孩子心理上的成长。
没你说话的地方!
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渐入困境:为什么平时对孩子严加管束,到头来却没有好的结果?
湖南汨罗市城郊乡中心小学有位叫胡玲的小女孩,她写了一篇题为《给我自主的机会》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
我今年已经12岁了,妈妈却把我看成是一个什么都要人管的小孩子。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也不顾我喜欢不喜欢,她总是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我有时说句不同意的话,妈妈却说:“小孩子懂什么,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总希望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她给我买了很多衣服,并且多数是我不喜欢的红颜色。我向妈妈提出建议,妈妈却说:“你不懂,买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吧。”我真感到委屈。
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可是我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妈妈还没有让我处理自己的事。我自己的事就是自己无权作主,在这个家里,怎么老没有人尊重我的意见的时候。
是的,在家长们看来,今天的小学生已够幸福的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朋关怀备至,消费娱乐丰富多彩,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没有什么理由不一门心思搞好学习了。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有研究者曾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他们“喜欢和父母常在一起”的只有44%;在回答“心中有苦闷、心事向谁诉”时,有62%的学生选择“同学或朋友”。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对家长们津津乐道,为孩子提供的应有尽有的幸福生活感到“很愉快”的只有27.7%。当回答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时,有74.4%的学生希望常和家长“谈心、讨论”,以加强互相的了解和情感的沟通。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他们并不仅仅满足生活上的富足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更渴望和家长情感沟通,以满足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多与孩子平等交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爱护他们日益强化的“成人感”,学会控制和善于表达对孩子爱的情感。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民主化,注意满足孩子渴求平等的愿望。据南京市妇联提供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开始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手段也日渐趋向民主、科学、文明、合理。
这项调查显示:有85%的家长鼓励孩子同外界接触,以增长见识。有88.6%的家长认为自己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民主型的方式。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比家长少了12.8%。这说明孩子对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的要求要高于家长的标准。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大部分家长更多地注意到同孩子的情感交流和谈心,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逐渐淡化。
要尊重孩子,满足孩子渴求平等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注意同孩子的沟通。有专家指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多多益善”。
可以尝试用提问题代替命令式的句子。如“你喜欢哪条裙子?”可引起互相讨论,从而知道孩子的喜好。要是只说“穿这条裙子吧!”便终止了对话,可能令孩子反感。
让你的孩子知道人人都可能会做错事,而意外和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是容许的。例如一杯牛奶打翻了,就不要过多责备孩子,要示意让他自己擦掉,千万不要小事化大。要鼓励孩子相信父母,假如父母因小事惩戒他们,这会破坏与孩子的关系。
当家庭面临离婚、死亡或其他问题时,要让孩子知道,不可隐瞒,允许他抒发感受,免除心理压力。
两代人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会使代沟障碍自动消除,这是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孩子这本“书”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父母教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作为家长,是否想过父母也应该接受子女的教育。其实,子女教育父母长辈的事实,在古代社会就有。只不过那时候人们对子女教育父母长辈不承认是“教育”,而叫做“劝告”。比如《孝经)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孔子家语二·三恕》说:“父有争子,不陷无礼”。这里所说的“争子”,就是指能劝告父母的孩子。宋朝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也说过,子孙听从父祖的教导是“孝”,同样,规劝父祖也是“孝”。只是在古代社会的家庭里,父祖之辈很少有虚心接受子孙劝告的。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听从”的事实,比如著名的“棒打芦花”的故事,就是讲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劝告父亲的事,而且他的父亲还真的听取了儿子的劝告。闵子骞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孝子”。
在当今的社会,子女教育父母的现象就更普遍了。比如,子女向父母提出批评、建议,父母接受了,是“教育”活动;父母不接受,也不能否认子女是在“教育”父母。只要是为了转变别人的思想、增进知识,而施加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都应当视为“教育”。特别是现代社会,新事物、新知识、新思路、新观念层出不穷,少年儿童思想活跃、反映敏捷,不保守,感受能力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做父母的虽然也能接受,但往往要比他们慢“半拍”或晚“一步”。子女向做父母的介绍新事物、传授新知识、宣传新思想、传播新观念,不论父辈是否接受,都应当承认这是子女在“教育”父辈。
如果说过去由于封建家长制思想作怪,家长以为自己有特权,比子女要“高一等”,即使子女说得对也不能接受,接受了也不承认是“接受了子女的教育”。那么,在现代社会,家长和子女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子女说得对的,家长就没有理由拒绝。况且,做父母的必须明白,我们的年龄比子女大,经历比子女长,经验比子女丰富。但真理不见得都在父母手里,有时也在子女一边,在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谁说得对,有道理,就可以按照谁的意见去做。
著名儿童教育专
