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习迁移的核心——概括效应
现在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各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即学习的迁移,以便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把一般概念或原理应用于具体的情景中,而在学习的迁移中,概括是核心。
学习具体知识之后,教师帮助学生利用例题进行概括,找出一般方法和规律,可以促进学习迁移的现象,叫概括效应。
我们的祖先早就会利用概括来找规律,例如,著名的36计就是从千百场战争中概括出来,并对今后战争作指导的。
J.R.奥弗门曾做过一个实验,证明概括在学习中的作用:
将二年级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2个二位数相加,3个二位数连加,2个二位数与1个一位数相加。
A组:不概括,教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写和怎样加,例45+38,36+42+15,29+36+7,等等。
B组:要求概括,教师不但告诉学生怎样写和怎样加,而且帮他们自己概括出:“写竖式时须右列对齐”的规则。
C组:告诉学生个位数只能与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只能与十位数相加的原理,但不告诉“写竖式时须使右列对齐”的规则。
D组:兼用B、C两种方法,既告诉学生“写竖式时须使右列对齐”的规则,又告诉学生加法应当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十位数与十位数相加。
训练15天后,用未教过的题目测验,求出四组被试迁移的百分率为A组:59.6%;B组:72.4%;C组:62.8%;D组:71.8%。
分析:C组,即只告诉相加原理的并不比不概括、只告诉怎样写和怎样加的A组成绩好多少,迁移成绩相差不大,而B组和D组由于概括出右列对齐的规则,因而效果较好,其中B组由于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概括,因而效果比D组更好。
在概括时间上,D.P.奥苏伯尔和D.菲杰拉德在1961年做了研究,并在美国大学生学习佛教原理时进行实验证明,把将要学习的材料,归纳为具有抽象化的、概括化的、一般化的材料,然后把学习材料适当归入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的一定概念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先提出一般的或有包摄性的原理,然后呈现比较具体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际上,这就是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为什么会出现概括效应?
人们认识问题,总是由一般到特殊,由表面到深层次的。然而,世界又是复杂的,如果把世界上的事物单独地、无联系地来记,那效率肯定要低得多。而如果首先通过分析,找出某些不同事物间的类似之处,即首先进行类比,然后对这些原有的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这类事物的共性,当然效率要高得多。
然而,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概括也并非都是先概括后应用好,一般来说,对学生感知少的材料学习,先概括原理,后学习应用比较好,而对学生有丰富感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应在回顾大量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分类,然后总结归纳,即进行概括,让学生有一个探索过程,有一个在探索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的情感体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可以想像:当学生概括出的东西解决了学生曾“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问题后,将会更刺激求知的欲望,更努力学习,结果当然是成绩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