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应该是儿女的榜样

父母应该是儿女的榜样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约翰·布朗是19世纪美国人民反对黑人奴隶制运动的杰出领袖。他有7个孩子,其中6个男孩,回个女孩。他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他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关心别人,自己首先做出样子。  约翰·布朗经常教育孩子,不要眼热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第二天,小女儿拿着那块小花布终于找到了失主。

  约翰·布朗(1800-1859)是19世纪美国人民反对黑人奴隶制运动的杰出领袖。他有7个孩子,其中6个男孩,回个女孩。他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度,他曾经常喝些苹果酒和葡萄酒之类,他的孩子一见他开酒瓶子,都围上去,这个要喝一杯,那个要喝两杯。后来他成了个禁酒主义者。为了孩子,他滴酒不沾,处处做孩子的表率。他要求孩子们认真读书,自己每天首先拿起书本。朗诵时,有一点小错误也要纠正过来。他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关心别人,自己首先做出样子。他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里说:“我经常看到父亲对祖父特别亲切而尊敬。冬天临睡前,父亲总要把祖父周围的被子塞好,夜里还要起来问问祖父晚上睡得可暖和。他对祖父总是那样和蔼可亲,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约翰·布朗经常教育孩子,不要眼热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他的女儿刚上学不久,在一条板凳后边拣到一块花布。这块布不太大,可是在女儿看来倒是一件宝贵的东西。回家后,她没吱声。但在给要好的小朋友讲这件事时,被父亲听到了。他走到女儿身边,露出深切慈爱的神色说:“你知道那块花布是哪个孩子丢的吗?”女儿说:“不知道。”父亲告诉她:“那么,你明天上学时带上它,看看能不能找到失主。这件事虽小,但你要记住:如果你丢了什么珍爱的东西,不论它多么小,你总希望拾到它的人送还给你,对吗?当然,别人也是这样。”第二天,小女儿拿着那块小花布终于找到了失主。

  孩子们在各方面都准确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包括模仿父母的弱点,简直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不仅模样长得像,就连举止和习惯都像得出奇。

  ——a·马尔库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