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摒弃不合理的比较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屠格涅夫
我国的大部分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并且在哪方面都比,如个子高矮会比、做事情快慢会比、学习好坏会比等等。也就是说孩子从小长到大,都处在一个被比较的环境中,而且尤其是在每次考试以后,比较得就更为明显了。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表现优秀的地方,而不是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作比较。
小静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在她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妈妈给她开家长会时,都会被老师夸了又夸,她学习成绩优异,几乎每次都是考第一名。平时小静也很关心同学,所以同学也都很喜欢她。
在其他家长看来,小静的家长因为有这个女儿肯定会感觉特别的自豪和幸福,但是,他们都想错了,小静的家长并不这么看。小静要是在年级里没有考第一的话,妈妈就会把她和年级考第一的学生作比较。在小静的脑海中,妈妈总是不满足,导致小静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失败,为什么总是达不到妈妈的理想目标,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在上了初中以后,学科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同一年级的学生也增加了很多,所以小静在第一次月考中只考了全班第三。小静知道这个成绩以后连家门都不敢进了,怕妈妈责备她。经过这次打击以后小静下决心要继续努力学习,但在这种压力下她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案例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能用自己的那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以上案例中的小静本来就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可是她的妈妈不停地拿她和比她更强的孩子去比较,并且这种比较也并不公平,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都是第一。以至于小静由于压力过大而学习退步,每天都过得不开心。
方法一 家长不要恨铁不成钢
有很多家长存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由于自己的孩子没有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发展,家长便萌生孩子不争气的念头。与此同时,往往就会羡慕别人的孩子做得有多好多好。这么做是很伤孩子的心的,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或是直接引起孩子的反感。
家长要看的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与进步,并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家长不能对孩子说一些“你怎么就没有谁谁家的孩子学习好”“我怎么生你这么笨一个孩子”“你看人家某某,真是比你强多了”等等,这么说只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方法二 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
家长最好引导孩子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作比较,把自己作为真正的比较对象。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次进步都是了不起的,都是值得赞扬的,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像这样的比较,会让孩子清晰地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取得让人承认的结果。因此,孩子自然就有了自信,并且这种良性的比较也不会让孩子反感。
方法三 逆向教育方法
当然,家长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也是为了让孩子向更优秀的孩子学习,只是效果通常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会认为家长是看不上自己才会这么说的。如果家长只是想激励孩子进步,不如换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通过努力而学到了一些想学的东西。要是孩子学会了,家长就要及时对孩子说:“呀,你还真聪明啊,一学就会了,这也充分能说明,只要你努力和用心,就能把想学的学好,所以继续努力吧!”这样的比较,肯定会让孩子心里变得特别舒服。并且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孩子要是心服口服,真正明白了努力后就有一个好的结果,他就会更加努力的。
教育心理小贴示
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只属于自己的个性与发展潜质。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尊重这个现实,并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教养孩子,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其实,不论你的孩子目前是怎样的优秀,倘若家长总是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的话,总是会认为别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更出色。如果家长可以用心地去爱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能够发现他就是仅此一个的、宝贵的孩子,他一定会在某一点上是世界上最出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