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认识
目的:让新学生相互认识,彼此迅速接近。
道具:软质卡片,透明胶带。
步骤:
1.每位学生走进班级时班主任都在他背后用胶带贴一张卡片,卡片上端印上:“请写上你看到我的第一印象,并签上你的大名。”
2.在每位学生进来贴好卡片之后,和他熟识的人要将他介绍给其他同学。之前先到的同学都要起身向前,介绍自己并寒暄几句,然后在他背后的卡片上签名并写上对他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请他在自己背后签名、留言。
3.所有同学都在座位上坐好之后,请每个人介绍坐在他右边的人,并念出他卡片上的内容。
4.请被介绍者分享他听到卡片内容之后的感想。
学生相互介绍
目的:让学生增加熟悉感。
步骤:
1.所有的学生都站着。
2.在1分钟内,每位学生都与其他学生握手,同时说:“早上好(或下午好),我叫×××,见到你很高兴。”
3.在1分钟内握手的人数越多越好。
4.学生必须说完要求的话后才能与下一位同学握手。
说明:可能许多学生都只顾着增加握手的人数而未说完应说的话。本活动也可用在初次开班会前的暖场中。
我们是一家人
目的:让同学之间增加彼此的了解。
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为几组,分别为A、B、C、D等,每组3~4名同学。
2.先在组内进行学生间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家庭住址、个性特点、擅长的学科和课余爱好等。然后推举一位小组成员代表本小组向其他小组进行介绍,要求他将组内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介绍完整,还可加上他自己的评价(这时大家可以提问)。
3.当A小组介绍完,其他小组的同学要对A小组的发言做一句话的评价(只可以是正面的,如A小组成员都很活跃,非常有朝气;或者A小组成员看来很成熟;或者A小组成员都是女孩子,都很漂亮)。当B小组介绍完,其他小组同学也要对B小组的发言做一句话的评价。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小组介绍完毕。
4.每组介绍自己组员的代表和发表评价的同学不能是同一个人!
5.每组时间不超过2分钟。
讨论:
A.你是否容易记住别人?你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很快地记住别人?
B.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哪一种方法更容易令你印象深刻?
C.你是否善于赞扬别人?
D.你是否善于寻找其他成员的共同点?
说明:本游戏还可用于沟通游戏和团队游戏中,让同学们学习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比如,当班级出现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小动作等现象时均可使用。
记住彼此的名字
目的:帮助大家记住彼此的名字。
道具:(每个小组)三个网球,或是三个比较软的小球。
步骤:
1.选一块宽阔平整的游戏场地。
2.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站成一圈,每人相距约一臂长,班主任也不例外。
3.班主任告诉小组成员游戏将从你开始。你大喊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将手中的球传给自己左边的队友。接到传球的队友也要如法炮制,喊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球传给左边的人。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到球又重新回到你的手中。
4.你重新拿到球后,告诉大家:“现在要改变游戏规则了,接到球的同学必须要喊出另一个同学的名字,然后把球扔给该同学。”
5.几分钟后,学生们就会记住大多数队友的名字。这时,再加一只球进来,让两个球同时被扔来扔去,游戏规则不变。
6.在游戏接近尾声的时候,再把第三只球加进来,主要目的是让游戏更加热闹有趣。
7.游戏结束后,在解散小组之前邀请一个志愿者,让他在小组内走一圈,报出每个人的名字。
说明:注意扔球的时候不可用力过猛。班主任最初的动作应当是扔一个较慢的高球,为后续的扔球手法树立典范。如果几个小组同时在玩这个游戏,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在游戏中间交换一半的学生;让学生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小组,被新小组接纳的唯一条件是新成员在站好位置后喊出自己的名字,以便其他学生扔球给他。
串串相连
目的:让新同学增加对彼此的认识。
步骤:
1.大家围圈而坐,班长(1号)报上自己的姓名,然后他右边的组员(2号)也报上自己的姓名,接着复述1号的姓名。
2.3号报上自己的姓名后,再复述2号及1号的姓名。以此类推,可以按顺时针方向进行,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进行。
3.第2次除姓名外,可以加上复述其他资料,如特长或兴趣等。
4.第3次又可以加上其他资料,如擅长的运动等。
说明:
1.第2次开始,可由不同组员开始。
2.此活动在原先互不认识的团体中进行效果更佳。
3.活动结束时,可将彼此有关的兴趣、特征等归类与配对,也可以进行讨论。
你是我的“知音”
目的:促进同学之间的接触与认识。
步骤:
1.列出10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名称,让同学们在纸上写下其中一首歌名,不要让别人看到歌名,只可以一边哼唱这首歌一边随意走动,寻找哼同一首歌的“知音”,聚在一起。
2.各小“知音团”组成后,围一圈坐下讨论:当你第一次找到“知音”时有何感受?集齐所有知音时,感觉又如何;等等。
3.将所有小团体合并成大团体,分享感受。
4.分享感受时,班主任要正面引导。
1块钱、2块钱
目的:能很快使互不熟悉的同学在游戏中彼此熟悉起来,培养团队精神。
步骤:
1.班主任根据男女学生的比例进行分配。比如男生的比例远远大于女生的话,女生就当“2块钱”而男生则是“1块钱”;如果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的话,女生就当“1块钱”男生则是“2块钱”。
2.班主任随意说出一个钱数,所有学生自由组成相应的数字,没组成符合要求的数字的学生被淘汰。比如,教师喊:“7块钱”,所有学生就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里所有人的面值加起来应该是7块钱,没有组成小组的学生将被淘汰。
3.剩下的人继续组合,直到剩4~5人为止。游戏结束时可以给剩下的人颁发奖品。
比长短
目的:让同学们互相熟悉,打破同学间的拘谨。
步骤:
1.将全班同学至少分成两组,每组五人以上。
2.班主任宣布要比的项目但不说明具体比什么内容,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获胜的人。
3.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班主任再说比什么。
4.计算每次的输赢即可。
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越不被大家猜中越有趣!
项目:比长。具体内容:比手臂、比上衣、比头发……
项目:比短。具体内容:比手指头、比裤子、比裙子……
项目:比高。具体内容:比声调、比手抬起来的高度……
项目:比大。具体内容:比眼睛、比手掌……
项目:比多。具体内容:比身上的饰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
说明:题目必须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分享心得:游戏结束后,班主任一定要因势利导,总结游戏给大家带来的启发,不可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例如,这个游戏做完了,大家有什么心得吗?可以分享的心得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发现自己或他人的长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