愿天下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渴求平等,请不要对他们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方”。
想当初我们年轻时……
父母在孩子面前多少总是以一个相对成功者的形象出现。
他们的心理是:在这个世界上我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读了书,买了房,成了家,在事业上有一番成绩,多多少少在孩子面前总是一个榜样。
是的,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他们最亲的人,也是最优秀的人,他们自然而然地以父母为荣。这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家长责备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自己幼年时代的事情,“我在儿童时代老是玩耍。成绩又好。”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不能使孩子心悦诚服。为什么呢?现实是孩子对父母的缺点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无论父母怎样说自己过去表现如何好,孩子都根本不信,除非现在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则另当别论。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孩子并没有见过父母的儿童时代的样子,所以不管父母如何美化自己的过去,都无法进行正面的反驳。
对这种无法反驳的问题,当然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比较聪明的孩子就会回敬一句:“现在和你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同了嘛!”最终,家长的说法很可能引起孩子反感,而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假如家长真想用自己过去的经历说服孩子,最好承认“自己也有同样的缺点”。这样,孩子反而会虚心倾听父母的教导,对父母产生一种亲近感。
石头上三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他的体育课总是不及格,由于老是没有长进,他对体育运动丧失了信心。
开始时妈妈总是责备他:“瞧你,长得结结实实,可一点用都没有,真熊!”
石头一听很泄气。
妈妈又说:“妈妈上二年级的时候,跳高跳远都在学校里拿名次了。有一次我还参加区里的短跑比赛,拿到第二名,那个第一名第二年就被我刷下来了。妈妈那个时候可风光啦,上台拿奖的时候,照相机的闪光灯闪个不停,就像你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妈妈的照片还上了光荣榜。”
石头一听,很为母亲自豪,但如何使自己摆脱目前的困境却于事无补。
石头的体育课成绩一学期下来还是不如人意。
爸爸一直为孩子的事着急,但一下子也想不出好办法。有一次他灵机一动,与孩子谈起心来。爸爸说:“孩子,你不要怕,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记得爸爸小时候的体育成绩也不理想,个儿长得比别人高,可就是跳不起来跑不快。别人都笑我吃的饭只长个头不长力气。我不服气,为什么别人能办得到的事,我就不行。我下决心一定要迎头赶上。后来偷偷地练,练手臂力,练腿的韧性,然后掌握技巧。你瞧怎么着,半年的功夫,我的进步很快,跳高,跳远,中长跑,都是在年级里数得上的,后来我还当上了体育委员。所以说,很多事都不可怕,现在不行,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不行,只要肯下功夫,我们的小石头肯定会行的。”
石头听了爸爸的话,感觉一下子全变了,对体育充满了信心,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家中的大事需要和孩子商量吗?
有的家长总习惯于把孩子当作“孩子”看待,而不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待,使他们在家中老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家中的事情,特别是比较大的事情很少和他们商量。实际上,孩子到了中学阶段,由于生理上逐渐成熟使他们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也影响到心理上的变化。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成熟,强烈地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待,愿意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成人活动,责任感、义务感和尊严感也都在不断增强。
表现在家庭生活方面,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在家庭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愿意为家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家长要及时察觉这一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完全把他们当作小孩子了。要充分尊重他们,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与家庭生活,使他们协助父母共同管理好家庭。有些家庭中的大事也可以和他们商量,如家庭经济如何开支、家庭生活用品如何购置,以及家庭成员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某些问题,都可以叫他们了解,并参与意见,甚至有些事情还可以交给他们去办,如利用假期叫他们当一段时间的家,使他们实际体验一下持家的滋味。
这样做有许多好处:第一、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学习如何关心他人;第二、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助于克服任性和娇气的毛病;第三、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互相尊重,互相照顾,齐心协力地把家庭生活搞得更好。
“孩子怎么可以与大人争辩?”
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平等地争辩讨论,仍然是很多当代父母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总以为这样会降低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身份”,如果在争辩中,让孩子看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抓住了错误,会更加跌面子。
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同孩子一起轻松地讨论争辩一些事情,不仅不会影响父母的权威,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尊敬。这种民主的作风至今有以下好处:
1.父母与孩子争辩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孩子,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事实表明:争辩是孩子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的事。这只有在家庭民主的气氛浓、关系和谐时才能出现。一个家庭如果父母角色意识太强,清规戒律太多,你想与孩子争辩恐怕都办不到。因此,孩子与父母争辩,不要怕丢了父母的面子,不要担心孩子不听话,不尊重你,与你为难。孩子也是讲道理的。你与孩子争辩,孩子觉得你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亲你,信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这有什么不好呢?
