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赖正清,男,浙江龙游人。享受教授级待遇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为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语文教研员,兼任衢州市小语会会长、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连续三届被评为龙游县科学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规律教学语文,才是最重要的。赖正清老师的名师之路是靠“书籍”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专业成长最辉煌的阵地,1984年开始至今,他成为龙游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人淡如菊——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赖正清专访

赖正清,男,浙江龙游人。享受教授级待遇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1971年从教,1988年浙师大中文本科函授毕业。现为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语文教研员,兼任衢州市小语会会长、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

赖正清同志师德高尚,作风正派,不辞辛劳,勤勉工作,无论是寒暑假、节假日还是双休日,以及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学习工作,20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他担任教研员20多年,作了近百个专题的几百场讲座,评点过2000多节课,修改过几百篇论文、教案,针对不同对象做出不同的指导。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分科包干式调研”,他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专门挑选偏、远、差、弱乡村学校,认真调研并做总结报告。重视培养青年教师,近几年特选几位教师专门培养,并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脱颖而出。

他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获全国一等奖、省一等奖和其他各级奖次的论文有15篇,主编或合写的书近20种,显示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曾多次应邀到嵊州、上虞、缙云、东阳、嘉兴、金华、丽水、杭州、宁波、舟山、福建及衢州市的各个县市区作学术报告,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连续三届被评为龙游县科学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教学理念

一、语文是百科,百科皆语文

前一句说的是语文的内容。语文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鸟兽虫鱼,古今中外七情六欲,数理化文史哲,都可以在语文教材中找到课文。后一句话说的是教学方法,有两点含义。一是说语文绝不是一本薄薄的教科书,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纳入语文老师的“法眼”,都是孩子学习语文的机会;二是语文教学不是教内容,内容只是一个凭借,教师要看到内容的载体——语言文字,要看到内容背后的形式、方法、技能和规律。“语言文字”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二、语文本姓语,只戴小学帽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言性和交际性,语言性是其物质属性,交际性是其工具属性。给语文戴上一顶顶帽子,是近十年来的时髦。三位语文祖师爷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学祖奶奶斯霞、霍懋征、袁瑢,语文教学四大名师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从来没有扯一面大旗“××语文”。于永正提倡过“简单语文”,其实是以此形式来反对“××语文”,“××语文”只是就语文的某一个特征而言的,不可能涵盖语文的所有特征。硬要用一些理论、案例来证明“××语文”科学合理,这只能叫做“老虎吃天”。如果真要戴帽,应该是“小学语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规律教学语文,才是最重要的。

三、朗读是目的,理解是手段

就阅读本身而言,理解是目的,朗读只是手段。但就小学生而言,阅读教学应当把朗读放在第一位。第一,朗读有多重功能。文章内容、语文知识、识字、口语、诵读、作文、积累、语感、情感、交往、兴趣、气质、形象思维,与默读、略读、背诵、复述、答问、书面作业相比,唯有朗读有更全面的功能,能发挥独到的功用。第二,朗读便于直观检测。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是否理解,是否知道句子强调了什么,是否体会到不同情感,朗读可以作出评价。第三,朗读“经济实惠”。朗读张口即来,无需物质准备;朗读操作简洁,以读为主,读一读,议一议,再读一读,加点书面作业。在小学,把理解当做目的,容易造成以下弊端:①增加了教学难度。语言这东西,很多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能否“言传”来衡量孩子是否“意会”这是不公平的。②浪费了教学时间。对语言的理解,老师心中自有“一杆秤”——标准答案,而孩子由于口头表达能力(其实往往是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欠缺,或只顾一点,或辞不达意,或句子毛病,或认识极端,很难扣上“标准答案”,课堂教学由此打“迂回战”“沼泽战”。③助长了“假套空”陋习。在以“理解”为目的的课堂中,假话、套话、空话比较多见。朗读作为目的,“理解”是肯定少不了的。两个佐证:一、普通话培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文章的基调是什么,某处句子该怎样读,停顿该如何处理,为什么这个词要读重音,都是需要“理解”在起作用的。二、导演给演员说“戏”,一定会指导演员掌控情节、把握角色、理解台词、体验情感,而做这些的目的,就在于让演员能进入角色,演好角色的行为,说好角色的“话”。演员的“说话”,就是学生的“朗读”。总而言之,朗读读好了,理解就在其中了。

