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汲取善
姚 雯
人的一生究竟要读多少书,读些什么类型的书?这个问题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不相同。但无疑的一点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好书能使人变得睿智与文明。
作为教育者,我们非常清楚阅读对于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心理学家认为:85%的知识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得。而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正是5~12岁之间。这段时间恰恰是小学六年的时间段。
要引导学生读书,作为教师就应该了解:读书为了什么?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受意识的支配——脑子里有了想法,才会产生行为。通过阅读,可以形成意识,从而也就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我想,这应是阅读的一大功能。
于是,我让孩子们读书,读经典,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我想要让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了解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的升华。
当孩子们从书中了解了“定能生慧,静能通神”、“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巧言令色,鲜矣仁”时,他们不仅仅是在朗读书上的语言,不仅仅是在接触圣人的思想,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积累善行善德。结果,好动的孩子慢慢安静下来,撒谎、浮躁等毛病也逐渐远离了学生。孩子们一个个充满阳光心态,诚实、自律起来。
引导孩子们读书,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儒家仁爱思想熏陶孩子们,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伟大志向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意志激励他们……
推荐孩子们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让他们明白:当一个人遇到困境时,应冷静机智地想办法解决,用尽自己所有的办法。不可放弃,因为当你决定放弃的那一刻,便注定要失败。推荐孩子们阅读怀特的《夏洛的网》,可以让他们明白友谊的珍贵与重要性。
在阅读的同时,我会建议孩子们积累书中闪耀美丽色彩的语言,摘抄隐含思想光辉的句子,每一个星期,我们都会拿出一节课进行分享。其实,抄写只是简单的表象东西,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积累善言、善行、善心,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觉孩子们的行为有了微小的变化。曾经屡禁不止的事情,大家似乎有了“摒弃”的感觉。曾经苦口婆心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大家似乎有了“卓然”的兴趣……因为读书,因为阅读,因为主动汲取的思想,转化为孩子们的意识,这远比说教更有分量。
读书,能净化人的心灵,是因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别致,熠熠生辉。只要翻动书页,伟人便能与我们亲切对话,殷诚地教诲我们。只要翻动书页,我们的灵魂便能与圣贤近距离接触,尽情接受善的滋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