2.对孩子来说,与父母争辩是一种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的宣泄。心理学家说:“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辩表明孩子在走自己的路,认真思考问题,次数多了,他们会明白父母并不是样样都正确。
3.父母与孩子争辩,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学到一些知识,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形成好的人格。
4.父母与孩子争辩,能活跃家庭气氛,在感情交流、思想沟通中,表现了一种亲情和友爱,拌嘴、争辩是重视对方的一种方式。它能促使孩子体验父母情感的变化,正确对待父母和自己,正确对待所辩的问题,化解矛盾,获得共识。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进取心、正义感等就值得怀疑了。
对于父母的权威,我们也不是完全的反对,作为父母还是应当有一定的权威的,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个权威才对孩子的发展更为有利。为此,我们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1.使用肯定的语调来要求孩子,使自己的要求既坚决又友善。
2.不要常用惩罚措施,以免孩子经常表现出爱挑衅的行为来。
3.及时关心孩子的要求,答应孩子的合理要求,但不放纵。当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时,父母一定要考虑全面,提出明确答复以及一定的限制。这样,既能使孩子感到开心,又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权威。
4.给予孩子独立的机会,并逐步给予孩子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平时注意与孩子进行平等和民主的讨论,使孩子的道德认知、自制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更好、更深入的发展。
家长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怎么办?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应该享有威信,否则难以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图和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家长总怕在孩子面前丢面子,认为丢了面子就等于丢了威信,所以也时刻要注意在孩子心目中保持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与权威。
父母权威的“黄金时代”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长大后的孩子会用一种挑剔的目光、独立的思维把父母放在社会上的人群中分析比较。因此说确立、维护父母的威信,需赢得孩子发自真心的尊重和信赖。当然家长也不可能保证在孩子面前永远不犯错误,许多家长认为在孩子面前道歉有损于家长形象。这就是说每个家长在孩子面前都会有丢面子的经历,关键是如何在孩子面前挽回面子。其实学会向孩子道歉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而恰恰相反,这正是敢于正视现实、严于律己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孩子面前重塑威信的一个好办法。做错了事情就应该道歉,这也是一个做人的最为基本的原则。为人父母要想教育孩子做到这一点,自己首先要做到表率。家长在孩子面前做错了事,特别是批评错了,应主动向孩子道歉,这样会求得一份深层次的信任,而绝不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明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是来自对孩子的关怀、热爱,同时又有严格、合理的要求。既要使孩子感到你的和蔼可亲,又要意识到你的坚毅,从而孩子会发自内心地敬佩你。如何在孩子面前挽回面子,在孩子面前努力塑造一个完美的家长形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向孩子道歉应讲求方法
首先要心平气和,敢于剖析、直面自己的错误。对于道歉的原因与内容要明确,千万不可含糊带过,让孩子感到你的态度不够中肯,这样不会起到道歉的作用。有时还可以借助于肢体语言,这些道歉的方式不仅会得到孩子的谅解,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情。同时孩子也在父母的身上学到了一种良好的品质,他们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小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2.寻求人格的平等,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
一些家长肤浅地认为粗暴地对待孩子会使孩子变得听话,从而维系了家长的权威性。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它的后果是加大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距离,影响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孩子在表面上屈服于家长,而内在的心理反抗却越加强烈,聪明的家长懂得怎样与孩子交流,他们和孩子交朋友、共同讨论家庭问题,这样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自己所占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家庭责任,从而他们不仅乐于分担家庭义务、也从心底敬重父母。
3.不可频繁地向孩子无故道歉
前文涉及这个问题,有些父母想借“都是妈妈不好”的道歉,建立起平等的亲子关系,可是往往却适得其反。由于对方还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孩子,若百般地讨好他,父母的地位就会下降到与孩子相等的水平。在造成心理上的对等关系后,才开始说服对方,一定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长期下去也会造成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4.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
一方面,父母的权威是来自自身的言行表率,父母要以自己的良好的品德赢得孩子的尊敬。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才会获得孩子的信任。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有威信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的天性又善于模仿。他们的眼睛好比摄像机一样录下了家长的一言一行。这些不仅对他们判定是非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对他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道歉虽然是在孩子面前挽回面子的一计“良方”,但用得太多也会失效。因而,为人父母者应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赢得孩子的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