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因素
自杀行为是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一种特殊的表现,也是一种很极端的表现,它与人类生存愿望背道而驰。长期以来,探讨“为什么自杀”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自杀主要与哪些因素有联系呢?
情绪抑郁常常与自杀密切相关。当人处于高兴、乐观的情绪状态时,自然不会自杀。但是,当活得太痛苦、生不如死的时候,当悲观到绝望的时候,当情绪低落到“活着一点没意思”的时候,自杀就成为必然的结果。有的人通过自杀发泄自己的怨气、仇恨和报复之心,认为自杀不仅是攻击自己,同时也是对他人的攻击。还有的人,是要通过自杀来引起社会或某些人们的关注和同情,寄希望于社会,以自杀来换取社会的重视。此外,自杀也被认为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反应,是社会环境的反常剥夺了自杀者的生存权利。毫无疑问,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对自杀要负很大责任。下面,将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影响我国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方面
自杀者常见于缺损家庭,父母离婚,或有一方死亡,或又重组家庭。这些家庭的子女往往得不到正常的父母之爱,感受不到家庭温暖,造成心情沮丧,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而另一方面呢,父母不懂得教育方法,或一味溺爱放纵,或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批评,两代人之间缺乏交流,难以沟通,也会造成子女的不良性格。这类突发的自杀事件通常与父母的言行及自杀者的个性密切相关。
二、学校方面
我国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学,学生负担普遍过重,压力很大。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同学间的相互竞争,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学习跟不上、成绩不理想、考试不成功等等都会随之带来种种责难,不少学生难以承受,而只好走上自杀的绝路。此外,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同学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不当也都可能引起青少年的自杀。
三、其他方面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诱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早恋挫折后无法忍受而自杀是其中之一。学生期间感情的发展尚不成熟,很脆弱,有的人在被对方拒绝后觉得备受打击从而引发轻生。此外,有的没考取高中,在自谋职业过程中感到前途渺茫、心灰意懒而导致自杀。有的在电视、电影中有关自杀内容的影响下,产生了感染和模仿的倾向,由此萌发了自杀的念头。
四、精神障碍方面
在青少年自杀者中有一部分人患有精神病,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及癫痫性精神病。精神病人感到生活特别空虚和无望,所以自杀的危险性大于常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