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使得世界上很多国家沿海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壤退化,向盐渍化、沙漠化方向发展,频繁的灾害性天气给农、牧、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沿海防护林就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罗马尼亚、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苏联及地中海沿岸各国都有计划地开展了沿海防护林的营建工作,有效地减轻了常见的灾害天气带来的危害。沿海防护林建设主要集中在海岸固沙造林方法、树种选择、改土造林、合理混交、提高林带抵御海风及降低气流中盐分的功能和林带合理规划设计等方面,对海岸滩涂红树林营造和保护海岸、水产养护的作用调查等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效的成果。
日本是开展沿海防护林研究工作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20世纪初人口的迅速增长而对土地需要量增加,人们对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结果使得频繁的龙卷风和风暴给人民生命财产不断带来严重的损失,造成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业生产趋于恶化。他们针对海岸斜坡崩塌频繁、土壤盐碱度高、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的特点,从治山治水的角度着重于选择造林树种的筛选,以保土性强、耐风害、耐盐碱的树种为发展方向。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流沙海岸,修筑混凝土防浪堤或防浪墙,利用竹、灌木枝条编栅建立防风障和防沙工程,种植野麦草等固沙,内侧营造黑松林或黑松与灌木混交密植,利用乔木、灌木、草结合固定沙丘,在防风林带保护下的沿海岸农田,再营造农田林网。他们针对灾害的特点,认为:①海浪防护林应像一座屏障一样减缓由风暴引起的海浪对海岸的破坏,以保护沿海岸居民不受潮水的威胁;②营造海岸林,阻止海岸沙漠的流动,以保护农田不降低生产力。他们还强调,政府应全面考虑整个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从根本上治理沿岸,而不是在灾害发生后采取补救措施。近几年来,开展了沿海防护林与农、牧、渔业的产值研究,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发展沿海农、牧、渔业。
美国也是开展防护林研究工作最早的国家之一,从1935年就开始对太平洋沿岸开展了沙丘固定工作,全部工作分四个阶段完成:①海岸线每隔30m筑一条沙丘堤;②用草本植物初步固定沙丘;③用豆、草混种加覆盖的方法进一步固定沙丘;④用抗风性强的灌、乔木作为最后固定。在沿海地区主要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天然森林植被,建立滨海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缺少植被覆盖的海岸前沿沙地上采用机械沿海边堆积防浪海堤,堤内侧植树种草保堤固沙。在海岸前沿沙地和滩涂营造防浪林和基干林带,在果园和牧场建立防风林带和人工片林,保护果树和牧草。不同类型的防护林从沿海平原到山地,构成了纵深配置、完整和稳定的森林群落,形成具有地带连续性和景观类型多样性的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管理中强调多目的经营,确保森林的持续利用,维持良好的海岸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对成熟防护林实行择伐或小面积皆伐,进行天然下种更新或人工造林改造。
澳大利亚在西部海岸也开展了大规模的营造防护林试验。他们对沿岸沙丘进行了不同覆盖物下的造林试验和不同树种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物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保护了苗木免受不良气候的危害。他们认为,以松枝作为覆盖物最好,以木麻黄、刺槐作为营造树种较适宜。
英国对盐化程度较高的沿岸进行了调查,从流动沙丘到长期积水的沼泽地,将整个海岸带划分为若干个立地型,在此基础上对海岸带的碱化沙地开始了多树种的推广造林试验,采用乔木、灌木、草、沙障综合治理法及大面积的乔木引种试验,分别有阔叶纯林、针叶纯林及混交林,对海岸线进行了长期治理。对沿海岸沙地采取集沙成丘的办法,然后再用植物固定。主要做法是在沙土地上筑起与主风害垂直的防风堤,防风障由原来的矮林沙障及板条沙障发展到塑料网法,其特点是寿命长、效果好,以障高0.88m、沙障间距3.0m为宜。在沙堤上用席苇固定,而后栽植抗盐性强的树种,分别采用各种整地方式、工艺造林,形成了数千公顷的防护林。他们认为,造林后间种1~3年农作物不但不降低人工林生产量,反而能保护土壤不受吹失。
苏联在里海沿岸北部半荒漠地区,营造稳定的防护林及人工林生物地理群落,从而研究拟定了生物——生态学依据。应用森林植物地理学和森林植物区系的理论知识,根据海岸带的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和植物区系特征,考虑防护林的纵深配置、种植材料选择和造林更新技术。如开展小叶榆在不同林分结构的各种土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小叶榆生长状况只取决于林分结构,即使在最黏重的土壤上,小叶榆林带单行栽植,带间距40~50m,也能良好生长。
国外对沿海防护林的营建和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较完整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国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向是朝着生态经济型多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重视防护林带结构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调控,以实现沿海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几乎无沿海防护林,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沿海地区开始着手治理风沙、水土流失和旱涝危害,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开始在沿海地区营造海岸防护林,从抗灾保产出发,沿海地带造林首先在沙质海岸地段试点,并在泥岸平原或沙岸台地上有重点规划。我国南方营建了热带作物防护林,在广东、福建沿海沙地引种木麻黄成功,江苏等省在泥质海岸营造了以刺槐为主的护堤林带,海岸防护林带、海岛绿化和丘陵山地绿化一起抓。随后,华南沿海大规模地营造以木麻黄为主要树种的海岸防护林,山东、辽宁和江苏省开展了盐碱地造林和滨海沙地治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海岸防护林营造经验。20世纪70年代开始,沿海地区一方面向内陆发展农田林网,另一方面绿化海岛,各沿海县在营造防护林的同时,也营造了大面积的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开展了封山育林。沿海防护林逐步向带、网、片林结合和林农复合体系发展,建立了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和薪炭林结合配套的防护林体系。1978年以后,开展了滨海盐碱地造林,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和窿缘桉、湿地松、相思树造林,海岸带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护堤林的营造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农田林网建设,在各海岸段分别平原、山丘分别引种优良树种,并进行混交林营造试验。沿海各省完成了海岸带林业调查工作。特别是1988年启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后,防护林定位在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这样一个较高层次上,在沿海木麻黄等树种速生抗病无性系筛选和小枝水培繁殖,以及防护林树种良种选育和无性系造林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后,福建、广东滨海沙地开展了多树种的造林试验,江苏省进行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功能及效益的观测,山东、辽宁等省进行了林业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实践,总结提出窄幅条田排碱、生物改碱、筛选耐盐碱树种、掌握适当季节与方法造林等一整套营林技术。“九五”期间,沙质、泥质和基岩质海岸分别开展了防护林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研制出红树林造林经营技术,木麻黄、黑松防护林更新改造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技术,引进筛选的适合沿海地区生长的先锋树种,如木麻黄、刺槐、黑松、厚荚相思、湿地松和落羽杉等,选育出一大批速生、抗性强的优良无性系。到2000年底,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有林地面积838.3万,其中防护林279.6万,用材林253.6万,经济林223.7万,薪炭林33.2万,特种用途林23.4万。
