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到有人说:“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你是否熟悉这段话,认识这个人呢?这段话是志愿者誓词,这段话代表了一批人,他们的名字都叫做一志愿者。请思考一下:
我做过志愿者吗?在自己经历的十几年的时光里,自己是否真正体验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街上看到佩戴志愿者标志的志愿者时,内心深处会涌起怎样的感动和冲动?是否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呢?其实,作为一个志愿者,他们在按照志愿者誓词实践着,竭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8岁之前,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体验一下做志愿者的特殊感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因为我们年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志愿者,我们应该做好,我们也有能力做好!
志愿者,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称谓。在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志愿者”是这样释义的:“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志愿者”三个字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力量是“无私奉献”、“爱”、“互助”,是更多的内涵、更深的意义……
有人曾经这样说:“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这句话生动地阐述了志愿服务者的心声。
徐本禹是一位“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1982年生于山东聊城,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义务支教,2003年考取研究生,当年7月,他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再次回到贵州支教。
徐本禹默默支教的事迹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他被誉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楷模”。而徐本禹自己说:“我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学有所成,用知识回报社会,回报我们的祖国。”
中央电视台“2004感动中国”组委会对徐本禹这样评价:“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铺满阳光,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有人赞扬徐本禹说,他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贫困地区缺乏人才,他能带头从大城市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为青年知识分子树立了一面旗帜,给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在当初决定去支教时,徐本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好多人这一辈子收获不了几滴珍贵的眼泪,这一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眼泪,让我深受感动。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给别人。”毫无疑问,我们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了“志愿者”这个称谓的伟大。
徐本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志愿者,他实践了一种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什么?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年轻的我们要做一次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里来吧!尽管志愿活动的时间可能很短,但它却能让我们在另一种忙碌中,长久地体味一份心灵的安适与充实,更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也是吸引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所在。这种精髓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以及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融于一体,可以说是对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都应该把志愿服务的经历看作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志愿者正在影响着千家万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和认可。
“志愿者”是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词语。愿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能真正体验一次做志愿者的经历,这必将为自己五彩斑斓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无数志愿者来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曲奉献之歌。一位志愿者曾说:“我很喜欢志愿者团队里洋溢着的脉脉温情。这里没什么功利性的东西,但我们做每件事都认真而执著,因为大家都有一颗为他人奉献的爱心。”
可以说,每一位志愿者都在传承志愿服务的传统美德,弘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实践能力,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他们真诚服务、自觉奉献,做优秀的文明使者,广泛传播志愿者精神,扩大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奉献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奉献,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奉献,有时候只是举手之劳;奉献,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当然,也包括我们每一位青少年。
我们青少年可以从许许多多的人身上感受到奉献的高尚精神,从国内白发苍苍的老者到国外著名企业的CEO,这些人可能并没有加入某个志愿者组织或协会,但他们确实是在实践着志愿者的行为,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感动。
在天津,许多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一位93岁的离开者——蹬三轮的白芳礼老人。老人的奉献精神被传颂着:他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零。
一次,老人到一所大学给贫困学生捐款。当时,学校要派车去接他,他说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于是,他就自己蹬着三轮车到了学校。在捐赠仪式上,老师把这件事一讲,台下一片哭声。许多学生上台从老人那里接过资助的钱时,双手都在发抖。事后,老人对他的老朋友说:“我过得是苦,挣来的每一块钱都不容易。可我心里是舒畅的。看到我做的这点小事能唤起大学生们的报国热情,我高兴啊!”
老人也是一位志愿者、一位奉献者,就像流星一样划过,让自己燃烧着,给世界留下了最后的光芒。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关于奉献,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华盛顿分公司的前CEO约翰·伍德放弃30万美元年薪,辞职后到尼泊尔做了一名“送书郎”。他用牦牛驮着书籍,走过很远的山路,送给最偏僻山村的村民看。其实,伍德很早就推动开展了一项无偿为南亚贫困人民送书籍的“南亚文化事业”。后来,他亲自去尼泊尔考察了一番,那里农村闭塞的交通和极高的文盲率深深震撼了他,因此,他决定加大救助力度,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改善当地人的精神生活中去。
1999年,伍德从微软正式辞职,开始了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伍德说:“尼泊尔有些乡村的学校图书馆里空空如也,孩子们无从了解外界。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就算网络能将全球的大城市连接起来,人类也无法实现‘地球村’的梦想。”于是,他号召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到募集书籍的队伍中来,把募集到的书送到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父亲家的车库里,然后再统一打包运往尼泊尔。伍德后来说:“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人们纷纷将书送来,以至于我父亲的车都被‘挤出了车库门’。”
毋庸置疑,约翰·伍德是一个奉献者,他为尼泊尔人民送去的不仅是“精神食粮”,而且也把自己一颗“志愿者的心”送到了尼泊尔,让尼泊尔人民体验到了一曲由伍德谱写的奉献之歌,让世人感受到了一种叫做“奉献”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奉献就是真诚的付出,是双手捧出的一颗火热的心,无私且不企求回报。所以,奉献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他人做出贡献。“无私奉献”这个词对行为的动机表达得也很明确,就是没有私心杂念、无偿地、不计较报酬地为人民做贡献。由此可以说,奉献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和震撼,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情怀。
“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这是一个永不过时、始终鲜活的话题,因为志愿者的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人类永远需要这种精神,人类也永远崇尚这种精神。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奉献精神的受益者,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也要时时准备着为他人做出奉献。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做出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奉献之歌。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得黑暗。”苏联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其实,古今中外,爱心都被看作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以爱为核心,倡导人们推己及人,去做善事,对他人施爱。
