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17岁独立闯天下,48岁来香港创业,经过艰苦奋斗终于造就了一个以香港为基地、拥有1200万吨巨轮的远洋海运王国——东方海外。60年后,其长子董建华不仅子承父业,继续经营着父亲留下的这个海运王国,而且秉承父亲的“以中国人为骄傲再创天地”的信念,走上政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届政府首脑,为香港回归祖国及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董建华的成功之路也与董浩云的教子有方密不可分。
董浩云虽然知名度很高,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之一,但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娇生惯养。
董浩云共有2子3女,按中国的家庭传统,董浩云培养两个儿子为管理家族事务的接班人,而长子董建华则是重点培养对象。他的5个子女中有4个在香港的贵族学校读书,惟独董建华要人读中文的中学,为的是学好中文。
董建华13岁在香港进入中学,19岁考入英国利物浦大学机械系。他在利物浦大学学习时,正值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董浩云的船队得到了迅猛扩张,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世界级船王,此时的董建华也随之成为一名世界级的富家子弟。当时在欧美留学的富家子弟常常比高级轿车,比出手阔绰,比穿着时髦,而董浩云则要求董建华过简朴的生活,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董建华遵循了父亲的教导——自律、自尊、自强,起居饮食没有一样因为自己是船王的儿子而与众不同。他与普通留学生一样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往返于校园与住所之间,潜心于自己的学业。
董建华大学毕业后,舆论认为董浩云肯定会安排儿子去美国继续深造,或回香港在董家的海运王国执掌要职,为自己分担经营管理上的压力。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董浩云却要董建华到美国去打工——到通用汽车公司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职员。
董浩云认为,“通用”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总裁阿尔弗德雷·斯隆创立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也适用于自己的这个国际型的航运企业。他相信,建华在“通用”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另外,董浩云也担心建华的刻苦精神不够,需要磨炼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的挑战,为将来开创新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董建华听从父亲的安排,在美国勤勤恳恳地干了4年。
董浩云始终教育儿子要以做中国人为骄傲,这对董建华的影响很大。60年代初,美国社会掀起阵阵种族歧视的恶浪,董建华在美国工作时正赶上了这股恶浪袭来。当时有些旅美华人也受到这种恶劣政治气候的影响,出现自卑感,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宁肯说自己是日本人或新加坡人。而那些拿到“绿卡”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又摆出高人一等的样子。这些现象对年轻的董建华产生了冲击。为生活与工作方便考虑,董建华曾请求父亲出面为他办一张“绿卡”。董浩云听了非常生气,他对董建华说:“不管给什么籍,我们到底还是中国人。个人没有作为,不管什么籍,都没有人看得起。”父亲坚决不同意为儿子申办美国绿卡。
董浩云教育董建华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行动更能教育人。董浩云与美国上层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美国前任总统卡特、里根、尼克松、福特在人主白宫后,都约请过董浩云共同进餐,个人关系也非常密切。他们曾建议董浩云加入美国籍,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董浩云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的私交也不错。英国人也曾经像美国人一样游说董浩云加入英国籍,并授予他爵位和“太平绅士”称号,董浩云也一一婉拒。他私下对朋友说:“拿了外国人的护照,外国人仍然把你当中国人,何不直接以中国人的身份,将来有什么成就,都是中国人的事。”
“以中国人为骄傲。”这是董浩云的座右铭,也是董建华的座右铭。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屠格涅夫
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爱人民,爱祖国,用心和灵魂为它们服务。
——涅克拉索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