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是开放生命的事业——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周一贯专访
周一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全国享有盛名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周一贯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他对语文教育理论的贡献,已广为人知,对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将帮助广大语文教师从他的语文人生中,汲取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周一贯先生是“语文人”中的积极探索者,不倦的思想者,也是不断收获的强者。以数十年之积淀,他提出一个又一个新锐的观点,梳理一篇又一篇文章,出版一本又一本论著。他在《教育:开放生命的事业》(刊《人民教育》2006年第10期“名师人生”专栏)一文中对自己语文人生的回顾,向语文界昭示了:周先生是不可取代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研究专家。
15年15个研究课题:定格在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背景的坐标中
周一贯先生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对语文教育进行开拓性、独创性的研究,他善于在纷繁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从1994至2008年,在这15年中先后提出了15个观念:1984年提出语文的“文体”教学观,1994年提出训练的实践意义和人文价值以及“非法即法”观,1998年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观以及优课的辩证统一观,2000年提出“软设计”概念以及“语文尝试教学”模式,2002年提出“研究性阅读”概念,2003年提出语文教研案例法论,2005年提出“儿童作文”教学体系和繁荣语文教学评论问题,以及什么是文本的“价值引导”,2006年提出在千年视野内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问题(刊《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7日),2008年提出“以学评教”的观点以及诗意的生本理念。
综观周先生的诸多课题研究,他始终坚持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始终着眼于语文的性质规律,建构并不断完善着“语文教学生命观”(发重庆《今日教育》《一分为三:让对立的“二”和合于生命发展之“三”——我的语文教育观》2007年11期),限于篇幅,这里只能从周先生诸多的研究课题中,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几个观点作一评述。
1.语文课程如何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聚讼纷纷、争论不休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关于“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论更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期望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明确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周先生积数十年语文教学之经验,深感语文教学的改革要以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要从生命活动的层面观照,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立场来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他早在1998年10月就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观。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文道之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应当从两极融通的观点来看待,应当从对立的“二”去体悟对立统一于生命之“三”。周先生的语文课程性质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基本上没有摆脱机械灌输的阴影。尽管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但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周先生密切关注这一现状,他在《福建教育》接连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于2002年4月率先提出“研究性阅读”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他对“研究性阅读”的构想和探索(30万字的专著《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周先生指出:“把传统的情节讲问式阅读改为研究性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优化语文的综合素养。”他强调,研究性阅读关注的不是研究成果的多少,而是强调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方法的自主性,强调发展,强调精神的培养。业内人士认为,周先生提出的研究性阅读,是对《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应,是对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发展的一种突破,是人文精神、生命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折射。
3.新课程改革以来,“多元解读”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线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很多理念缺乏真正的理解,人们对“多元解读”的概念,更多地关注其“自由思想”的意义。课改初期引起争议的许多课例都具有这个特点:即创新的诉求过于强大,由于求新求异的热情过高而近乎盲目,导致多种忽视文本价值引导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醒“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这个比较令人困惑的问题上,如何融通“多元感悟”与“价值引导”的统一呢?周先生认为,关键就在于必须坚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观念。在这里,文本的“整体性”“提前性”和“规定性”体现的“平等对话权”同样也应当受到学生、教师的尊重,而教师在融通学生与课文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好启迪、引领这一重要作用。周先生在2005年9月提出什么是文本的“价值引导”,他认为,正确的“价值引导”应当是“价值探究”,不是“价值灌输”。
