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板书的作用

板书的作用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板书就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它是最简单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因此,板书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记忆。有位高中教师见同学们上自习课不安静,便每天在黑板上板书“神圣的课堂是安静的”几个大字,提醒同学们注意,效果很好。

第二节 板书的作用

一、增强教师语言表达效果

口头语言稍纵即逝,不能停留下来让学生得到较长时间的体会和回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形式的书面语言,增强学生的直观效果,便于学生做笔记,也就能够弥补上述口头语言的不足,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效果。

比如,教师讲到“演讲的作用”时,可引“盘庚迁都”这个典故。盘庚是商朝汤王十世孙,祖乙曾孙,祖丁之子,继其兄阳甲而有天下。他执政期间,发现贵族和平民斗争激烈,加上水祸所困,再持续下去,会导致整个王朝的覆灭,决定将国都由奄地迁到殷地,以便利用迁都的措施维持王朝的统治。盘庚动员臣民迁都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三次向臣民作演讲,使臣民理解他、支持他。最后,他如愿以偿,将国都由奄地迁到了殷地。他的成功,演讲起了重要作用。讲这一段的时候,如果运用板书,勾画出一幅简单的图形,如图1,就会明显增强教学语言的直观、形象、鲜明的效果,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教学内容更明确。

img1

图1

二、巩固知识促进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知识信息。板书就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它是最简单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不是授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有人测算,说视觉获得信息比听觉获得信息的印象要深刻25倍。因此,板书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记忆。

如教师讲汉字的构造方法,讲到象形字时,就一定要运用板书写出原始象形字与现代汉字,如图2,使学生对照一看,就明白何为象形字。

img2

图2

又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结构精巧,情景交融,语言优美,质美意深,脍炙人口。读过这篇散文的人,便永远记住了“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等美妙情景。讲授这篇散文的时候,如果把全篇描述的美妙情景分层次、阶梯式地板书出来,如图3,就像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层层叠叠的美妙的景色图,那么,就会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看出文中描述的美妙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双管齐下的教学效果,是单一运用口语讲解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img3

图3

三、突出难点加深印象

课文中的难点,是教师讲授课文的重点。在讲授过程中,把难点问题板书出来,实际上也就是突出了难点问题,它能够加深学生对难点问题讲授的印象,配合教师对难点问题的讲授,增强对难点问题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授鲁迅1926年4月1日撰写的《记念刘和珍君》时的板书。刘和珍,安徽合肥人,1918年考入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积极演讲,参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1923年秋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1926年“三一八”运动中,她带领女师大同学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卖国军阀的大游行示威,不幸被枪杀,年仅22岁。同时遇害的还有:杨德群,湖南人,1925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三一八”惨案中,见刘和珍倒下,毅然返身抢救战友,遭反动军警枪击,和刘和珍一起英勇牺牲;魏士毅,天津人,1924年考入燕京大学,“三一八”运动中,带病参加游行,举着校旗走在队伍最前头,身上连中数弹,为国捐躯。当时流血牺牲的青年多达47人,可就在鲁迅先生为此愤怒、悲痛得无法提笔的时候,段祺瑞政府反而污蔑被杀的革命青年是“暴徒”,一些所谓的学者文人也阴险地造谣中伤爱国青年,说他们是“受人利用”。这就使鲁迅先生更为愤怒,决心写一点东西。课文中的难点,“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对于这样一些难点,在讲授过程中,就应当对以下几点摘要地板书,配合讲授:

不惮——不怕;中国人——这里是指历来的反动统治者及其帮凶,他们对人民的凶残和卑劣,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因此毫不抱有幻想;不料、不信——文中连着用“不料”、“不信”的词语,充分突出了反动当局此次手段出奇的狠毒,罪行出人意料地严重;下劣凶残——刘和珍等青年学生被杀,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证明了反动当局的下劣凶残。

通过板书,配合讲授,就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加深对课文难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看清反动军阀的凶残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的嘴脸。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应做板书之外,对一些生字、生词以及多音、多义的字,也应当做一些简要的板书,如对“膀”字,可作如下板书:

img4

这样用板书进行介绍,工作量不大,却可以使学生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有较深的印象,对生字的音、义及用途有全面地了解,这比单纯的就课文讲课文的效果必定好得多。

四、以字代言引人注目

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不便于用口语表述,或者用板书比用口述的效果更好一些,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运用板书就能够取得口述所不及的效果。

【例1】一位老红军为某大学某班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其间,两个学生低声细语,影响课堂秩序,也显得对报告人不够尊重。主持报告会的老师想发话制止,但一想,这样公开讲,会打扰老红军作报告,还会把个别同学不守纪律的影响扩大了,于是,他走到报告人背后,在黑板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静”字,转身环视一周,课堂即刻安静了。

【例2】有位高中教师见同学们上自习课不安静,便每天在黑板上板书“神圣的课堂是安静的”几个大字,提醒同学们注意,效果很好。

【例3】一位教师正在讲课,突然大风刮起,雷鸣闪电,把教室的门窗吹得吱吱作响,同学们好奇地望着窗外。教师面对这种情形,没有喊叫和批评,而是在黑板上写上“惊雷不惊用心人”,而后继续讲课,同学们一个个会意地笑了笑,课堂秩序立刻井然。

五、弥补口语难以表述明白的不足

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近音字和近音词,即使是普通话讲得比较好的教师讲出来,也很难让学生完全准确地听明白。学生没有听过的一些词语,如古汉语,单靠讲述也难以使学生听明白。还有些诗词之类的,虽然可以讲清,但不如书写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品味的效果好。口语教学的这些不足之处,运用板书就可以弥补了。

【例】《尚书·大禹》记载:大禹出兵进攻三苗前,先祭祀天地祖先,并举行誓师大会,他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济济有众,咸听朕命”,意即广大将士们,都应听我命令;“蠢兹有苗,昏迷不恭”,意即蠢蠢欲动的三苗,昏暗迷惑,遇事不恭敬;“肆予以尔众士,奉辞罚罪”,意即因此我率领你们大家,奉上天意志讨伐有罪的人;“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意即你们大家应该同心协力,争取克敌制胜,建立功勋。讲授这样的古汉语,用口语就很难让学生听明白,必须有板书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某班上课时,有几个学生用弹丸打纸团,“弹”中正在板书的老师,老师转过身,见课堂上还有同学拿弹丸在嬉戏,纸团遍地。他联想到头天的情景,于是在黑板上写道:“错把课堂作战场,弹痕遍地铁丝枪。昨天我说该停息,何事今朝仍紧张?”打纸团的同学看看黑板,再看看老师严肃的表情,赶忙收起弹丸,拾起地上的纸团,正襟危坐,认真听起讲来。

这位教师用诗作批评的武器,显得诙谐幽默;而他的诗句,只有板书出来才能获得如此效果,假如他用口语念出来,学生听觉的效果就不如这样深刻而明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