1991年,我国启动实施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近20年来,沿海地区累计造林418.6万,新造或更新海岸基干林带1万多千米,使海岸基干林带总长度达到1.7万km;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6%,达到35.6%,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近10年来,通过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沿海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减少113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30%,一些地区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与此同时,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区域绿化美化,加快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改善了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
综观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初始、雏形、发育、调整和完善5个阶段(表11)。
初始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主要是进行零星植树,营造桑、柳、榆、槐、楝等乡土树种。造林树种较少,多为零星分布,范围很小。
雏形阶段: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重视防护林建设,开始营造各种类型防护林。但总的来看,树种单一,防护目标单一,缺乏全国规划,大都零星分布,范围小,难以形成整体效果。
发育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防护林建设步入发育阶段,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建设速度放慢,有些已营建的防护林工程遭到破坏,致使一些地方已经固定的沙丘重新移动,已经治理的盐碱地重新盐碱化。
调整阶段:1978年以后,防护林的营造出现了新的形势,开始步入“体系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从形式设计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科学设计发展;从营造单一树种与林种向多树种、乔灌草、多林种防护林工程的方向发展。
完善阶段:1988年7月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后,防护林建设从粗放经营向分类经营和集约经营方向发展,从一般化的指导向任期目标管理发展,从重视面上数量建设向重视整体质量建设发展,一个生态服务功能显著的人工森林群体已在建设区域初步形成。
表1-1 沿海防护林体系发展阶段的划分、特点及评价
阶段
特点
评价
初始阶段
(1949年前)
①零星植树
②营造桑、柳、榆、槐、楝等乡土树种
①开创了沿海林业的先河
②海堤、水系工程标准低,土壤含盐量大,残存树为数甚少,生长极差
雏形阶段
(1509~1960年)
①由海岸防风林、农田防风林、宅旁防风林等组成
②创建防风林苗圃
③以乡土树种为主,开始引进木麻黄等树种
①加固了堤防,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②与修筑海堤、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相结合,造林成活率较高、生长较好
③照搬苏联模式(屋脊形、紧密形、宽林带),防护效果差、投资大、管理难
发育阶段
(1961~1977年)
①海堤林、农田防护林、片林、四旁植树
②创建一批国有林场
③引造刺槐、水杉、柳杉、杉木、杜仲、竹类等外来树种
①改善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环境条件,提供一定的林副产品
②与水利建设有机结合,造林易成活,成林成材快
③林带胁地、病虫害等问题影响建设规模和质量
调整阶段
(1978~1987年)
①由前缘挡浪促淤林、海堤基干林、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丰产林、经济林等组成
②造林规模扩至整个区域,造林质量提高
③引进欧美杨、银杏、无花果、大米草等
①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②得益于“三靠”(改革开放政策、科技、农民投入)
③生态环境仍较脆弱,经济政策、法律和科学营林体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完善阶段
(1988年后)
①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合拢
②宜林荒山荒地基本绿化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进程加快
①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主体框架基本形成
②防护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③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为把沿海地区这道绿色屏障规划好、建设好,2005年,国家林业局按照中央指示精神修编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06~2015年)》,从此工程建设进入了按规划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沿海防护林工程正逐步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地区推进,还有盐渍化低湿地、流动沙地、断带基干林带、沙荒风口、水湿地等造林困难地带,急需解决种植材料选择、防护林规划布局、结构配置、困难立地造林和林带经营管理技术等问题。合理选择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植物材料,进行防护林结构的合理配置,探索出一套效果显著、切实可行的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已成为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中的迫切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发展壮大。1991年,国家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沿海地区林业建设的力度,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据统计,过去10多年来,沿海地区累计造林381.8万,森林覆盖率已由24.9%提高到35.5%,增加了10.6%。新造或更新海岸基干林带7884km,使海岸基干林带总长达到17000km,初步实现了合拢。基本形成了以村屯和城镇绿化为“点”,以海岸基干林带建设为“线”,以荒山荒滩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为“面”,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基本框架。
