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电视而多彩多姿
难道除了众所周知的公共电视、大爱等频道,绝对是发挥社会正义的精神而制作以外,对孩子来说,其他电视台的节目难道就没有可看性了吗?
但偏偏孩子们可能觉得上述这些电视节目看起来不是那么有趣,他们还是宁可看卡通剧,令大人们防不胜防。与其完全禁止,不如和他们一起讨论或引导如何选择对他们来说好玩有趣、又具有知识普及和道德教育的节目来观赏。
政大广电系吴翠珍教授表示,“数字不只是科技,更是孩子的生活。要让孩子快乐生活在媒体中,是需要教育的。媒体课程是儿童重量级的第二课程,相关的影视、网络产品制作单位也有责任积极思考如何制作好的媒体产品。提供优秀的影视节目与数字内容,是国家对儿童传播权益的义务,责无旁贷。面对数字时代,所有的教师与家长应增加理解、投入关怀、提高素养,以引导孩子乐用媒体、善用媒体。”
我的汉语说得很标准,常常有人以为我是外省家庭长大的小孩。其实我的家族都是本省人,爸妈两边的家族除了台湾方言之外,讲的就只有日语。小学之前我都还在讲台湾方言,但是我现在却一点口音都没有,而且我对中文每个字词的用法都很精确,这都拜名主播李艳秋所赐。她以前主持的《每日一字》和《每日一词》是我小时候每天必看的电视节目。
最近赵又廷当红,不但获选为金钟奖最佳男主角,还代言全家伯朗咖啡,但是我反而喜欢赵树海,因为以前赵树海主持的《大家一起来》,让我了解了很多生活常识,也间接的让我了解许多课本中的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如果没有看过那节目,大概我的小学自然课中那些物理、化学的学习过程不会那么有趣,节目中的抢答题也让我随着参赛者一起在规定时间内紧张作答,训练了我考试时答题的速度。
早期蝉联好几年金钟奖的最佳教育文化节目──《大陆寻奇》,一直是我高中时的“地理参考书”。我对于地理课本上的文字内容体会可能没有那么深,但看了节目之后就比较容易了解中国内地各省的人文风貌,看到新疆回族的生活,青藏高原上的险峻,还有为什么有句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看到云贵高原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
《Discovery》则是我从小学一年级就持续收看的节目,至少到走入社会开始工作变忙碌之前。看《Discovery》频道让我了解自然界许多不同生物的习性,了解自然界循环运作的道理,独特的拍摄手法,在短短几分钟之内看到花开花落,看到生物链的弱肉强食。
《国家地理频道》也让我不出岛,就可以通过电视的拍摄画面,看到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的价值观。沙漠地区水比油贵,因为日夜温差大,所以只能穿棉麻布料的衣服;我很小的时候就理解为什么环保是很重要的,有些国家的确存在着资源匮乏的情况,需要更多世界性的组织给予更多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空中英语教室》、《大家说英语》这类英文进修杂志不但有固定的广播节目时段,在有线电视台也有固定播放的时段,听广播只能听到声音,但在电视上因为可以看到老师模拟对话时的表情,所以更能生动地体会杂志内容对话时的情境。我在高中时,曾经早上5点半就起床准时收看,看完才去上课,让我多了一项不花钱补习又能进修英文的渠道。
通过不同的电视节目,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还能提高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像那些以英语为主,辅以中文字幕的节目,还可以训练英语听力。我记得高三时,居然偶然调到CNN News频道,发现我可以听得懂主播讲的英语呢!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不好的,也不需要全面禁止。孩子在学校的课程,有时候为了增加教学的互动性,让孩子借做家庭作业的机会,分享一些课本上没有明确介绍的内容。例如:学到有关生物界的食物链,老师可能会要孩子举例说明,但是没有接收过这些信息的孩子就没有办法从他所知当中找到答案,也没有办法从他了解的部分去想答案可能是什么,要怎么去找。
如果父母对孩子们的课程熟悉的话,可以主动推荐孩子收看一些和课本内容有关的节目,像《百万小学堂》节目当中所提到的问题都和现在孩子的课本内容相关,甚至范围更深更广。有时候我很久没背的国学常识或很久没翻阅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会突然出现在题目里,看到的时候还想:“哇!现在的孩子语文课这么深啊!”
另外就是像有些特别时段,某些有线电视台也会播放初中、小学的学科教学影片,大部分是以初中英、初中数学为主,有次我看到播放高中程度的,不过频道依照不同语地区有线电视系统而定,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借助观看这类节目进行学科的预习或复习。
我们还可以试着和孩子讨论电视节目里所提到的各种不同社会文化、科学新知,有时候也能从中了解孩子课程当中所学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和孩子一起探讨相关的话题,或一起上网找数据印证课本所描述的情况,和节目中所提到的是否相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领略获得新知识的快乐,一方面了解如何查找需要的资料,也可能对于课程安排的重点更加熟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