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谦”的字义及历史演变
《辞海》将“谦虚”定义为:“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1]《汉语大词典》将“谦虚”解释为:“虚心,不自满。”即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甚至是诸多方面,或者是才或者是德等等,仍有差距和可以努力的地方。总的来说,谦虚不外乎就是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以自己为高明。它的同义词有谦恭、谦逊等,反义词有骄傲、自满等。
从字义上看,谦字,从言,从兼。在古代汉语中,含有“兼”声的字,多有薄小而不足挂齿的涵义。而“言”指的是心声。“谦”字合“兼”、“言”二字之义,指的是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时候不自足、不自满,言外之意,就是要屈己尊人。此外,“兼”从字形看,还有两者相合而为一的含义。故,“谦”字内含着尊重他人而自我谦让,以便使得自己与他人和谐互存的“谦让”、“谦和”的深义。另外,“谦”作为美德,必须掌握分寸,我们应当提倡的是真诚的“谦”,而要避免虚伪的“谦”;提倡有度的“谦”,而避免过度的“谦”。
1西周前的“谦敬”
目前为止,《尚书·大禹漠》的“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之说,被认为是最早出现“谦”字的古典文献。“谦”在此处就是指谦虚。“谦”字的产生有其客观历史依据,它是亘古之人观天象、自然运转而有所体悟。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宇宙之主宰,它生有万物,运载万物,却不为功自居,也不居功自傲。相反,“天”十分“谦虚谨慎”,它通过将其自身的谦虚美德分散在一个个的自然现象中来以身示范。我们常常看到越是成熟的麦穗,麦秆弯得也越厉害,而把头昂得高高的麦穗,不是未成熟,就是没有结果实。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俗语:“愈成熟的麦穗,愈懂得弯腰。”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位极讲究谦卑的思想家,他的老师常枞,在临终前这样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我的牙齿又剩几颗呢?”老子看了看,回答道:“您的舌头当然还在,只是您的牙齿都没有了。”这就说明一个道理:“恰恰是柔软谦卑的舌头比坚硬自大的牙齿更长存。”
黑夜白昼、月盈圆亏、寒来暑往,都是自然界谦卑的一种表现。如此说来,“满招损,谦受益”其实就是自然和社会中万物运作、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人道之“谦”在此时主要表现为对天道之“谦”的一种客观描述。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谦虚,只是一味地骄傲自满,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尚书·仲虺之诰》说:“志自满,九族乃离。”意思就是,一个自满自大的人,连他的至亲终究都会离他而去。《尚书·毕命》也说:“骄淫矜侉,将由恶终。”意思是,狂傲不居的人,终究得不到善果。《左传》中也有关于骄者必败的告诫:“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骄傲的人必定会失败。于是,上古的人们往往出于对天和天道的敬畏而心存“谦敬”,侧重的是内心的恭顺谨慎以及个人的福祸与谦虚(或者骄傲)的关系。
2西周后,从“谦敬”向“谦让”的过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满招损,谦受益”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当时的思想家看来,这个规律不仅仅限于单个的人,而且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为学、处世、治国概莫能外。于是,“谦”从天道之“谦”,而成为了人道之“谦”,成为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这时,“谦”的主要涵义有:不自满,有而不居,功成身退,等等。人们为了和谐人际关系而彼此“谦让”,强调言行上的礼让、退让。
一方面,人们对“谦”的涵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例如,儒家经典《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专门讲述的就是“谦”在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周易·谦》卦,将“谦”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鸣谦”、“劳谦”和“撝(huī)谦”。所谓“鸣谦”,就是指有声名而不自满,一个人有了声名之后,应当更加谦虚才是,不能骄傲自大;所谓“劳谦”,就是指有功劳而不骄傲,一个人有了功劳之后,应当更加谦虚,决不能居功自傲;所谓“撝谦”,就是指对他人有惠泽而不炫耀、不自许,只有这样的“位高”而又“谦虚”的人,他的德行才能日益尊大,人格才会日益光辉。