对教改前沿的热门话题,周先生提出了诸多有创意的观点,既有时代亮色,又有纯正的本真,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唤起人们更深的思考。
25年126册教学专著:创生于两次语文课改的大潮中
1984年,周先生出版了第一部学术专著《文体各异,教法不同》至今25年,陆续出版了126册教学专著,堪称教育写作的“珠穆朗玛峰”。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周先生把传递崭新的课程理念视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并积极投身其中。在第七次语文改革课程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他的《语文教学方法论》(1994年)、《语文教学训练》(1994年)、《语文教学优课论》(1998年)、《阅读教学设计论》(2000年)、《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概观》(1991年),这四“论”一“概观”的问世,引起语文界普遍关注。在《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概观》专著中,他着眼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全面开展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供诸多前沿信息,使语文教学园地更添了一段春色。
周先生的“四论”,虽然出版于20世纪,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却是十分前卫,我们已经不难从中感受到第八次课改理念的曙光。这种理性的前瞻,在当时不仅是一种源于对教学实际状态的深刻反思,更是具有理念创新意义的可贵发现。如:
在《语文教学训练论》中,周先生提出训练的导向问题,从对“训练”这个历史的经典命题中,提出了改革方向,详尽地分析了“训练的实践论意义”、“训练的教学论意义”和“训练的素质论意义”。从而进一步强调训练必须摆脱“题海战”、“大运动量”的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彰显训练的时代特色,即综合性、整体性、情感性和交际性等特点。周先生重视语文训练又要对语文训练作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不仅不见得陈旧,还更显其生机和活力。
在《语文教学方法论》中,周先生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方法体系,更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思路。如充分肯定方法涵盖一切领域,它不仅仅只是实践环节上的“雕虫小技”;方法虽必不可少,但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的;方法在实践中萌生、发展、取代、改造,有其自身的规律;有法而无定法,因事而异,综合运用,甚至可谓不用则有法,用时则无法;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方法之母……所有这些见解,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方法体系,无疑十分重要。
在《阅读教学设计论》中,周先生率先提出“软设计”、“弹性设计”理论,正确地阐释了预设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强调了课堂生成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周先生还指出“软设计”必须强化“重自学、重尝试、重争议、重活动、重过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软设计”的理论。他的“软设计”理论在全国首次提出就引起了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给人诸多的启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这样的观点,确实难能可贵。
在《语文教学优课论》中,周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六大意识,即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活动意识。正如著名特级王崧舟所评价:“六大优课意识涵盖了关于优课的一切具体标准,从观念和境界的层面上对优课做出了科学的界定”。与那些更具操作性的优课标准相比,周先生的关于优课标准的描述更具有深层次的哲学意味。
在严谨的学者眼里,周先生的这几部教学著述也许算不上具有宏大理论体系的学术著作,然而这几部著作像一面镜子,折射着语文教育在课堂中的实体存在,和语文教改思潮的不断演进。在他126册正式出版的教学著述中,这几部书自成一个历史的小系统,真实地记录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是他语文人生、语文观念、语文实践的全景展示。
60年1300篇教研论文:求索在基层践行和时代哲思的交汇点上
周先生的生命之旅追逐教育事业已达60年。他求索创新,一以贯之;笔耕不辍,蜚声海内。60年,他在中国有影响的教育期刊上发表论文1300多篇,他的成就让人叹为观止。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他的视野更开阔了,他始终以极大的热情与毅力对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新一轮课改以来,周先生更是笔走纵横、势如狂澜,又撰写了200余篇文章,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学生观等方面取得了最新的成果。这里我主要对近几年周先生的研究文章引起人们特别关注、反响强烈的几个方面作一评述。
1.推崇并研究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观念和创新设计。
周先生凭借对语文教育敏锐的观察力,长期以来,一直为青年教师掌舵护航,引领他们不断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周先生十分关注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他在《新课程语文课堂的诗情追寻》和《对语文教学“诗性”“诗情”“诗意”“诗化”的叩问》文章中,对语文教学诗情、诗意的本质及诗意语文的特征作了详尽地分析。他认为,诗意是语文和语文教育的应有之意,教育对“诗”的追寻是一种对理解境界的追寻,充满诗情的教育往往是成功的教育。文章指出,追寻语文课的诗意不能离开语文的基础性,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文课必要的基础性训练,要用诗意观照基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2.积极探索好课的本质特征,提出测定好课的“天平”。
