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寻找善
贺 芳
魏书生说:“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数倍的幸福。”
所以,当我接到学校德育主任的电话,要承接市南区“首善小公民”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尽管知道这会让我和我的学生付出很多,但却因为渴望得到那数倍的幸福而应允下来。
活动的内容是要组织一个研究小分队,以“争做首善小公民”为主题,自选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以课题展示汇报的形式进行参赛。思来想去,“善”这个字始终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寻善之旅”成了我们的研究课题。
选择“寻善之旅——首善在身边”作为研究课题,正是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善、了解善,用心去感受善、学会善。于是,我们开启了一条寻善之路。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让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主人。尽管我们这次的活动只需要几个孩子,我依然在班会课上郑重其事地宣布此次活动的光荣与神圣,更不忘告诉他们要全员参与、择优选拔代表到区里参赛。
后来,我为自己的这一决定而庆幸,因为每个孩子的自主研究作业纸都完成得非常出色。
竹竹作业纸上的一张环保工人费力地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的照片,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盟盟将报纸上对八大关要放养小动物的新闻写进了作业中,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就连平时作业不太上心的一个男孩,都拿着他写的作业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老师,这是我在学校升旗台上观察了三个课间所看到的善举,很宝贵的,您一定好好看呀。”
…………
既然是课题研究,当然要有实地考察。从大家上交的作业纸中,我们确定了研究的几个板块:《城市之善》、《生活之善》、《校园之善》。我们在周末走进奥帆基地、国信体育馆、新建小区等,感受城市变化,了解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用自己的奉献美化岛城;我们在劈柴院、五四广场看到了老百姓平凡的满足和快乐的生活以及孩子们的眼睛里处处流露着单纯和简单的幸福;我们去八大关放飞小鸟,当看到小鸟展翅高飞,孩子们快乐地手舞足蹈时,我看到了大自然最和谐的画面,而他们也真切地明白了这一小小的善举所带来的幸福感。
在这次旅行中,孩子们时而走上街头近距离采访路边的清洁工和校门口的协管员;时而搜集、整理资料,为制作课件做准备;辛苦忙碌中体验着收获的甜蜜,切实感受中懂得了“善”的真谛……
活动结束后,很多孩子都把这次经历写进了自己的日记或博客。我想:他们最大的收获绝不是那一张一等奖的证书,而是他们学会了用眼睛观看这个世界的和谐美好,是他们学会了用心感受善的力量。
其实,有一些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与其坐在教室里滔滔不绝,不如带着孩子走出来,让他们去看看找找,收获一定会大于老师的一味宣讲。
感动源于生活。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就能感动并温暖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