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室及其内部布置卫生要求
教室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环境。良好的教室环境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教室设计必须满足教学需要,保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有适宜的微小气候、避免噪音和便于清扫等。
(一)教室朝向与大小
1.教室朝向
为达到光线充足、日照量多、冬季较暖和的目的,一般认为,在北纬45度以南地区,教室以朝南或朝东南为宜。在我国,北方地区走廊以朝南偏东15度可增加日照量,达到东暖夏凉的目的。研究表明,朝西的教室对学生视觉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2.教室大小
我国建设的教室多为长方形,长8—9m,宽6m,净高:小学教室为3.1m,中学、师范、实验室均为3.4m,舞蹈教室为4.5m。
(二)教室采光和照明
教室的光线充足与否,对学生的视力和学习效果有影响。教室采光的基本要求是:课桌椅和黑板的照度充足,光线分布均匀,无眩光现象。即从光线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衡量采光卫生要求。
1.教室采光的卫生要求
教室的采光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卫生监督的重要指标。
(1)玻地面积比=窗玻璃面积÷教室面积,要求为1∶6。
(2)投射角(入射角)。系指光线自窗口投射入室内的角度,即离窗最远课桌上某点水平线与窗上缘的连线所成的夹角,要求不小于27度。如教室过宽或窗上缘过低则投射角小,使教室内光线不足。
(3)开角。可以衡量房屋间距是否足够。开角即离窗户最远点的课桌上某点与窗上缘的连线和该点与对面建筑物顶部连线所夹之角,要求不小于5度。
(4)室深系数=窗上缘至地面高度÷教室宽度(室深)单侧采光的教室深不超过窗上缘至地面的二倍,双侧不超过四倍。
(5)采光方向。以左右两侧采光最好,主窗应在左侧。如单侧采光则以左侧为好,以免造成手部阴影。
(6)窗台高度为0.8—1m,不大于1m为宜。
(7)窗间墙不应大于窗宽的1/2,如结构上许可,则越小越好。
(8)采光系数。教室采光系数除受上述各种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季节、气候、时间和地区等因素影响。为了对教室的采光进行综合评价,通常应用采光系数作出客观判断。
要求教室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1.5%,多雾地区(如重庆等地)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最小采光系数作为评价教室采光状况的客观指标。
欲使教室获得比较满意的采光效果,必须根据影响教室采光的各种因素而采用综合措施。定期修剪窗外树木,粉刷墙壁,勤擦玻璃,阴雨天增设人工照明等,都是提高教室内照明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双侧采光时可增加照度,并使光线分布均匀。学校应会同有关单位拆除周围的违章建筑,以使教室获得良好的采光。
2.教室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
设置人工照明可弥补教室采光不足,对保护学生视觉机能,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良好的人工照明条件,也是夜间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室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与教室采光基本一致,即保证课桌面与黑板面有足够照度,照度分布均匀,避免产生阴影与眩光并注意安全和减少污染。
荧光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发光面积大,亮度小,光谱接近日光,以及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为了减少眩光,荧光灯管的纵轴最好与黑板相垂直,顺着大多数学生的视线方向来安置。
(三)黑板和教室墙面卫生要求
(1)黑板。黑板宽度要求小学为3.6m,中学4m,高度1m。下缘高(距地面)应相当于就座时学生的眼高,即小学为0.8—0.9m,中学为1—1.1m,低年级用下限,高年级用上限。黑板应有漫反射材料做成,颜色要使字迹清晰,能减少眩光,以保护视力。宜用墨绿色的磨砂玻璃黑板,其优点是光泽较低,反光程度在15%左右。可以加强白色粉笔字的突出效果,背景也较柔和,不会损害视力。
为了减少临近黑板窗户射入的光线照在黑板上所产生的反射眩光(即间接眩光)致使教室内侧前排的学生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迹,因此教室近黑板端墙1m内的窗户要有适当的遮阳物,以降低窗户的亮度,减少黑板反光。
(2)墙面。教室墙面的光反射和玻璃透光程度对教室光线也有很大影响,教室内各表面宜采用高亮低彩度的装修,色调不应超过2—3种。
玻璃遮光率一般为10%,如有灰尘可增加至20%—30%,因此要经常洗擦,保持玻璃清洁。
(四)遮阳设备卫生要求
直射阳光能产生眩光会引起视疲劳,照度在5000lx以上对视力是有害的。而朝南教室靠窗户有直射阳光的座位上照度可达到几万lx,会使学生产生眩光而无法看书,在建筑设计上可设遮阳板或半窗墙,也可用浅色窗帘遮阳。
(五)教室自然通风和取暖的卫生要求
教室设置通风和取暖设备,供给学生足够的新鲜空气,使教室内保持适宜的微小气候,对保护学生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通风
新鲜空气对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教室必须有合理的通风条件和适宜的微小气候。学校教室一般都是自然通风,因此必须有足够的通风口面积。
教室最好能两侧设窗,如窗走廊、门头上的腰窗等,能引起空气对流,加强换气(换气次数一般每小时3—4次),并提倡上课开气窗及一部分窗户,下课动员学生至室外活动,并打开窗户进行换气。尤其在冬季更应重视督促学校开气窗及建立课间通风制度。
如果教室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同时,不良的通风环境还使学生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引起学生头昏、头疼,精神不振,影响学习质量。在卫生学上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作为室内空气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不超过0.15%为宜。
2.取暖
教室取暖有集中式和局部式两种。集中式取暖有蒸汽取暖器和热水取暖器。蒸汽取暖器散热片表面温度较高,容易引起学生烫伤,并可使有机尘埃受热散发臭味;而在停止供汽时散热片即迅速变冷,以致室温波动较大。热水取暖时,经锅炉加热的水温不超过95度,散热片表面温度不超过70度。当停止供热时散热片中的热水逐渐冷却,室温慢慢下降。因此,教室取暖以集中式热水取暖器比较理想。此外,如将散热片改为迂回式导管,平铺在地板、内墙或天花板内,则室内各处的温度比较均匀,同时可节省使用面和防止发生外伤。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空气调节装置进行取暖则最为理想。
局部式取暖是目前南方地区和广大农村学校常用的取暖方式。大多采用带有烟筒的煤炉,少数地区采用碳盆。这种取暖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室内各处温差较大,空气干燥,且可使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增多,容易引起煤气中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