有效教学,可以说是教育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是以课堂教学为承载的,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赖“好课”的导向和推动。周先生不遗余力地关注这一领域,他对一线教师创造的极其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理性升华。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什么是好课”,众说纷纭。周先生在《有效交往:测定好课的“天平”》一文中,认为在探讨“什么是好课”这个永恒话题的时候,必须关注好课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他认为把好课的本质特征定位为有效交往,是对课堂教学的正本清源,避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两个极端。直逼好课的本质特征,真是慧眼独具。
3.高度关注和研究“名师文化”,为深化发展名师事业殚精竭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语界涌现出像斯霞、霍懋征等不少老一辈小学语文名师,他们是当代小学语文领域里的旗帜人物。为了“抢救”老一辈名师教育思想,让他们的教育思想得到广泛传承,周先生正是出于这种历史责任感,倾心写出17000字的长文《名师的风范:半个世纪铸就的经典》,带我们走近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等老一辈小学语文名师。文章再现了他们的“艰辛历程”,分析了他们的“独创风格”,赞誉他们“引领潮流”“青山不老”的精神,展现了他们的特有的人品、学品、师品,为传承老一辈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作出了贡献。
对于小学语文名师的研究,周先生高度关注和着力研究“名师文化”,为深化发展名师事业殚精竭虑,他的《名师文化:小语界不落的彩虹》一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语界名师的成长历程和教学实践的角度作深度探讨,分析与梳理名师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探寻名师形成的机制与规律,为我们展示了名师的文化之光。
4.引领人们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育传统,进行“寻根之旅”。
语文教育改革要把“根”留住,已经成了语文界的共识。在新课改语境下,因“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招致的实际困境中,周先生的《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一文(刊《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17日),带着我们作一番寻“根”之旅。他从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著述中,蒙学教材和教法的研究著作中、古代诗词作品中、古代“文论”“诗话”中,搜读语文教学传统经验,探寻语文教学传统的“心”在哪里,归纳出“注重识字”“本于诵读”“重视习练”“体察涵泳”等语文教学传统经验。周先生在另一篇《浅论“涵泳”: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的文章中,就如何继承发扬“涵泳”这一传统教学精华提出了五条策略,实践证明十分有效。
5.着眼儿童本体精神层面,探寻“儿童作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周先生更加关注的是小学语文的儿童本位问题,他在《人民教育》发表了《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2005年11期),专题研究并提出“儿童作文”的概念和策略,在其他刊物有多达十多篇的长文连载,使小语界关于“儿童作文”个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论者如云。周先生的《“儿童作文”教学论》专著,也于2005年正式出版。他主张以“儿童观”看“儿童作文”,认为这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指导理念、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他强调“儿童作文”,就是要在作文中尊重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发展儿童的悟性,张扬儿童的个性。儿童作文是一种“儿童文化”,不仅仅是一项课堂作业。这些阐述体现了对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视和推崇。
综上所述,周先生语文教育专著和众多的教研文章,见证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总结了课程改革的经验,提出了诸多的新锐观点,在领跑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谓泽被教坛,恩及后学。
周一贯6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是成功的,今天,他能成为享有盛名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其秘诀是什么呢?笔者想一探究竟,作些主观的归纳,企望给人们以更多的启迪。
——周先生被人们誉为“杏坛巨擘、教坛先锋”,在于他在语文教育中对生命作自我开发的同时,实现着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建构并不断完善着“语文教育生命观”。
——周先生语文教育研究硕果累累,源于他对语文教育一往情深的厚爱,才使他“不知老之已至”仍然意气风发地笔耕不止,使他成为令人瞩目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
——周先生的文章有血有肉,源于他注重深入实际,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座谈、对话、演讲、参加各种语文教学研讨会,为研究文章的撰写提供了实证。
——周先生成为人们公认的撰写语文论文的高手,源于他有丰厚的人文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缜密的思维,每篇文章新意迭出,将语文领域里探讨的问题演绎得出神入化。
——周先生被人们誉为撰写语文教育论文的大家,除了他有一定的天赋之外,源于他对语文教育充满激情和勤奋,他的生命价值在于孜孜不倦的追求。
2010年是周先生从教60周年的纪念。60年的教育之旅,他认定“只要生命存在,对生命的开发便没有完结”。研究周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意义与价值,对于语文课改的深化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将有着现实意义。
(访谈、撰稿江苏省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校区戴正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