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中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因此,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在引导学生不断实践、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和提高他们对音乐整体的感受能力,与音乐作品所赋予的情感产生共鸣,而且在欣赏教学中渐渐地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中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叱培文

音乐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音乐欣赏为欣赏者提供了较好的审美实践活动,使欣赏者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从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体裁、格调中感受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并促使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褒美贬丑,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近年来,在刚进入中学的学生身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一开始播放几段音乐后的反应都很一致——都感到“很好听”。至于为什么好听,好听在什么地方,谁也说不上来。可见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只是停留在“不完美的音响感知”这一心理状态上,只是生理感官上一种肤浅的满足——好听。却未能从音乐语言上完整地感受音乐。更不用说从作品的内容、形式、哲理上体验作品所赋予的情感内容,思想意境,乃至理性的思考。

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呢?

“六律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首先在于如何培养其感受音乐语言方面的能力,具体地表现为感受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和声织体等方面的能力。

音乐欣赏融听觉和情感体验为一体。因此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开始就应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这一心理状态,有目地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各表现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与音乐作品本身所赋予的情感内容产生共鸣。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各音乐的表现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几首不同的曲子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如旋律,它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然而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是依靠它内部的逻辑即旋律的上行下行、音程的级进跳进、大跳小跳及横向进行来实现的,而不同的进行、不同的关系又有不同的表现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不同的乐曲,从旋律要素的不同侧面让学生领会该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

一首好的作品往往会融进许多表现要素,因此在教学中有时可以通过一首曲子来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如作品《祖国颂》,这首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就是运用众多的节拍交替,丰富的节奏、调式对比及和声织体的进行来抒发对伟大祖国的感情,因此,通过这首曲子的赏析,可以让学生理解节奏、调式、和声织体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由于刚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欣赏还处在“不完善的感知”状态,在让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各表现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意义时,其音乐欣赏作品的范例的体裁不宜过大,一般以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小型器乐体裁为好。如当让学生体会调性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时,可通过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朝景》让学生在调性的变化中,运用移觉(通感)的类比法体会大自然中晨曦初现时的美丽景色。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在于如何从音乐作品的结构、题材、风格、体裁、格调中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美的能力。世界上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结构、不同个性的作品,总是用它那特殊的形式伴随着人类生活,体现着人类的美与丑,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愤怒控诉封建礼教的残酷和罪恶,表达寄托世代劳动人民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惋惜和同情与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假如我们不从全曲的结构形式上加以分析,学生就无法从音乐所引示的“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情节的主要构思布局上理解音乐的内容。

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作家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创作意图,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的抒情目的是为了体现一种思想意境。音乐所表现的爱憎、忧乐、悲喜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时代、社会的思想倾向、社会的心理状况相联系的。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它是反映贝多芬那个时代的人们所幻想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乌托邦思想。那么,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政治背景如何?作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当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后再欣赏音乐,就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富有哲理的理性认识。

音乐是用音响的魅力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激动、共鸣的。因此,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在引导学生不断实践、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和提高他们对音乐整体的感受能力,与音乐作品所赋予的情感产生共鸣,而且在欣赏教学中渐渐地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此文发表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