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做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卓有成效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和教材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课程和教材都处在中心地位,中小学的课程设计得当与否,教材内容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学校从1990年起在高中阶段实施了课程设置改革的试验。改变了以必修课为唯一内容的教学体系,适当压缩必修课时,增加选修科目,调整劳技课布局,完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系列,建立起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劳技课、社会实践、活动课为辅的5个系列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根据我们的教训和体会,结合兄弟学校的经验,认识到要使得这一项改革,能健康地深入地开展下去,在理论指导上还须明确一些基本认识,在实践上还得妥善地处理好一些关系。
一、全面理解“个性”的内涵,正确地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客观存在的,其形成除了内在本身的基因外,更主要的是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世界是多彩的,环境是多彩的,人的个性也是多彩的。反过来也可以说,正是多彩的个性增添了社会色彩,才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但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教育几乎都在按一个模式办学,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以升学率作为评估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一样长知识,忽视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造成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无个性。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多规格的需要。针对这种弊病,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无疑就成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有一种倾向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个性”的内涵缺乏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把“个性”仅仅狭义地理解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加条件地大力倡导,提出予以“充分地”发展,“自由地”发展。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种提法也是不妥当的,容易使我们的素质教育走入误区。
人的“个性”是指个体的人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而相对稳定的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的“个性”包括意识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两个部分。意识倾向指决定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的个性化就是个体的社会化,其发展和形成,取决于生理素质、心理状况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其中生理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又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人的“个性”发展是依赖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的。脱离社会的“个性”是不存在的,或者是不能为社会所容忍的。人之所以成为个性的人,只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参与社会的生活,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靠社会提供营养,因此人的个性的发展也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兴趣、理想,世界观都必须在社会道德规范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建立在正确的准则基础之上。离开社会允许范围和正确准则的“个性”是对社会有害的。因此,教育改革的任务,不仅仅是给学生建造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还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给他们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全面正确地理解“个性”的内涵,指导他们的“个性”在正确的准则基础上,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否则,不讲条件,不讲基础准则的个性发展必然跌入“自然主义”、“自由主义”的泥潭。目前在青少年中比较普遍存在片面的“自我意识”,不恰当地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奋斗”而导致的“自我中心”、社会意识薄弱、民族意识薄弱、国家意识薄弱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惕。
二、协调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形成合力,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实行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封闭式的教育变成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是一场社会性的变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影响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子孙后代。因此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要比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革复杂得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主要在学校内部进行,只要理顺内部的关系,依靠自身的力量,在一个学校内,也能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地开展。但要使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并取得成功,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学校也难以单枪匹马深入开展的,必须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在社会各种因素中,对这场改革最为关注,与利害关系最为密切的,毫无疑问是学生的家长们,我们的改革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当前升学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才心切的大气候条件下,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课程改革的必要的基础。
另一方面,课程、教材改革实施后,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约占总量的1/4,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要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军营,到农村、农场,到工厂和其他社会部门。现在这些工作都还局限在少部分试点单位,社会的工作总量还不多,试点单位层次也比较高,本身活动能力强,能接受,矛盾也不大。随着改革逐渐由试点单位推广到面上,这些社会工作的总量将越来越大,复杂矛盾和困难也将越来越多。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条件下,社会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在农村实行家庭责任制后,农场实行联产承包,城市随着股份制的推行,相当部分的工厂已开始以车间为单位核算,许多单位受经济效益机制的制约,或其他因素的制约,支持的程度是有限的,也是有条件的,这一类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学校的操作也将越来越困难,对这一点要有足够的、清醒的估计。为了减少矛盾,方便学校的操作,最好各地能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军训基地、劳动实习基地和考察基地。
要解决上述矛盾,协调好上述关系,学校本身工作相当重要,但从根本上讲,这项工作应该是政府行为。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从宏观上、整体上协调好这种关系。现在这类工作除少部分省市外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宣传工作一般都还局限在教育系统的报刊杂志上,有点自己向自己宣传的味道,当然这种宣传是必要的,首先要解决我们本身的观念。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加强宣传工作,造成一种强有力的课程改革舆论,要使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大多数人实现人才观、基础观、课程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使各界人士都了解、理解、支持我们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三、把握好必修与选修,“拓宽”与“加深”的关系,坚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比,必修课是基础。选修课内容具有广泛的选择性,选修课的深浅也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这就为各个学校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由于学校之间师资质量、设施条件的差异,学生本身素质和能力的差异,选修课是着眼于“拓宽”,还是立足于“加深”,应该因校而异,因人而异。但从教育改革的目标出发,从宏观上讲,似乎更应该着眼于“拓宽”而不是“加深”。
首先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我国目前的现行教材,特别是理科教材,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相比,难度最大,这一点已为中外教育工作者所公认。因此立足点不应该是解决“深”的问题,而是应该解决“宽”的问题。
其次,从现行普通高中的教育性质任务来看,尽管说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但仍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中学是为高等学校输送科技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的后备人才,而不是直接把他们培养成科技人才或其他各类人才。现在有些学校的同志育才心切,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加深”上大做文章,单科独进,有的甚至把相当一部分的大学内容下放下来,有的明确提出要求达到大学几年级水平等,这种训练和要求可能在一些竞赛中能有一些效果,但很难保证他们今后的发展就会怎么样。据我们与许多高校同志的接触,几乎都一致对偏科加深教学内容,把大学教材下放中学持有异议,认为那样很容易产生“嚼不烂”或“嚼不透”的毛病。他们迫切希望中学解决这个知识的“宽”与“博”的问题和能力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领域。这些新的领域越来越趋向学科的综合性,靠单科独进,一个支点撑杆跳高式而取得飞跃成功的机遇越来越少,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一些重大的发现,重要的发明,往往都是从那些所谓“边缘”学科产生重大突破的,这就说明,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科技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的知识越来越宽,越来越博,并具有综合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即使对那些成绩好能力强的优等生的着眼点也应该放在“拓宽”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今后向高层次的发展具有更坚实的基础、更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变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