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教学策略
马应霞
初中语文新教材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自学能力的强或弱,决定于学生在校时候所受教育的好或差。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向发展,不但他们一辈子能得到无限的受用,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特点,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呢?
策略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自学的意识
面对新课标要求和宁夏语文中考特点,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德育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励、唤醒、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只有学生乐读、乐学,才有可能学会和会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2000年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意见”中指出:中考阅读考试“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近几年我们宁夏的中考阅读试题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仅仅在课堂上听透几篇重点课文,是考不出好成绩的。课文毕竟是“例子”,学生学习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
(一)创设“课伊始趣已生”的情境,诱发学生参与学习。课前用欣赏图画或听文画画、听配乐朗诵、讲故事等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法适用于画面感强的写景文、古诗词,以及故事性强的记叙文。
(二)以悬念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采取恰当的方法,制造悬念,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抓有深义的课题设问,学生帮老师解疑、猜读课文、换词换段比效果、续写等。
(三)鼓励质疑,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课堂要留有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及时肯定、表扬有价值的提问,并把问题留给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设置解决,让他们感到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与自豪。
(四)以竞赛激趣,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根据初中生好胜心强,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比赛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用竞争巩固知识、消除课堂的沉闷、唤醒注意、消解疲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可用个人抢答、小组接龙、大组夺冠等方法学习巩固。此法适用于任何课文。
(五)以读促教,让学生爱读、会读,突出语文特色。“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师如果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要重视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读,如配乐朗读、分角色表演读、老师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评读、快速默读、背读等。力求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策略二: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叶老的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自学的方法很多,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自学方法。但就自学一篇课文而言,要理解它,至少要经过“初读、研读、品读”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重点干什么,要利用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够在自学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提高自学效率。
策略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光指导教学方法,而不使方法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必须养成的五种良好习惯:
(一)课前自觉预习的习惯。初一学生刚进校的第一学期,每学新课前,老师都要提出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做法,并且每次要有检查,督促学生预习。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上会预习各种类型的课文了,第二学期开始老师只需提醒就行。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论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还是课外阅读都要求学生拿笔备纸,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批注重难点词句、疑难问题、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对于特别喜欢的内容抄写下来。
(三)善于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网络资源的习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学习方法的老师。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课文下的注释;其次要督促学生养成勤查字、词典的习惯;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查阅、使用各种参考资料、网络信息的方法。
(四)善于积累的习惯。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积累资料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对于好词、名言、佳句、精彩片段、典型事例,随手摘录做成卡片,写成笔记,集腋成裘,必有大用。
(五)善读善用的习惯。善读就是要多读,广泛涉猎,多方吸纳,丰富自己;善读就是善于思考,读而有所思,思而有所得。应该把在阅读中吸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读和写一旦相得益彰,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但愿我们初中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重视新教材特点,从学生踏入中学大门的第一堂语文课起,就着手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