二是加强了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近年来,沿海各地认真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条例和办法,滨海湿地保护力度明显加强。截至2004年底,沿海地区共有国际重要湿地7块,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9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43万,同时建立了多处湿地公园,黄河三角洲、双台河口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回升,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三是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增强了沿海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10多年来,沿海地区不断加强生态治理力度,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08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25%。沿海地区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一些地区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已经得到基本控制。营造农田防护林2.2万,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50万,控制率达80%以上,有效地增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产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改善了沿海地区人居环境。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区域绿化美化,加快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不少地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城市园林化、通道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基本建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生活环境。特别是很多滨海城市已经成为林带纵横、绿树成荫、人居适宜、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提升了我国城市的建设水平。
(一)沿海防护林的定位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沿海防护林工程启动之初,由于受到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把目标主要定位在绿化海疆、防风固沙之上。在编制工程规划时,主要突出了海岸基干林带、农田林网建设和荒山绿化,而忽视了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红树林的保护发展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工程规划执行中,一些地方更是把沿海防护林简化为基干林带的建设,没有真正形成从滩涂红树林、滨海湿地到海岸基干林带、城乡防护林网、荒山绿化,这样一个多个层次相互衔接的复合型防护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沿海防护林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沿海防护林的总量不足,难以承担抵御海啸和特大风暴潮的重任
从森林资源情况看,沿海防护林工程范围内221个县的森林覆盖率为35%,虽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但与沿海地区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相比,与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应该说算不上高水平。特别是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有6个省份的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应该说沿海防护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海岸基干林带建设看,还没实现完全合拢,特别是在一些泥质海岸的盐碱涝洼地和沙质海岸的风沙频发地,基干林带还是空白。全国约有3800km的海岸线需要营造基干林带,约有5200km基干林带需要更新改造。
(三)沿海防护林的质量不高,难以很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一方面,我国沿海防护林普遍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问题,很多海岸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都是单一树种的纯林,没有形成多树种、多林种的林分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致使防护功能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沿海防护林大多营造时间早,很多都已经退化老化,遭受过病虫害危害,加之经过多年的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林木受损严重,疏林残林较多,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口断带,致使防护功能后天受损。另外,海岸基干林带普遍宽度不够,大多数不到100m;农田林网不够完善,整体控制率只有80%;城乡绿化,特别是护村片林零碎不齐。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沿海防护林的功能和作用。
(四)沿海防护林的人为破坏较严重
沿海防护林处在经济活动频繁的海岸地带,极容易遭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内毁林采沙挖矿,围滩养鱼养虾,砍伐红树林搞经济开发,甚至出现了毁掉基干林带来修建堤防工程的情况,造成湿地、林地的大量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较突出。据统计,我国原有红树林6万多公顷,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围海造田、80年代的围海养殖、90年代的开发建设,目前仅剩下2万多公顷。另外,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国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后,很多地方把建设用地转向了林地和湿地,这给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五)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投入严重不够
沿海防护林属于生态公益林,各级政府是建设和投入的主体,但实际投入严重不够。在1991~2000年沿海防护林一期工程的10年中,中央共投入资金2.7亿元,平均每亩补助5.58元;在2001~2004年二期工程的4年中,共完成中央投资5.1亿元,平均每亩投入59.18元。从目前情况来看,沿海防护林经过10多年的建设,剩下的都是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地方,特别是盐碱地区、石质山区和红树林发展,需要的投入更高,一般每亩造林费用都在500~600元,目前的投入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另外,沿海防护林的管理和保护资金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影响了沿海防护林建设成果的巩固。
(六)沿海防护林的法律保障和科技支撑滞后
一方面,沿海防护林建设缺乏可操作性的专项法律法规。原国家林业部颁发的《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规定》,对保护和建设基干林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涉及的内容较窄,权威性不够。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沿海防护林建设用地、规范滩涂种植养殖、制止采沙挖矿、遏制无序开发等,都缺乏法律支持,严重影响了沿海防护林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沿海防护林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重大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如低效防护林改造、红树林引种驯化、困难立地造林、重大病虫害防治、高效防护林体系配置、滨海湿地恢复技术等,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防护林质量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