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理解孩子的心情
“妈妈知道宝宝也很难过!我们来想想,怎么把它找回来呢?”
若是父母的态度经常变化,或是说话与行动相矛盾,也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果父母在平时常说“这些东西都很珍贵,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此异常疏忽,如此一来,孩子会从中学到什么呢?用行动教育孩子,远比用语言要有效得多。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认清金钱的价值,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那么你就有必要先反省一下自己平时的消费习惯。
爱京回家的时间比平时晚了一个多小时,而且还哭丧着脸。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妈妈担心地问道,她想起了前几天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些负面新闻,一股不祥的预感忽然涌进了她的脑海里。
“没有。”
“那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而且脸色还这么难看。”
妈妈紧跟着沉默不语的爱京,焦急地追问。
“妈妈,其实……”
“说啊,怎么了?”
“那个……,上次爸爸给我买的那个……”
“上次爸爸给你买的什么?”
爱京一边胆战心惊地偷瞄着妈妈,一边吞吞吐吐地说道:
“这孩子今天怎么了?快点告诉妈妈呀!”
“爸爸给我买的手表,被我弄丢了。”
“什么?你把那块手表给弄丢了?你知道那块表有多贵吗?怎么能说弄丢就弄丢啊!”
妈妈脸色骤变,恼怒地吼了起来。
当孩子因为弄丢了东西而哭丧着脸回家时,再对其进行责怪也是于事无补。
“哎呀,你是怎么弄丢的?”
“那你仔细找过了吗?”
“你很伤心吧?那个东西对你有特殊意义呢。”
如果你不是选择责骂,而是采用上述的交流方式,孩子也会镇定下来。如果你没有心情耐心地安慰他,那么你也可以表现出自己的难过。
“你弄丢了那件东西,妈妈也感到很难过。”
有时候,孩子可能自己就会想出一些补救的方法。
“我明天先去挂失处看一下,如果那里没有的话,我就去张贴寻物启事。对了,我还可以在校报上登广告呢。”
“那好,我们先把能试的办法都试一遍吧。”
“我以后一定会小心的,不会再弄丢东西了。”
趁这次机会,父母也可以给孩子树立节约和珍惜个人物品的良好习惯。
要知道“你知道它有多贵吗……”之类的话的言外之意就好像是在说,便宜的东西可以随便弄丢,而贵重的东西就要严加保管。因此,这样的责备应尽量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