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之我见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与社会现代化紧密相关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又以社会现代化成果的应用为条件。
一、现代化教育必须适应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力,即现代工业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速率、深度和广度。而这些都取决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发展的水平。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比过去更明显地依赖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已占其GDP的50%以上,高技术产品(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制造业中平均己占20%-25%,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教育无论在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方面,还是在培养富于竞争精神的开创型人才方面都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现代化教育要适应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仅靠现行的以手工方式传授知识,以传授经典基础知识为主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和教学计划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教育现代化必须从教育方针和制度、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技术和设施、师资队伍及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教育现代化更加致力于人的潜力的开发
第一,树立人的自信心,坚信自己在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这就要立志,要有远大志向和抱负,关键是对人自身要充满信心。第二,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学校教育要围绕教学活动创设多方面的活动空间(包括参加各种校外社会、科技、生产、艺术、体育等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尽可能让他们在多种领域去“试一试”,以发现和展示自己的发展潜力并确定自己的发展类型,从而避免泯灭人的智慧潜力,尤其是一些特殊人才的智慧潜力。第三,重新构建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以缩短基础教育同现代科技之间的差距。把学生从至今仍在不断延长的基础学历教育中解脱出来。缩短打基础的时限,以提高教育的效益,从而为人的潜力的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如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传输、编码等手段,利用信息资源是教育现代化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对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包括教材形式)、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功能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还将促进教育资源在相当广阔的范围的交流和利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教育的信息化将更加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的实施,人类将比较容易地实现生命和学习终身伴随的愿望。
四、教育现代化要促进人格的完善
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除了培养能够掌握、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富于竞争的开创型人才外,还应着力于塑造人的现代人格。现代人格的最大标志是要有宏富内涵的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对家庭、对国家、民族,而且应该面对全人类。它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高度统一。这种社会责任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支柱。因此,人的发展,除了其知识技能潜力的极大开发外,还应追求人性的完善。教育现代化要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要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既能适应现代化国家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不断追求人的自我完善,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新一代。
五、教育现代化与传统
教育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近期的一个历史过程。现代化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和传统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现代化对于传统既有扬弃,也有继承和创新。
1.传承。继承和保存自身的民族特色,同现代化并不完全矛盾。具有鲜明民族性的文化才更具有世界性,因而更具有永久的魅力。因此,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当然,在承认这种传承关系时,要结合教育现代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对现行的教育经验包括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技术和手段,乃至教育的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的筛选,以便扬弃那些妨碍进一步现代化的东西,而这种筛选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地进行的。
2.创新。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发展,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种创新既是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要充分利用社会现代化的成果尤其是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传统和现代科技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两大基石。
六、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由于中国受教育的人口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而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有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的某些方面,已达到了与发达国家大致相同的水平。但有的地区和学校,连基本的教育条件都还亟待改善。因此,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既不能停步不前,也不能齐步走。承认这种现实,尽早开展基础性的研究和确定一批实验学校开展实验,正确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这对于我国教育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基础性研究,包括教育思想和观念、认知科学,现代课程及其标准。教育的信息化(包括课程多媒体软件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研究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外,要集中一批专家和研究机构专责进行,也可吸收实力雄厚的企业加入其中。要下大力气改变当前一些企业开发软件以眼前经济利益为目的,以提高成绩为诱饵的行为。近几年我国一些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数量增加很快,设备不断升级,但功能闲置相当严重,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努力外,国家应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互联网络和教育软件开发方面创造相应的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同时,为我国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第三,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实验,除了国家的投入外,要鼓励社会的支持。学校还可与有关企业联合在校内建立计算机网络服务中心,对广大师生提供有偿服务,其收入作为维持、维护、设备更新换代的基金。
教育现代化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现代化又是一个同社会现代化紧密相关的课题,既需理论的超前研究,又需局部的先行实验。21世纪,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不仅能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同时也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