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面所说的理论,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施以优秀的教育,那么,他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可是,现实却恰恰相反,人们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很多父母太过于看重孩子的天赋,而不是全方位地培养孩子。父母对孩子百般挑剔,要求过高,最终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导致孩子压抑与怨恨情绪的产生。因为父母过分逼迫而导致半途而废的天才在现实中可以经常看到。
卡尔出生后的第三天,我的好友格拉彼茨牧师来我家拜访。在发现卡尔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之后,格拉彼茨牧师有些担心起来。
“威特。你是知道的,我一直相信你的说法,也一直支持你的教育观点。可是现在,我却为你感到担心。”格拉彼茨牧师说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格拉彼茨牧师。”虽然,我已经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但我仍旧想让他亲口说出来。
“非常抱歉,我知道这样说会使你感到难受,但我不能在事实面前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格拉彼茨牧师说道。
“没有关系的,格拉彼茨,我们是朋友,请直说吧。”
“很明显,你的儿子显得并不是太聪明。虽然这很令人遗憾,但我想,我们都应该面对这个事实。”格拉彼茨牧师说道。
“是的,卡尔的确不太聪明,但我认为这并不能代表什么。”我回答。
“不错,先天不算太聪明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也不聪明。不过,这样一来,您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格拉彼茨牧师说道。
我沉默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说法。
“那么,我给你出一个主意吧”,格拉彼茨牧师继续说道,“既然你的孩子不太聪明,现在惟有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后天培养上。我的意思是从现在起,你和你的妻子,包括你的儿子都要准备作出某种牺牲。”
“什么牺牲?”我对他的说法感到不解,看着他,等待他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我是说,既然你的孩子的天赋并不高,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后天的教育来弥补。你应该让他受到比其他孩子更严格甚至是更残酷的训练。这样虽然会牺牲掉他的童年的快乐,但一定会对他的将来有好处。至于你和卡尔的母亲,更应该为此做出牺牲,比如牺牲小家庭里的夫妻温情等等。”格拉彼茨牧师认真地说。
“上帝啊!格拉彼茨,你怎么能这样想?”
听完格拉彼茨牧师的话,我立即否定了他的观点,“难道还有什么比幸福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事吗?这种牺牲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难道你就不在乎孩子的前途吗?”格拉彼茨牧师问道。
“孩子的前途当然重要,可是你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你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只会使孩子既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也不会学到他所需要的一切知识。要知道,任何的催逼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带来一种结果,那就是毁了孩子。”我肯定地说。
格拉彼茨牧师听了我的话,陷入了思考之中。
事实上,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许多知名人士在成年后都说过,他们年幼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度催逼,结果留下了影响一生的伤害。英国哲学家穆勒的父亲在穆勒少儿时期就无情地催逼穆勒,为了让他养成天天刻苦学习的习惯,不允许他有假日,也不给他玩耍的自由,对他严加管束,甚至连他的兴趣与爱好都要有父亲来决定。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在自传里,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受父亲压制的情景。
卡尔•冯•路德维希是另一个著名而悲惨的例子。路德维希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但就是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结果他半途而废了。
路德维希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教学,强迫他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他来说无足轻重。路德维希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三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教授们预言他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那个时候,他的父亲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成功的。可好景不长,路德维希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这两个实例充分说明了过分的催逼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别说禀赋一般的孩子了,就是拥有高超禀赋的孩子也会走向毁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