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潘美花,女,1963年9月出生,大学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民进会员,任教于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曾获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99年荣获省第12届“春蚕奖”,列为省名师培养对象,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这也是许多人好奇,然后,认为她低调的地方。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未来负责。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潘美花专访

潘美花,女,1963年9月出生,大学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民进会员,任教于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曾获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99年荣获省第12届“春蚕奖”,列为省名师培养对象,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1984年从黄岩师范毕业后,潘老师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她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科学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形成了“简单扎实,灵活激情”的教学风格。

一支粉笔,书写青春;三尺讲台,尽显风流。26年来,面对时过境迁、诱人无比的纷繁选择,潘老师一直坚守着小学语文教学这方热土,不停笔耕,不停思考,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面对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课改机遇,潘老师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一次次地在讲台前留下了熟悉的身影,笔下书写着隽永的诗篇。她多次受省教育厅、省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的邀请在“浙派名师小学语文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第二届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观摩”等活动中执教《请求》、《妈妈,请别阻挡我》等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所负责和参与的课题十余项在省市级的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其中《小学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研究》,荣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所撰写的论文数十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和获奖,其中《小学学习困难生教育的研究》发表于《浙江特教通讯》;《构建文化润泽下的语文课堂》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提升对话质量的几条有效策略》编入《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学样会论文集》。

在采访潘老师之前,朋友一直强调潘老师是一个极其认真,极其负责,极其实干,极富语文教学个性和前瞻性,却又极其低调的人。就在朋友帮我联系访谈之事时,潘老师依然几次婉言相拒,方才勉强答应。朋友的一番特别矛盾的话,让我对潘老师的访谈在满怀好奇与敬意之余又多了几份忐忑。直到见到潘老师的那一刻,那手捧着教科书和学生作业的似曾相识的身影,犹如邻居大姐般极其淡定却又极其明净的微笑和那微笑背后的一脸和蔼与亲近感,刚才的忐忑早已跑到九霄云外……与潘老师的交谈就这样开始了……

简单的经历,潜藏沉甸甸的感激

翻开潘老师的简历,我看到上面只有两行字,“1984.7—1988.7,椒江三甲区中心校任语文教师;1988.9—今,椒江区实验小学任语文教师。”我急切地想知道,整整25年的教龄,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的光环,为何经历却是如此简单?这中间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的诱惑与选择的煎熬吗?潘老师面对我的提问,笑笑说:“在这两个学校,孩子们都很好,同事们都很好,领导都很好,教语文很好,我很快乐,这就够了!”“这就够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生动的解释。潘老师告诉我,就在椒江三甲区中心校任教的时候,她还只是个教坛上的新兵,可那里的老师们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关爱她的生活,指导她教学,让她在步入教坛的那一天,便拥有了满怀的信心。此后,学校还给予她一次次执教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的机会,虽然那些课,在今天的她看来是那么的稚嫩,却让她拥有了属于她自己的最真实的成长的印记。回忆中,潘老师总是一脸的满足与陶醉,是啊,那是她一生都值得骄傲的回忆……

来到椒江区实验小学后,更为广阔的平台在她面前展开,不仅仅因为校领导与学校同事们对她的无私的关怀、支持与帮助,更因为在这个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遇上了她教学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一位贵人——他就是浙江省教科院的程江平老师。我一次次得把话题岔开,想让潘老师聊一聊她成长经历中那些曾经努力、曾经付出的故事,潘老师却只字未提这些,反倒一次次地提起浙江省教科院的程江平老师。潘老师说,程老师是她教科研路上的导师,更是她教学路上的引路人。对程老师,她满怀感激与谢意,对程老师带着她做课题的时光,她历历在目。她说,是程老师让她知道什么是科研,早在1996年就手把手地教她申报课题,帮她拟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然后一步步地实施,甚至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这些都离不开程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正是因为如此,1997年,潘美花老师的浙江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小学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在程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接着,1998年《以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又荣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可以这么说,这让潘美花老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教学”与“研究”两条腿走路。

