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征性染色体重排

特征性染色体重排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免疫表型亦有特征性,常阳性表达HLA-DR、MPO、CD13、CD15、CD18、CD34、CD117,阴性表达CD2、CD4、CD7、CD11、CD14、CD33,B细胞抗原CD19和NK细胞抗原CD56异常表达也较常见。MPO呈强阳性,25%的患者NSE弱阳性。临床上同样有少部分病例可因染色体形态欠佳、复杂易位或隐匿性插入等导致染色体核型分析漏检,因此,对高度怀疑APL但核型检查不支持t的病例应常规行RT-PCR或FISH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以明确诊断。
特征性染色体重排_恶性血液病细胞遗

(一)t(8;21)(q22;q22)(图2-1~图2-10)

t(8;21)是AML中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见于10%~30%的AML-M2、7%的AML-M4以及20%的儿童AML,特别多见于儿童和年轻成人,中位年龄为30岁。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该易位导致定位于21q22的RUNX1基因易位至8q22上和位于该位置的RUNX1T1基因并置,形成RUNX1/RUNX1T1融合基因(既往命名为AML1/ETO融合基因)。t(8;21)并不足以导致白血病发生,需要有额外事件如FLT3、KIT以及NRAS突变的存在[1]。RUNX1/RUNX1T1融合基因的蛋白产物可通过显性负调控作用,下调其靶基因,抑制数个重要的造血转录因子表达,粒系分化受阻,最终导致细胞恶性分化[2]

t(8;21)有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少数患者原粒细胞可<20%;原粒细胞较大,胞质丰富,嗜碱性,有多数嗜天青颗粒或有假性Chediak-Higashi颗粒,Auer小体常见,早幼、中幼和成熟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某些情况下亦可见红系和(或)巨核系病态造血,但三系同时病态造血罕见;胞质呈均匀的粉红色,常可见到一定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免疫表型亦有特征性,常阳性表达HLA-DR、MPO、CD13、CD15、CD18、CD34、CD117,阴性表达CD2、CD4、CD7、CD11、CD14、CD33,B细胞抗原CD19和NK细胞抗原CD56异常表达也较常见。

40%的t(8;21)为单独异常,最常见的附加异常为性染色体丢失,70%的男性患者可有-Y,60%的女性患者可有-X,其他附加异常依次为del(9q)、del(7q)、+der(21)t(8;21)、+4和+15。有5% 的病例表现为复杂易位,某些情况下甚至无法以变异的t(8;21)来解释;另外,约有8%的病例表现为隐匿性插入[3],因此,如果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学以及免疫分型强烈提示可能存在t(8;21),但染色体核型分析不支持的病例需行RT-PCR或FISH检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以便进一步确诊。

临床上好发于年轻患者,易合并发生髓系肉瘤,如绿色瘤。伴t(8;21)的AML患者对化疗反应好,完全缓解率高,预后良好,但在儿童患者长期生存较差。如同时合并KIT基因突变,预后变差[4,5]

(二)t(15;17)(q22;q21)(图2-11~图2-21)

t(15;17)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APL)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标志。该易位导致定位于17q21的RARA基因易位至15q22上和位于该位置的PML基因融合,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几乎所有APL均有PML/RAR融合基因,仅有少数为涉及RARA基因重排的变异易位,与RARA发生易位的其他伙伴基因包括:NPM1[t(5;17)(q35;q21)](图2-22),NUMA1[t(11;17)(q13;q21)],PLZF[t(11;17)(q23;q21)] (图2-23)以及STAT5B[t(17;17)(q11;q21)],这些变异易位病例的临床特征与具有经典t(15;17)的APL类似。

细胞形态学表现:原始细胞为异常的早幼粒细胞,核不规则,常为肾形或双叶形,胞质颗粒染成红色或紫红色,密集、粗大,核浆分界不清楚,Auer小体常见,有时呈束状,但M3v表现为细胞颗粒纤细、较少,类似单核细胞。MPO呈强阳性,25%的患者NSE弱阳性。典型免疫表型表达CD13、CD33、CDw65,而HLADR、CD4、CD7、CD10、CD11、CD14、CD34、CD36大多数情况下不表达,可有CD2的异常表达。绝大多数APL为原发性,约5%的患者既往有接受放化疗史,主要为使用拓扑异构酶Ⅱ抑制药[6]

