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失眠的阴影
刘慧琴
有一天,我正整理手头的资料,来了一位面容看上去很疲惫的咨询者小A,我预感到这位来访者可能不是一般的心理问题。我赶紧起身招呼其坐下,给她倒了杯水,问道:“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
小A痛苦地说:“老师,我老睡不着觉,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这种状况持续多长时间了?”
“将近半年了。从高三暑期补课开始的。”小A说。
“是不是由于高三学习紧张造成的?”(为了直指问题的核心,我采用了摄入性的提问。)
“不是的。”没想到她的回答和我预期的不同。
“那你以前的睡眠情况怎样,”
“以前还可以。”
“以前几点开始睡觉?”
“一般都是晚上十一点以后”。
“现在呢?”
“现在我下晚自习后一回家就上床睡觉,可是有时到了凌晨5点多还睁着眼睛,一点睡意都没有,我很害怕。”
“害怕什么呢?”我感觉一定有不寻常的原因,进一步追问。
小A表情非常痛苦,沉默了。我担心出现阻抗反应,没有继续追问,关切地注视着她。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终于她说话了:“我们家族中有两位亲人患有精神病,以前他们精神都很正常,听说在发病前有一段时间也老是睡不着觉,最后得了精神病。”
我明白了,这位同学的失眠是心因性导致的,并不是由学习压力造成的。
小A接着说:“有时候能睡着,第二天我就会反复地思考当时是如何入睡的,如果晚上睡不着,我又会分析当晚发生了什么事影响了我的睡眠,整天想的就是这些,根本没有精神学习。”
听了她的话,我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决定用认知疗法对她进行治疗。
“你的问题绝大多数高三学生都会遇到,由于面临高考,大家都很紧张,难免会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关键是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人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去看待,失眠以后也不要多想,照常学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你的症状为什么会持续下去呢,关键是你对失眠太恐惧了,认为失眠必然会得精神病,把失眠与患精神病相联系,因为惧怕这种可怕的后果,所以失眠才会如此严重。”
小A表示认同,自己并不是怕失眠,而是怕失眠的结果,怕失眠会引发精神病。
接着我给小A介绍了日本著名心理咨询大师森田正马的故事:森田正马在年青时身体一直不好,总认为自己有病,家人也认为他身体不好,应该多给予照顾,把他当成一个病人来看待。他在东京求学时,家里尽管不富裕但也要给他寄去足够的生活费和治疗费,有一次家里没有按时给他凑够足够的费用,他就非常生气:既然我的亲人都不关心我,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一死了之。从此他再不关心自己的身体,想干啥便干啥,平时因病不敢做的事全做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没想到自认为自己有的那些疾病都没有了,身体奇迹般地好了。据此,他创造了一种著名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就是带着症状工作,不要把身体的这些症状当作身体的异物一样来排除,要坦然接受这样的事实,用工作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好多心理疾病就会不攻自破。
小A听了我讲的故事,似乎明白了一点。
我接着说:“像大多数人一样,老师有时也会失眠,但我不认为失眠是多么严重的事件,过一两天就会自然调整过来的。”为了对小A继续治疗,我运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我继续说:“偶然的失眠大家都会遇到,但你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关键是你把失眠的后果想地太严重了。每晚都如临大敌地早早上床,反而打破了人的生物钟,而一般人的生物钟被破坏后需3~5天才能调整过来。越睡不着觉,越要早早睡觉,越早早的睡觉,越睡不着,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任何人都会和你一样的。”
小A听到这里,身体放松了很多。
“马上要高考了,老师建议你不要一回到家就马上睡觉,先看书学习,坚持到大约十一点以后再准备上床休息,你不妨试试看,我想情况一定会改变的。”我对她进行必要的心理暗示。
她完全放松了,点头答应了。
后来我做了一次回访,知道她基本告别了失眠的困扰,步入了正常的学习轨道,我很欣慰。
咨询后记:
咨询中发现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如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我认为不是问题本身引起的,而是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和评价所导致的。这位同学之所以严重失眠,是由于学习压力加大偶尔出现了失眠现象以后,她又把这种失眠的后果无限放大,认为失眠就会得精神病,继而产生了恶性循环。所以我认为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关键要对中学生进行认知重建。中学生由于年青幼稚,认识上难免偏颇,无论是在心理咨询中还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定要使咨询师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帮助来访者重建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助人自助,让学生遇事不钻牛角尖,化解他们心中的疑团,早日走出心理的阴影,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