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环境与营养
1.冷环境
滑冰、滑雪、冬泳是典型的冷环境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参加这些项目的机会较少。但是,居住在北方的青少年,例如:哈尔滨的青少年在冬季就经常出现在滑冰、滑雪运动场上。在这种冷环境中,由于青少年保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有良好的保暖服装。
②应该多穿些衣服,这样可以在运动中,代谢产热增强时,把衣服层层脱掉,在防寒的同时又能保证汗液的蒸发。
③应避免在饥饿或空腹状况下运动,运动前,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可多食用一些高能量食物,例如巧克力等。
④运动间歇可根据情况进食少量不油腻的甜食,例如饼干等。
⑤膳食中脂肪的供能比例可以提高到每日总热能消耗量的35%。
⑥短距离滑冰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和磷(每日应为1500~3250毫克)。
⑦长距离滑冰需要较多的糖和维生素A(每日应为3.9~4.9毫克),维生素C(每日应为150~350毫克),钙(每日应为1200~2600毫克)。
2.热环境
炎热的夏季,青少年朋友有时会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进行一些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运动,例如踢足球、跑步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热环境中的运动。人体在热环境中运动会造成正常的热平衡。
什么叫热平衡呢?这还得从人的体温说起。
有些动物的体温是保持不变的(温血动物),有些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冷血动物)。像蜥蜴和昆虫之类的冷血动物只能听凭自然界的摆布。高等动物,如人类、猴、狗、熊和鸟类等都属于温血动物。他们能够积极地不依赖环境而活动,因为他们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
人体各种生理机能,例如神经机能,要发挥正常作用必须依赖正常的体温。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对机体来说都是一场大灾难。体温高于44℃时,许多细胞成分都开始变质变性。如果不能迅速恢复对体温的控制,人将发生中暑,并且脑神经将受到永久性损害。体温低于34℃时,细胞代谢大大减弱,人将导致昏迷和心率失常。
人体安静时体温变动范围在36.5~37.5℃之间。人体温度是通过控制产热与散热的速率来调节的。当产热的速率与散热的速率完全相等时,身体便处于热平衡状态——体温恒定。人体运动时肌肉是产热的主要器官。在剧烈的运动中,肌肉产生的热量占体内总产热量的99%。人体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超过30℃或人体从事剧烈运动和劳动时,汗腺分泌明显加强,蒸发散热成为主要的散热方式。因此,在热环境中运动,排汗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大量排汗对于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保持正常体温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量排汗又会造成人体脱水(体液丢失),反过来严重的脱水又会影响散热。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会导致热痉挛(骨骼肌的不随意挛缩)、热衰竭(由于循环血量不能满足皮肤血管的舒张而引起的低血压和虚弱)和中暑(下丘脑体温调节机能不足)。
所以,青少年应避免在赤日炎炎的中午运动,而应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候安排练习和比赛。青少年在热环境中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同时应遵循下列几个简单的原则。
①青少年应在运动或比赛开始前30分钟喝足水(白开水最好),大约400~600毫升。
②运动中安排有规律的喝水和休息时间,即使还不觉得渴时也应喝水。
③饮料应较凉(8~13℃)、低糖(每100毫升含糖少于或等于2.5克),含少量或不含电解质。
④皮肤上撒些水有助于冷却。
⑤膳食应较清淡,可增加一些凉菜。
体育小幽默
国球
“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当然是乒乓球了。”
“不对!”
“那是什么?”
“足球。”
“为什么?”
“总在国内踢,总踢不出国,当然是国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