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时间好好陪孩子

没时间好好陪孩子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岁的小思,由南部的祖父祖母照顾长大。最重要的就是“24小时不打烊的陪伴”,随时随地都让孩子看到你,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觉得安全。然而,这样的陪伴,对忙碌的现代爸妈来说,常常有点困难。到底每天有多少时间,能够和孩子好好在一起,享受彼此的陪伴,真的很难说呢!到时候,再放手离开,对大人小孩,都会比较放心与安心。最后,还要提醒爸妈们,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常常更换孩子的照顾者。

01 没时间好好陪孩子

教养情境

五岁的小思,由南部的祖父祖母照顾长大。小思的爸爸妈妈是所谓的“假日父母”,每逢周末才会和小思见面,虽然小思常会在父母临走时,哭着不让爸妈离开,但是其他时候,也和祖父祖母相处得很好,因此爸妈也就对这样的安排很放心。

等到小思上幼儿园后,爸妈将他带回台北照顾,才发现小思看起来总是闷闷不乐,跟爸妈不亲,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亲子之间常常引发争执,小思甚至会打电话向祖父祖母求救,让爸妈觉得很受伤,心想:“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啊?”

从幼儿心理发展来说,幼小的婴儿必须和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建立强烈的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建立在孩子的需求是随时被满足:当他饿了有人喂,尿布湿了有人换,想哭的时候,有人给他安慰……这样的关系,就像是一条无形的脐带,让孩子获得保护和安全感。

有人说,这种依附关系很像“谈恋爱”——孩子会想尽办法亲近对方,希望一天24小时都不分离,只要看到对方就觉得快乐,一旦分开了,就像世界要崩溃了一样伤心,遇到挫折时,谁的安慰都比不上对方的一个拥抱。

这样的亲密关系,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个爱的关系,孩子从中学会怎么被爱与爱人,感受到安全后,就能勇敢踏出探索世界的脚步,从而滋长出各种能力来,比方说自我了解、情绪觉察和学习的能力……

那么,依附关系该怎么建立呢?最重要的就是“24小时不打烊的陪伴”,随时随地都让孩子看到你,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觉得安全。然而,这样的陪伴,对忙碌的现代爸妈来说,常常有点困难。

谁是陪孩子长大的人?

忙碌的社会形态,使得原本理所当然“每天都要在一起”的亲子关系,产生变量。根据2007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全球竞争力调查,台湾年工时高达2256个小时,排名世界第5,岛内的调查研究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台湾劳工每星期平均工作时数为43个小时,如果以一周休2日来计算,平均一天要工作9—10小时以上。

当爸妈每天要工作9小时以上,孩子由谁来照顾呢?根据台北市教育局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跟10年前相比,2008年2岁至未满6岁的幼儿,超过6成被安置在托儿所与幼儿园,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由祖父母和保姆照顾的孩子,依据政府统计推估,仅是由祖父母带小孩的隔代教育家庭就有9万多户!

照这样的统计数字来看,一对双职家庭的爸妈,能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每天匆匆忙忙到保姆家、幼儿园或亲子班接孩子,赶着吃晚餐、料理生活的琐事、督促孩子写功课、赶孩子上床……到底每天有多少时间,能够和孩子好好在一起,享受彼此的陪伴,真的很难说呢!

这样紧张的生活形态,对亲子关系是否一定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呢?其实不一定!这完全要看爸妈如何经营亲子关系。

在人本教育基金会工作10余年的副执行长谢淑美,通过工作得以接触许多的家庭,对台湾亲职一线有着透彻的观察,根据她分享多年来的心得:“爸妈和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外,还有通过每天“在一起”所累积下来的那种亲密感,才有办法真正成为亲子!”只要你能够花心思去运用与孩子之间难得的相处时光,累积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一样能够经营出良好的亲子关系。

请把孩子托给对的人

当家庭中诞生了新的生命以后,爸妈在家庭经济、个人生活抉择等各种考虑下,要做出最适合这个家庭的选择。妈妈如果可以暂时放下工作,在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时候,陪着孩子长大,自然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亲情也就更厚实,幼儿也不用太早面对和妈妈分离的焦虑,当然是最理想状态。

但是,你如果无法亲自照顾孩子,还是可以找帮手,不要责怪自己或觉得愧疚,只要找到对的人来照顾孩子就可以了。

把孩子托给别人照顾时,不论是给长辈带、请保姆照顾,或是送到托儿所去,其实都是不得已的做法,而“让孩子承受大人的不得已”过程中,身为大人的你,一定要照顾孩子的细致感受。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长辈是否有带孙子的意愿、住家附近有无合适的托儿所等各种因素,替孩子慎选最合适的照顾者。好的照顾者,应该拥有正向温暖的人格特质,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因为照顾者不只要能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能觉察孩子的情绪与需求,爱孩子与被孩子爱,让孩子可以通过他来学习情感的表达。

如果幼儿的照顾者,无法“看到”孩子的特质与需求,只用命令式的句子与语气来维护孩子基本的生命安全,这对还在滋长各种能力的幼儿来说,等于是生命被打压!