有人说,爱心,是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对人、对事、对物的一贯关心的态度;爱心,就是能体察别人的心情,能站在别人的位置和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能够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和失望之心。正因为如此,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心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更是人性的基础。爱心在志愿者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有这样一位出生于贫困家庭的歌手,他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拜师学艺,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他的人生被一次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改变了。观众席上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他不仅倾情演唱,还捐献出了身上全部的钱。从那一刻起,他决心要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改变命运。
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开始了“疯子”一般的频繁演出。他先后20多次赴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每次不但捐献几万元至十几万元的钱物,有时还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助。十余年来,他一直进行不间断的为社会做公益演出,做义工服务,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还认养了很多孤儿。
过于频繁的演出、奔波伤害了他的健康,医生确诊他患了胃癌。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他还这样说道:“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他的病情迅速恶化,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几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其余的两万元钱捎给了贫困山区。
最终,他因病医治无效在医院去世。年仅37岁的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爱的信仰化作实际行动馈赠社会,把光明长留人间。这个人就是爱心使者丛飞。
他的事迹感动了人们,感动了中国。他不仅是一个歌手,而且是一个志愿者,在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们的期待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让我们领悟到,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的回馈。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反观我们自己的一些行为,青少年朋友会不会有些惭愧呢?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我们青少年听到这样的话会作何感想呢?
现在青少年一般都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和抚爱的对象。可以这样说,我们接受了太多的关心和爱,但是我们却缺乏付出关心和爱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导致我们不懂得分享,不知道爱别人,养成了自私、懒惰、任性、缺乏责任感和不关心他人的坏毛病。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暖阳,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也是旱地上的一场甘霖……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的教育应是整个教育的主旋律。”对此,我们不用怀疑。具有爱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我们青少年更需要具有爱心。所以,我们要像志愿者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在18岁前体验一次做志愿者的经历,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真情暖人间、爱心献社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这些令人耳目一新、富有感染力的口号都来自于志愿者团队。
在发达国家,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人数众多,志愿者人数约占国民总人口数的30%,有的高达60%。而我国志愿者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左右,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我国的志愿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所以,我们青少年一代应该早日加入到志愿者这个团队中来,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做一名志愿者,可以参与的志愿活动很多,就像词典解释“志愿者”时所说的,涉及到诸如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以及会议服务等许多方面。
青少年可以发挥自己的所能,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做一名环保志愿者。我们国家就有这样一批志愿者,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都有一颗热爱自然环境的赤子之心,他们用行动和意识促进环保活动,把“绿色”播入每个人的心中,他们是一群热爱大自然的“绿色使者”。为了让祖国大地的草更绿、天更蓝,为了让江河源头永远清澈,这些可敬的环保志愿者远离亲人、抛开名利,远赴青藏高原,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环保宣传工作。
我们青少年还没有能力参与这样宏大的环保志愿活动,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做一名志愿者的脚步和行动。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比如种植一棵纪念树,并把它“收养”下来,定期给它浇水、培土,照料它成长,把它看成自己家庭的一员。
我们也可以参与社区服务。比如,打扫卫生、布置宣传栏等。正是由于认真地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才能逐步成长为时代需要的志愿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也曾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在北京的某社区,直接参与环保志愿服务。
我们也可以定期到孤儿院陪伴那里的孩子们,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除了物质帮助,孤儿和老人也非常需要人文关怀,孩子们需要爱抚和关心,老人们渴望交流和沟通,真心对待他们,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心,少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
我们青少年还可以参与一些会议服务活动,每一次重大会议和赛事都离不开志愿者的广泛参与。1995年,北京举行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一群身披“青年志愿者”彩带的大学生为各国代表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们受到与会代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会场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后,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1年上海《财富》论坛和APEC上海年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们意气风发的身影。2006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也有大批的学生志愿者在为大会服务。即将召开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需要大量志愿者为赛会提供服务。青少年朋友做好准备了吗?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时,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因为“天气冷了,还会变热;树叶落了,还会长新的;岁月流逝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今天明白了,马上付诸行动,我们拥有的时光就会更多些,以后的遗憾也会少很多。
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明白,做志愿者并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按照志愿者誓词,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小贴士
“志愿者”是英文volunteer的中文译法,也被译为“义工”。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志愿者”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简称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全国性的专业、行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青联团体会员,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 )联席会员组织。
该协会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该协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该协会的基本任务是: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为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规划、组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协调、指导全国各地、各类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培训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的交流。
从2001年开始,共青团中央正式推广注册志愿者制度,年满14周岁的人士均可申请加入。如果你想利用假期或其他的时间就近就便进行志愿服务,可以到县区和街道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协会申请注册志愿者。注册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意愿选择服务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