75%的患者表现为单独的t(15;17)改变,+8是最多见的附加异常,其他的附加异常包括del(7q)、del(9q)、ider(17)(q10)t(15;17)以及+21。临床上同样有少部分病例可因染色体形态欠佳、复杂易位或隐匿性插入等导致染色体核型分析漏检,因此,对高度怀疑APL但核型检查不支持t(15;17)的病例应常规行RT-PCR或FISH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以明确诊断。

t(15;17)及其变异型占AML的5%~8%,中年患者较多,中位年龄为40岁,常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典型AML-M3患者白细胞常不增高或减少,而细颗粒型M3v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常很高。t(15;17)提示预后良好,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有效,但伴有t(11;17)的APL对维甲酸治疗不敏感。20%~40%的APL患者伴随有FLT3-ITD,10%~20%伴有FLT3点突变,临床表现为高白细胞计数以及细颗粒型变异,但通常并没有明显的负性预后影响[7,8]

(三)inv(16)(p13q22)/t(16;16)(p13;q22)(图2-24~图2-28)

inv(16)或t(16;16)见于4%伴有核型异常的AML,其中倒位约占95%,易位仅占5%。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倒位或易位可导致定位于16p13上的MYH11基因与16q22上的CBFB基因发生融合,产生CBFB/MYH11融合基因。CBFB/MYH11可明显抑制RUNX1的功能,导致基因表达异常,阻断细胞分化,同t(8;21)类似,其同样需要其他遗传学改变,如KIT和RAS基因突变才能导致白血病发生[12]

细胞形态学改变:类似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但骨髓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数量增多(有时<5%);早、中幼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粗大而不成熟,呈紫色且密集,成熟嗜酸性粒细胞有分叶减少;原始细胞可见Auer小体,表现为一种特殊的FAB亚型-M4Eo。但部分伴inv(16)的AML缺乏典型的M4Eo形态学特点,而部分不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的AML-M4也可发现存在CBFB/MYH11融合基因。典型免疫学表型表达HLA-DR、CD11、CD13、CD14、CD15、CD33、CD34、CD36、CDw65以及CD117,常伴有CD2的异常表达。

伴inv(16)/t(16;16)的AML患者约70%仅表现为单独的染色体异 常,最常见的附加异常为+22、+8、del(7q)和+21。由于inv(16)为一种难以发现的染色体异常,在染色体形态质量欠佳的时候容易漏诊;另外,由于附加异常在inv(16)中并不少见,可能会掩盖inv(16)异常的存在,因此,在临床疑诊而核型分析又不支持的情况下,应行RT-PCR或FISH检测CBFB/MYH11融合基因以明确诊断。

临床上年轻患者居多,中位年龄约为35岁。临床特征包括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生、肝脾与淋巴结肿大等。伴inv(16)或t(16;16)的AML患者通常对化疗反应好,CR率高,生存期长。既往报道易并发脑膜白血病,由于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髓外复发率已明显减低。但某些因素,如高龄、KIT突变均与不良预后相关[13,14]

(四)涉及11q23(MLL基因)的重排(图2-29~图2-39)

涉及11q23/MLL的重排包括:t(1;11)(q21;q23)(图2-29),t(4;11) (q21;q23)(图2-31)、t(5;11)(q27;q23)、t(6;11)(q27;q23)(图 2-32)、t(9;11)(p21;q23)(图2-36)、t(10;11)(p12;q23)(图2-38)、 t(11;17)(q23;q12)、t(11;17)(q23;q25)(图2-39)、t(11;19)(q23;p13.1)(图2-35)以及t(11;19)(q23;p13.3)等,导致多个伙伴基因与定位于11q23 上的MLL基因形成相应的融合基因,常见的为MLLT3、MLLT1、MLLT10、MLLT4以及ELL等。

11q23重排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密切相关,常见于M4或M5,在不同FAB亚型间的分布为:45% M5、30% M4、10% M2、5% M0、5% M1,剩余的少数病例为M6或M7。免疫表型通常表达干细胞与髓系抗原HLA-DR、CD11、CD14、CD15、CD18、CD32、CD33、CD34、CD64以及CD117。

11q23重排表现出特殊的年龄分布,成年人AML患者的发生率仅为1%~5%[9],在婴儿急性白血病,特别是小于6个月的M4/M5患儿中的发生率为50%~80%,而在非婴儿的儿童AML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25%,其中t(9;11)(p21;q23)约占1/2[10,11]

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高白细胞计数,髓外浸润和皮肤受累。除了t(9;11)预后相对较好,为预后中等组以外,其他11q23/MLL异常对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为高危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