道家著名的思想家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说,不自我表现的人,反而能够显现自己;不自以为是的人,反而能够突出自己;不自我夸耀的人,反而能够取得成功;不自满自负的人,反而能够有所长进。这句话是要告诫人们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另一方面,人们开始将“谦”拓展为与人相处的一种基本原则。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谦虚的求学态度。在孔子看来,人们之间应该不论学识深浅地相互学习,要心怀“谦虚”地“不耻下问”,要向地位不如自己、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求教。孟子提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从反面批判那种一知半解而又骄傲自满、知之不多而又好为人师的治学毛病。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曾说:“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他这是以“自卑”来解释“谦”,提出要平息人的天生的傲慢之心。唐甄在《潜书·虚受》一文中说:“学问之道,贵能下人;能下人,孰不乐告之以善!”这就是说,“池沼下,故一隅之水归之;江汉下,故一方之水归之;海下,故天下之水归之。”好比自然界的江河能够容纳小溪流,大海能够容纳江河水一样,人也要懂得谦虚、包容,才能不断成就自己的美德。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王阳明全集·文录五·书正宪扇》)因为骄傲之人必定会自高自大,必定会不肯听从于他人。所以,如果做儿子的很是傲慢,就必然不会懂得去孝顺父母;如果做弟弟的很是傲慢,就必然不会懂得尊敬兄长;如果做臣子的很是傲慢,就必然不会忠诚于君王。相反,“‘傲’之反为‘谦’”。(同上)王阳明理解的“谦”,不仅仅是外表言行举止上的谦逊,还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恭敬,只有这样,才能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克制,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点的话,就会“为子而谦,斯能孝;为弟而谦,斯能弟;为臣而谦,斯能忠”。(同上)每个人都能谦虚、不骄傲,家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会的民风就会自然而然地淳朴起来,国家就能安定下来,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王阳明又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传习录》)说的是,谦虚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而骄傲却是一切不道德的根源。
总之,到了这个时期,谦虚已经具有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二是对待别人的态度。简言之,一是谦敬,二是谦让。
3近代以来,对封建“谦”道的批判及现代转化
在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当中,人们加深了对封建“谦”道的认识:“谦”字绝非盲目的一味屈服、谦让。人们开始从中庸之道来考察“谦”,认为“谦”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骄傲,一个是虚伪,两者同样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这时的思想家们更加强调“谦”的价值,强调“谦”对成功的重要意义。
在古代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停留在某个误区里去理解“谦虚”,以为谦虚就是把“自己想得很糟”,或者是把谦虚看做是“避免别人认为自己骄傲”的手段。常常听到一个人询问另一个人问题的时候,回答的人明明对问题很有把握,但是,还是总会有意无意地说,我不行啊,我不懂啊,您过奖啦,我也没有把握呀……等等。这些措辞其实都含有“把自己想得很糟”、“避免别人说自己骄傲”的成分,似乎不这样,就是不谦虚了,因为自己明明知道,不这么故弄玄虚地谦虚一下,很可能就会被别人扣上一顶高傲的帽子。受到这种“伪谦虚”的劣根性影响,谦虚反而丧失了其最本真的品德——进取和挑战精神。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会有类似的思想和行为。
近代以来,首批接受到西方思想的思想家们对传统美德谦虚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不错,中国人的谦虚是有过了头的地方,以至于直到今天,这些过头之处还对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有着各种影响。有位在美国执教多年的华裔教授反复比较美国中学生和中国中学生之后发现:在探索和创新等方面的课程上,中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他们不敢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的风采,甚至是不敢在课堂上回答自己很有把握的问题,讨论问题时,往往循规蹈矩、勇气不足,看老师眼色行事,趋势附庸,处处怕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无疑都是过头的“谦”给我们民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过了头的“谦”是我们要批判的。但是,这仍然不代表我们要批判一切“谦”,我们同样也要肯定适度的谦虚所产生的正面影响。
【注释】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6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