另外,随着孩子成长的脚步,爸妈依据孩子身心发展需求的改变,或许也会因此做出不同的托育选择,比方说3岁以前,一对一的照顾,让孩子更有安全感;3岁以后,考虑孩子的交友需求,或许幼儿园会更适合拓展孩子的人际关系。

好好照顾孩子的感受

在把孩子托给别人前,爸妈应该好好跟孩子说明,比方说:“妈妈很爱你,可是要上班赚钱,没办法照顾你。我请阿姨帮忙,她也会很疼你的!”开始时,妈妈可以先陪着一两天,一方面等孩子和新的照顾者更熟悉,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一方面也可以实地观察到孩子与照顾者的互动情形。到时候,再放手离开,对大人小孩,都会比较放心与安心。

爸妈应该要将孩子的照顾者,当做帮助自己照顾孩子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每天在“转手”孩子的时候,可以聊聊孩子今天发生的小趣事、身体的特殊状况、心情怎么样……简单的闲聊,都能让双方更加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全貌”,在接手照顾时,自然也更能得心应手。

最后,还要提醒爸妈们,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常常更换孩子的照顾者。对孩子来说,这个每天与他朝夕相处、总会响应他的各种需求的大人,也是很重要的依附关系,如果经常更换照顾者,会让孩子充满不安全感。

不合人性的24小时全日托

爸妈应该依照自家的情况,做出最适当的托育选择,但是人本教育基金会的淑美语重心长地提醒爸妈:“千万不要24小时把孩子托给别人带!”当我们把亲子关系弄成这么奇怪后(本来该照顾孩子的人,无法照顾孩子),对大人来说,为了抗拒母性或父性的本能,只好想办法让自己对孩子的感觉钝化,淡化对孩子的牵绊,久而久之,亲情就变淡了,心也变硬了。

对孩子来说,爸妈很久才会出现一次的状态,这种既亲又远的关系,很难去拿捏和面对,让孩子没办法把情感寄托在爸妈身上,以免爸妈离开时,心情很难受,只好想办法让自己断念,不再依恋父母;可是,当爸妈在周末出现时,又期望“血浓于水”,希望孩子对自己很亲。这样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感到很不安,没办法放心地当小孩。

事实上,人的情感发展是有层次的,从疏远到亲近。如果面对最亲密的亲子关系,都要硬着心肠,让自己不去依赖时,大人和小孩都可能变成没有能力爱人、表达爱的人。

没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小心眼

安全感,谈的不是客观的安全,而是孩子的主观感受——自己是不是属于这个家?爸妈是不是很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价值的?当孩子觉得自己和爸妈之间是贴近的、互相理解的,亲子关系是温暖的,自然会觉得“很安全”。

当孩子没有安全感时,反应在行为上,就变得“很小心眼”,孩子会很想占有、容易受挫、爱计较。孩子通过这些行为,来探测爸妈“你在乎我吗?我是不是你眼中的宝贝?”这样的探测行为,会让爸妈很受折磨,进而指责孩子,使孩子的自我感觉受到影响,变得不容易放松,时时充满危机感,对人的包容性也不够。

等到孩子上学之后,缺乏安全感,也会让他的学习上受到影响。部分擅长读书的孩子,可能会努力通过学业成绩来获得肯定,但是他们没办法享受自己的能力,总是担心万一表现不好,会不会就失去一切;而大部分的孩子,因为内在的不稳定,整个心都陷入“自己是不是值得存在”这样的情绪纠葛,没办法专注在学习上。

追求高质量的亲子相处

虽然客观的大环境,似乎不利于亲子关系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但其实也没有那么艰难。除了时间多少以外,亲子相处的质量,往往也是孩子能不能有安全感的关键——再怎么忙,只要每天经营一点点有质量的亲子互动时间,你的孩子还是能有稳固的安全感的。

“陪伴孩子”不是一件等到有空才去做的事,而要认真地把它排入每天的作息中。而且,要好好地陪,持之以恒地在每一天,制造和孩子亲密且放松的相处时间。

那么,如何才算是“好好地陪”呢?当爸爸的,每天下班后都抽空让自己专心陪孩子,不管是半小时也好,15分钟也好,就算什么都不做,只是陪在孩子身边,微笑地听他说话、看他玩也可以;妈妈呢,虽然每天照料孩子的时间绝对不止半小时,每天还是要找30分钟或15分钟,好好地放松,把所有“孩子应该要怎么样”、“如何让孩子更厉害”的想法都放下,就是单纯地陪孩子玩,和孩子在一起!

对孩子来说,这样“眼中只看到我”的全心陪伴,会让孩子感受到“我是爸妈的宝贝”、“不用做些什么来力求表现,爸妈就会爱我”,孩子的心中,自然就会有满满的安全感!

亲子关系是生命中第一个爱的关系,养成孩子爱人的能力。

放下“如何让孩子更厉害”的想法,单纯地陪孩子玩!

爸妈的疑惑

平时把孩子托给长辈带,当孩子回到自己的家,他对这个家有归属感吗?他相信我是爱他的吗?

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没建立起来,亲子间发生的任何事,都会成为孩子探测父母“我们亲不亲、你在乎我吗?”的战场。这时,你应该试着照顾孩子的心情。建议你,能通过以下方法建立亲子间的亲密关系,让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

给孩子爱的保证

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说明当初为何要把他送给长辈照顾,以及你对他的爱和在乎。

累积温暖记忆

不论再怎么忙,每天抽空专心陪孩子累积美好的亲子记忆,让孩子体会到“爸妈和我是贴近的、我们的家是温暖的!”

管教孩子时,要对事不对人

无伤大雅的事,别急着管教孩子;需管教时,要明确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种行为,因为……但就算如此,我还是爱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