普通的身份,书写着骄人的传奇

翻看潘老师的简介,你还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潘老师从步入讲坛的那一刻开始,直至今天,她的身份始终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兼任着最普通的班主任,却唯独没有任何头衔。这也是许多人好奇,然后,认为她低调的地方。潘老师听出了我话中的好奇,只是淡淡地说:“这没什么,我只想教好书,其实社会给予我业务上的地位已经够高了,多少默默无闻奉献在小学语文一线的教师做得都不比我差,可是我却有那么独特机会得到像程江平老师这样知名专家的零距离的指导,能够评上浙江省的语文特级教师,这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我却得到了。其实,各级领导也曾给予我许多机会,可这样更可以让我一心一意教语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成长更需要时间。”“这没什么。”就是低调的潘老师对自己普通身份的最动人的解读。

于是,她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向生活学,还要向大自然学……她埋头于《论语》《大学》等古代经典中,以经典的要义来观照自己,自省自己,读书带给潘老师快乐,“读”人教会潘老师合作,生活教给潘老师智慧,大自然指点潘老师和谐和大气。让潘老师永远以新奇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一颗童心……

于是,她把所有的时间用来思考,用来成长……她以为,爱学生首先表现在对学生要无分别心。学生中,无论优秀或是平庸,无论是美丽或是丑陋,抑或家庭背景是好是坏,一概地从学业上、品行上给予关心、帮助。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未来负责。

她认为要上好课,就是要懂学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习惯不一,学习基础不一致,每天的情绪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况。课堂上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现,努力让每个人觉得受到重视,因为尊重是最好的激励。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巩固他们的成就感,挖掘他们深藏的潜能。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甚至每一个细小的举动对于学生都至关重要。所以,她的课“洗尽浮华仍丰腴,变幻多姿却本真”,舒展灵活,张弛有致,动静和谐,自如大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简单扎实,灵活激情”的教学风格。

她坚持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她非常欣赏著名教育专家曹明海提出的关于语文定位的观点: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来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语文与文化血肉相连,所以,文化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理应选择的视角和姿态。唯有如此,语文课堂彰显其文化的本性方有可能。她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词语,在‘头脑创造’中获得生命的动感”;“语言知识,在对话交流中绽放理性之美”;“课文内容,在价值引领中丰富情感”和“主题构建,拓展思考的范围和深度”等观点。与此同时,潘老师还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其代表作有:《构件文化润泽下的语文课堂》、《提升对话质量的几条有效策略》。

她多年从事“小学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研究”,构建了一套以“掌握起点素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我教育力”为核心的学困生教育模式,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际成效受到了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荣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学校“教育智囊团”的主要成员,潘老师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诚心诚意地为年轻教师指点迷津,深受老师的欢迎。

潘老师以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践行着自己的治教格言:“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她还特别崇尚儒家讲的“敬恕”:敬人者人敬之。要做到敬,心中要常常这样想:人家都是圣贤,唯独我是凡人。至于“恕”,她认为看云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不说学生的坏话,不说家长的坏话”,除此还要做到不说同事的坏话。凡事要宽恕别人,碰到问题,出现尴尬要这样面对他人:人家是对的,我错了,抑或真的是人家的问题也要这样想:他也是个人,人要是不犯错误就不是人了。以此砥砺自己,完善自己。

潘美花老师说,她很认同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优秀的教师,她的课堂应该从教室拓展到人生,她的教育应该从昨天延伸到明天,她除了善良还应该具有一颗宽容的心。每个教师都在把握学生的今天,为学生的今天兢兢业业工作的是合格的教师,但如果他能够为学生的明天铺路架桥的则是优秀的教师。

是啊,潘老师自己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无闻却不无为,简单却不乏深刻,低调着生活,张扬地教学,让我们把最深的祝福送给她——一个守望小学语文的行者。

(访谈、撰稿永康市解放小学田凌艳浦江实验小学朱柏烽金华师范附小王春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