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近十余年来的医学研究证实,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患、溃疡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病等都与吸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开始戒烟和寻求治疗的始动因素正是来自于对吸烟与健康危害的认识。因此让吸烟者充分了解吸烟的危害也是戒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烟草烟雾中含有约4000种化合物,以下就几种主要的有害物质和它们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加以介绍。
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在吸烟者血中的含量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力比氧强约200倍,与一氧比碳结合的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并在有碳氧血红蛋白共同存在的情况下,阻碍携氧含氧血红蛋白释放氧,使组织缺氧。机体对于低氧状态的反应是,通过增加心脏的活动和增加红细胞数量进行代偿,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提高心脏负担,并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吸烟引起的心脏病病死率为不吸烟者的1.6倍。尽管近年来制烟工艺的改进使得烟草中的焦油含量减低,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却没有减少。
与一氧化碳同时吸入的其他有害气体包括氰化氢、氨、氧化氢和氧化氮类气体。这些物质都具有毒性。吸入这些气体可引起咳嗽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支气管狭窄,长期吸入可使支气管上皮纤毛麻痹,清扫功能下降,粘液分泌物膜增厚并最终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二、焦油
焦油内含有酚、酯族烃、多环芳香烃、吲哚、卞唑和吡啶等非挥发性物质和一些放射性元素,其中许多化合物具有致癌性。有些物质虽本身不具致癌性,但却可以增强致病物质的作用或加速原有的恶性病变的癌变速度。烟头部位燃烧产生的焦油中芳香族氨类物质的含量更高,这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而且对周围的被动吸烟者构成威胁。
三、尼古丁
尼古丁除在烟草滥用和成瘾方面起促进作用外,对健康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尼占丁可导致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心率增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加,耗氧量增加、心率失常、自由脂肪酸的动员和消耗增加等。对于血管的长期刺激作用,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血小板凝聚,促进血栓的形成。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的协同作用较之单一作用更为有害。因为,一方面,一氧化碳造成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尼古丁又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更加速了心血管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损害。因此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尼古丁的急性和慢性作用是促使肢端血流减少的因素之一,从而加速组织坏死,以致必须施行截肢手术。
尼古丁与肺部疾患也有连接的关系。尼古丁可促使弹性蛋白酶的生成,后者可破坏肺泡功能。当尼古丁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时,还可引起出血。这些都大大地降低呼吸功能称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
四、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又可称为强迫吸烟,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纸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和侧流烟,前者指抽烟时进入口中的烟雾。后者指纸烟燃烧时由烟头冒出的烟雾。被动吸烟者会吸入散发在环境中的侧流烟和吸烟者吐出的主流烟。研究分析表明,侧流烟比主流烟所含的有害成分要多。其中一氧化碳高出5倍,焦油和尼占丁高出3倍,苯并芘高出4倍,氨高46倍,挥发性N—亚硝胺的含量高出20—100倍。
虽然侧流烟在空气中被淡化,但据计算,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被动吸烟者相当于主动吸烟者吸入尼古丁剂量的0.5—1%。因此被动吸烟也同样会患上包括肺癌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在内的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生活在吸烟者家庭的儿童,因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既不能从父母身边离开又不知晓处于其中的危害,所以是最直接的无辜的被动受害者。有一项调查显示,吸烟母亲的婴儿因患肺炎或支气管炎而就诊者比不吸烟母亲的婴儿高27.5%,如果双亲都为吸烟者,则这一比例更高。父母为吸烟者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0—60%。
成人的被动吸烟者同样影响自身健康,据美国一项多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者妻子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烟者高10—300%。因此在未得到他人允许而在非吸烟地区吸烟被视为一种没有修养和缺乏道德规范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