专业成长之路

赖正清老师的名师之路是靠“书籍”奠基的。在专业成长的每个阶段他都沐浴在书香里。在“文革”那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赖老师仍想方设法阅读,他从《毛泽东选集》和鲁迅杂文中汲取营养。在衢州师范学习期间,他大量阅读,涉猎很广。成为教研员后,他专门研读语文教学专业的书籍,他觉得有五本书对他教学理念的形成影响很大:《叶圣陶语文教育论著》(上下册)他觉得从中明白了“语文”的本源,了解了语文的出生历史,知道了语文本质,弄清了语文的基因和血统。他觉得从朱作仁教授的《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明白了语文教学与人的发展。从周一贯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中懂得了语文教学的操作技能。从程福明老师的《文章学基础》一书中弄清了文章与课文、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懂得了语言的艺术。他在案头放上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经典教育理论、教育报刊、人文读物、甚至是小学的教材……网上读物那就更多了。工作之余,闲暇之时,休憩之前,浏览伴着细读,揣摩抑或沉思,在阅读感悟中,他的人文精神素养得到修炼;在阅读感悟中,他的教师专业化知识得到丰厚;在阅读感悟中,他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

赖正清老师的名师之路是靠“思考”铺就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专业成长最辉煌的阵地,1984年开始至今,他成为龙游县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20多年来,他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教研这片沃土上,潜心经营着语文教学研究,心系学校,倾情奉献,成为该县语文教研上的“领头雁”。他觉得开展实地听课调研是提升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于是,他要求自己每年坚持听课近200节,每次听课后都与教师细致探讨得失,提出建议。他还倡导“分科包干式”调研,并身体力行,专挑边远、偏僻、经济条件差、师资配备弱的乡村小学开展调研,对促进村小、完小、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整体发展起了良好作用。他觉得“打铁还须自身硬”。20多年来,赖老师一直十分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他主持设计并指导实施“三一教学法”、“低年级‘双规’专题”、“阅读‘双心’专题”等实用性比较强的课题研究。他还十分注重“下水”教学实践,他几乎每年都要开展讲座,不断磨砺自己的教学技能,对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校长、主任、教师骨干、实验教师等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指导。20多年来,他开过一百多个专题的几百场讲座,评点过近二三千节课,修改和指导过几百篇论文、教案。近年来,他还应邀到全省各地甚至于参加全国性的各类大型活动开展讲座、评课,获得较高的评价。

赖正清老师的名师之路是靠“勤奋”夯实的。有个先贤曾说过:“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赖正清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勤奋的幸运者。他在师范念书的时候就以勤奋闻名校园,他选修美术,在苦练绘画的同时,他还苦练器乐,吹笛子,拉二胡,奏扬琴……现在做小学语文教研员,他的勤奋同样给领导和同事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他的头脑中没有双休日,在他的生活中没有节假日,他不会麻将,他不打扑克,只要不出差,每个双休日、寒暑假都可以在办公室看到他伏案忙碌的身影,甚至除夕夜也可以看到他在办公室“网上冲浪”。20多年来,他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书籍发表文章60多篇,获全国一等奖、省一等奖和其他各级奖项的论文有15篇,主编或合著的书籍近20种。

最新思考

1.方法无好坏,对象有古今。

当前公开课流行,名师们各亮绝招,青年老师们听了,“竞相雀跃”。可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行动,学生不动!为什么?方法无好坏,对象有古今。那种教学手段,是名师用了才会有效果,是那种学生、那种环境、那种气氛才会有效果。模仿名师,不看对象,不创设氛围,只照搬他们的教学内容,照套他们的教学程序,“少慢差费”的现象就克服不了。

2.精读重语言,略读重内容。

精读课文教学,要在品评语言文字上下工夫。略读课文教学,要在掌控内容上下工夫。

所谓略读教学是“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运用”的说法,让人难以捉摸。精读课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是品评语言文字吗?如果将此用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中,那么,《语文课标》说的略读是“粗知文章大意”,两者岂不“打架”?略读重内容还是有许多事情可做的。如课文内容的分段分层、归纳概括,故事情节的梳理把握,文中角色的议论评价,重点内容的体验品评,作者选材的独到视角,同类题材的文章拓展等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多读多写。多读,就需要“略读”,需要“选读”。

3.研读是修炼,总有新发现。

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自己,认真研读教材是一条最有效的路子。书中自有“金不换”(写好字,写好文),书中自有“莲花口”(说好话,读好书),每篇课文朗读三遍,生字临摹三遍,每学期课文评注注三篇,下水作文写三篇,长期坚持,必见成效。带着“总会有新的发现”去研读课文,必然会在主题思想、材料选择、语言特色、语言训练、教学思路、教学板书、教材商榷等方面有新发现。

