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抗非英雄”钟南山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与临床医疗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
2003年新年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向人们悄悄袭来。从天而降的疫情让所有的人猝不及防,一时谣言四起,有关广州流行夺命肺炎的传说迅速传播,一时间整个广州城人心惶惶。广东省卫生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现在这次会议上,他以学术泰斗的权威身份和从容笃定的自信,赢得了人们的信赖。他的这次露面帮助政府维护了社会理性和稳定。随着病情的愈演愈烈,大批的医护人员纷纷倒下,“非典”极强的传染性让许多人谈非色变,惟恐避之不及。此时钟南山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他主动向省卫生厅请战,要求把最危重的病人全部集中到他的研究所来。这淡淡的一声,无异于平地惊雷般的“向我开炮”。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5月28日,钟南山应邀在全美胸肺学会(ATS)上作了《中国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情况及治疗》的专题学术报告,他专业、开放、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理有利有节的辩论风格,引起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著名的CNN电视台在《今日美国》中评论“中国大陆的SARS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令人鼓舞”。钟南山的努力,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他不唯上,不信邪,敢担责任。紧要关头,他勇敢地否定了有关部门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实践证明钟南山据理力争是有科学依据的。广东省决策层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坚持和加强了原来的防治措施。钟南山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广东地区“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认为: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
钟南山对医学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患者敬佩不已。8年前,阿琼反复咳嗽、气喘,吃了很多药也不行,病越来越重,后来慕名找到了钟南山。根据阿琼的病史和症状,钟南山给她做了哮喘检查,结果呈阳性,一般而言,诊断应该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而钟南山却不放心,继续细心地观察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细微的症状里发现了新问题怀疑是气管肿瘤为确诊,钟南山亲自为她做了支气管纤维镜检查。病情得到证实后,钟南山又亲自安排了医生手术,术中一看,好险,那隐蔽得很好的肿瘤竟已堵住气管的五分之四,什么时候堵满了,阿琼什么时候就没了。阿琼深情地说:“钟教授的过人之处岂止在于他的医术,他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同样常人难及。”
钟南山是一个求实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早在留学英国的时候,他决定开展关于吸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当一氧化碳浓度在血液中达到15%时,同行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嚷:“太危险了,赶快停止!”但他认为这样还达不到实验设计要求,咬牙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实验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但钟南山却几乎晕倒。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还要加上抽800cc的鲜血。
从医以来,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我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用“著述等身”、“声名显赫”来形容钟南山的成就一点也不为过。但这位68岁的老人,他仍然对事业保持着炽热的追求,在科学的殿堂上坚持创新、永不停步。
多年来,钟南山“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风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领军人物,在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