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孩子们播下善的种子
邢锦竹
书声琅琅,童心朗朗。
一年前,我们学校利用早上晨读时间开展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读书活动。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声读”教师,每天与孩子一同读书,一起交流。
如今,每当清晨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踏入教室,孩子们就会好奇地打量我手中拿着的书。正如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的:“早晨,一看到邢老师进来,我就激动,不知道今天她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听的故事。”
这一年,孩子们狂热地喜欢上“大声读”活动,我也在读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刚接到“大声读”的任务时非常匆忙,自己找了几个故事给孩子读,但是孩子的反应却一般。首先,受时间的限制,10分钟长篇读不完,短篇又有空闲;其次,选的故事大概不合孩子们的口味,在读完故事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孩子没有共鸣。
这种情况让我感到自己的行动很草率。看到这种情况,反思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只有精心策划、选材得当,小小的“大声读”活动才会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给我们带来教育的契机。
带着这些想法,我开始精心准备“大声读”活动。
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我了解到: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基础教育根基的小学,从小给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国的道德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由“儒、释、道”三位一体相互融合而形成。它博大精深,涉及方方面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等思想,规范和维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是,在这个庞杂的体系中,如何抓住精髓,抛弃封建的糟粕,找准道德教育的着力点,是我们进行传统道德启蒙教育的一项首要工作。
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我认识到,“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说:“仁者爱人。”仁的本质在于爱人、爱民,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线。仁爱包括善良、真诚、仁慈、人道、利他主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对人宽容、同情、关怀、爱护和帮助,就是要以爱己之心爱人、利人、助人,在困难中相互扶持,不仅能“同甘”,更应能“共苦”。
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我也对佛家文化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我认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其核心则是个“善”字。“仁”与“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才会善良,才会“爱人”,才不会去作恶危害社会。
所以,我认为,“仁”和“善”应该成为“大声读”活动中道德教育的核心。
在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时,我也受到了很深刻的启发。老子说:“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滴水石穿,是老子的重要的哲学思想。我想:培养“爱心”和“善根”不能用刚性的办法生扭硬灌,只能用耐心和爱心慢慢地去渗透和影响。我们要像培育娇嫩的禾苗、小树那样,每天用雨露去滋润,用甘泉去浇灌,才能将深奥的“仁”和“善”慢慢地浸透到孩子们心灵的深处,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于是,我决定在平时的“大声读”活动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仁与善的知识教授给孩子们,让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学会宽容、礼让、仁爱。
有了这些认识后,我开始为“大声读”活动选材,并尝试着做了这样的结合:
一是将读经和讲故事结合起来进行日常的道德教育。读经是重要的内容。但是,这些儒家的经典著作很难读懂,很难背诵。特别是其中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如果囫囵吞枣地一概吸收,还会对幼小的孩子起负面作用。于是,我就将这些经典中的精华部分用故事的形式整理出来,在早读上讲给孩子们听。比如:把《三字经》中的“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三国志》中刘备在遗诏中教育其子刘禅“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的故事,以及《论语》和《孟子》等经典中的一些名言,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了孩子读经的兴趣,加深了孩子对仁爱和善良的理解。
二是将古代传统的道德思想和新时代的英雄事迹结合起来。讲好当今时代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故事,是进行传统仁爱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早读中,我经常将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感人的爱心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例如:雷锋的故事、四川地震中的故事、青岛“微尘”善举的故事等,用古代的仁爱和善良的道德思想去诠释这些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化的持久延续性和强大生命力,从而激励孩子学习这些模范事迹。
三是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世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东西方文明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爱与恨、善与恶亦是诸多西方儿童故事的主题。在早读中,我经常找一些西方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例如:《把爱请进来》——通过一家人对财富、爱、和成功的选择,让孩子知道爱是生命的源泉,拥有了爱也就拥有了一切!
四是将深奥的道理和孩子身边的事情结合起来。我平时特别留意班里发生的好人好事,经过必要的加工,再讲给孩子们听,激励孩子们去做好事,从点滴入手培养自己的仁爱善良之心。通过讲身边的故事,孩子们逐渐形成了爱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风尚,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很多家长也反映,孩子懂事了,知道帮助大人、孝敬大人了。
对这些现象我又及时地挑出有示范作用的事例,经过再加工,然后在早读中讲给孩子们听,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学、见效快,更能激励孩子们去做好事,培养仁爱思想。
在这一年多的“大声读”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积累自己的财富。我读书的数量和涉猎的范围都超出了以往,对经典也有了更多的领悟与思考。在读完书后和孩子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仁”与“善”所散发出的光芒。
我愿以自己践行善的教育,在孩子们的道德心灵中种下颗颗善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