4.作文生活化,练笔是常态。

作文教学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从生活中来,教学过程生活化,作文用于生活,作文本身就是有趣的生活,教材安排的作文生活化。除了规定的教材作文(包括小练笔)外,挖掘课文的练笔点,结合阅读教学练笔,应该成为常态。就目前现状看,练笔还存在滥(泛滥:取点随意,遍地开花),泛(浮泛:“站着说话”,指导不实),虚(空虚:写感动、感谢、赞美等所谓心里话为多),游(游离:脱离课文内容另找材料),难(高难度:不看年级程度写颁奖词、广告词等),全(完全:全篇;要求全面;学生全练)的弊端。练笔要注意三个性。一是记叙性,以记叙文体为主;二是片段性,即便是完整成篇的作文,也可以设计成填空式的;三是可源性,可以在本课文、本单元、本册找到内容源头。

访谈实录

走进赖老师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行书“人淡如菊”的横幅醒然入目。在冬日的暖阳里,赖老师平和恬淡地接受了采访。

问: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你能不能说说哪几本书对您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产生的巨大影响。

答:书是读了不少啦。学生时代就很爱看书,教书时还是文化大革命,虽然那时书很少,但有一本读一本,全都是读熟读透的。当教研员后专业的书籍看了很多,特别是这样的五本书对我的教学理念形成影响很大。第一本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著》上下册,上册主要讲语文阅读教学,下册主要讲作文教学,我从中明白了“语文”的本源,知道了语文名称的来历,了解了语文的出生历史,知道了语文本质,尤其是认识了小学语文的本质,弄清了语文的基因和血统。第二本是朱作仁教授的《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一书,从中我知道了语文教学与人的发展,我们要教语文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想问题。第三本是周一贯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论》,这是一本专门讲如何当语文老师的书,从中我掌握了许多语文教学的操作技能,书的实用性很强,可读性也很强。第四本是程福明老师的《文章学基础》一书,此书观点尖锐,说话直白,从中我弄清了文章与课文的区别和分类,文章与课文不能混为一谈,我由此而形成了“语文是百科,百科皆语文”的观点。我最推崇的书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书中的语言很幽默很精彩,我经常给老师推荐这本书,为此我做了厚厚的读书笔记。像唐代赵蕤的《反经》我也看,汲取另类智慧。

问:您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果只能列举三点,您觉得哪三点相对重要呢?

答: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很多很多,但语文老师外在能看到的应该是文笔、口才和音乐。文笔好和口才好大家可能都有同感,把音乐作为重要的素养是因为自古语文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诗歌十分讲究韵味和音律,散文要考虑平仄,要考虑长短句,记叙文叙述当然也有许多音乐讲究。小学生都喜欢活泼的老师,喜欢活泼的课堂,语文男老师音色有磁性,女老师有金属声,学生就喜欢听,这些都与音乐有关系。我的观点是优秀的语文老师是外向的——情动于衷而形于外。

问:最近您在语文教学方面,重点思考什么问题呢?

答:我是一个教研员,语文教学方方面面老师都觉得重要,我都应思考,所以谈不上重点。最近和老师谈得多一点的有两个。一是如何在语文教材里寻找练笔点,把教材的练笔做实,我让老师们每人一单元寻找练笔点,归纳练笔作用、现状和操作策略等,想要形成一本集子。二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联系和区别,我觉得精读课文要在品评语言文字上下工夫。略读课文教学,要在掌控内容上下工夫。所谓略读教学是“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在略读课文中运用”的说法,让人难以捉摸。精读课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是品评语言文字吗?如果将此用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中,那么,《语文课标》说的略读是“粗知文章大意”,两者岂不“打架”?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多读多写。多读,就需要“略读”,需要“选读”。

问:目前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您听到的而言,您觉得哪些观点需要引起我们年轻老师的警惕?

答:现在小学语文教坛十分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台,你来个深度语文,我来个立体语文,你来个智慧语文,我来个主题语文,给语文戴了很多很多的帽子。我觉得需要引起我们年轻老师警惕的是少给语文戴帽子,要看到语文某一方面的特点,但不能只强调这一方面的特点。我们青年教师要记住语文就是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访谈、撰稿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陈和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