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只这一点像你父亲写的

只这一点像你父亲写的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爱好书法。在一片赞扬声中,王献之以为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不相上下了,开始骄傲起来。  一天,王羲之外出有事,临行时,随意在墙上题了一些字,让献之摹仿。谁知,王羲之看后,顺手拿起笔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字,随即一言不发还给了献之。王羲之回来一看,以为是自己写的,可想了半天也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写的。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321-379)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爱好书法。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勤学苦练,几年后,他的字大有进步,很多人都夸他写得好。在一片赞扬声中,王献之以为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不相上下了,开始骄傲起来。

  一天,王羲之外出有事,临行时,随意在墙上题了一些字,让献之摹仿。他走后,献之在旁边临摹了几回,自己觉得很像了,便把父亲写的字擦掉,留下了自己的。

  王羲之回来后,看到墙上的字,叹息道:“大概我题这些字时醉得很厉害吧,不然怎么写得这样难看呢?”在旁边的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很不服气。

  几天之后,献之又摹仿父亲的字样写了几行字,送到父亲书房。心想:这次父亲看到,一定会夸奖我的。谁知,王羲之看后,顺手拿起笔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字,随即一言不发还给了献之。

  父亲平时对他要求很严。他一时弄不清父亲的意思,但又不敢多问,只好拿着去找母亲。母亲细细看了一遍,指着“太”字下面的一点说:“几行字,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写的。”献之听了,像迎头浇了一盆冷水,有些灰心了。这时母亲耐心地对他说:“孩子,练习写字,必须下苦工夫。你父亲年轻的时候,先用四五年时间虚心临摹诸家的字样,把别人的特长融会贯通,然后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了练字,你父亲不管走路还是休息,一直用手在身上一横一竖地比画,揣摩字的笔画结构。日子长了,把衣服都画破了。他在练习书法时,因为写完字常到一个池里洗笔和砚台,后来池水全变黑了。他练字练得入了迷,连饭都忘了吃。有一次,家里人把蒸馍和蒜泥放到他面前叫他吃,可我到书房一看,只见他拿了一块蘸了墨汁的蒸馍正在吃呢,弄得满脸乌黑。原来,他一心想着练字,错把墨汁当蒜泥了。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好高骛远、自满自足,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行。”

  献之听了母亲的教导,每天刻苦练字。几年后的一天,他趁父亲外出,又写了一幅字贴在墙上。王羲之回来一看,以为是自己写的,可想了半天也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写的。一问,才知道出于儿子之手。这次他对着儿子笑了。

  一个音乐家不会用棍棒去敲击钢琴。

  ——夸美纽斯

  如果有人问我,照顾孩子最需要哪一样资格,我该说就是耐性。

  ——福隆

  拷打、严厉和刑罚永远不能作为一种影响儿童心灵和良知的好方法,因为它们时常留给儿童的印象,就是成人的暴行。

  ——捷尔任斯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