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动派的父母找出才能

行动派的父母找出才能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研究表明,如果先由父母判断孩子是否具有特殊才能、是否为可塑之“英才”,然后再具有针对性地借助社会相关机构的帮助,测定孩子的才能,其准确度将高于70%。父母做出越多努力、越多行动,就越有可能及时而大量地发掘孩子的潜能。

战略1 行动派的父母找出才能

望着日渐长大的孩子,作为父母必然会满心期待,也会为孩子未知的将来感到焦虑和担忧。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拥有各自的教育方法和衡量标准,但这些方法和标准大多与家长本人的意志无关,而更多的是受到周围环境和长辈、前辈们的影响。大多为司空见惯的“大众化”教育方法和标准。即使偶尔也会担忧这种教育是否会过于“大众化”、是否适合孩子,但由于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信息和建议,最后还是会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要求和衡量孩子。事实上,父母们这种举棋不定甚或退缩的态度相当于又回到了原点,根本没有任何进步和变化,当然也对孩子的成长毫无帮助。可以说,即使父母思绪万千地为孩子的教育煞费苦心、连日苦恼,但如果没有付诸行动,也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做。

一般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能力开发,那么不同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这要从态度和行动中找到答案。有的父母只是观望,有的则为了挖掘潜能积极努力和实践。为了挖掘孩子的潜能不要只一味地在那里苦闷了,要有计划地采取行动,这是最重要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呵护孩子、处处为孩子着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发掘孩子的潜能并不仅仅是如此简单的情感付出。若想早日发现孩子的能力所在和兴趣所属,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更为贴心地关心和更为具体地行动。无论什么事情,在最初订立计划时都是完美无缺的。父母想象中孩子的未来也是无限荣耀、无比完美、无可挑剔,而且是令人羡慕的。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孩子的实际状况与父母通过想象所勾勒出的美好画面之间究竟有多少是重叠的、相符的。因此,在选择如何培养孩子、怎样为孩子找寻一条真正适合其特质的发展之路时,比起父母自顾自地苦恼来说,与孩子一同实践、共同摸索似乎来得更加切实有用。虽然四通八达的网络将世界各地各色各样的信息变得唾手可得,但这些都不如一颗“实践之心”更有价值。在生活中,科技的发展促使了信息的泛滥,互联网上多如牛毛的教育信息和方法手段令人头晕目眩,不知如何做出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年轻的父母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有了互联网的帮助,过滤出恰当的信息、找出最有效的方法,准确判断孩子的潜能所在似乎变得更加简单。但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就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和启发孩子。

尽早发现孩子的才能非常重要。正如大多数父母所知,当孩子无意间显露出潜在才能的时候,父母发现得越早,越有利于发掘完整的才能,也更易于对孩子进行引导。如果父母没能及时发现孩子潜在的才能,错过最佳的引导期,那么在这段期间完全靠孩子自己的力量,保留并进一步发展自身才能着实非常困难。这不仅是父母和孩子一生无法挽回的遗憾,而且从为社会培养优质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考虑,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父母不但没有发现孩子的潜能,反而还督促孩子按照父母为其拟定的方向发展,那么必然会招致孩子的反感,变得易于倦怠和叛逆,很难适应常规性的学习和训练,在既定领域根本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更不可能有所成就。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但会破坏孩子本身所固有的才能,而且还会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尽早发现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找到能够适合自己一展才华的领域,为孩子今后的发展进行正确定位,可以说,这才是“英才”教育真正的出发点。

过去,为了尽早发现孩子们的潜在才能,学校和社会的各类团体会对孩子们实施相应地智能测试或检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智能指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从而了解到,单凭简单的智能测试所得的智能系数根本无法说明一个孩子是否具有可塑性、是否为难得一见的“英才”。也正因为这样,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想尽一切方法、运用所有可用工具和手段,试图掌握和了解孩子的特质和才能。当然,随着对原有智能测试过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增补,以发掘“英才”为立足点,目前的智能测试已扩大到对创意性意识的鉴定、EQ指数检测等领域。

与此同时,为适应家长们的此类需求,社会上也相继出现了许许多多配备世界顶尖技术和先进器械的机关团体和教育附属机构。带着孩子探访此类机构寻求帮助的家长,大多数认为,比起家人主观的臆断,借助于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力量判定孩子的才能应更为准确、更具权威性。但也有一部分父母抱着好奇和试一试的心态,让孩子接受检查。这些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一直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不能给予100%的信任。但是,一旦检查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证明孩子确实有过人之处时,原本半信半疑的家长会突然转变态度,坚决支持这一结果;相反,如果结果不是很理想,则全盘否定此类检查。总之,不存在能够满足所有父母期待的一种评价方式,也说明无论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地观察和判断。那么,究竟应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英才,如何判断孩子到底拥有何种才能呢?

测试机构的准确程度应该会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但事实上,即使通过专门机构对孩子的智能指数和创意能力等进行测试,也有可能出现遗漏。孩子的才能并不只是通过一次性测试就能一目了然、尽收眼底的简单表象,它就像是与你捉迷藏的顽皮小朋友一样,躲躲藏藏,感觉略显身影,却怎么也抓不着实质。而且,孩子再小、再不懂事,也毕竟有自己的思维意识,用一系列指标数值断言孩子的能力和未来的确有点草率。与之相反,如果不是这种一次性测试,而是由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判断和评价孩子的才能,会得出何种结论呢?虽然会有些主观臆断和感情色彩,但是通过长期接触和了解而得出的结论,应该还是相对准确的吧。

据研究表明,如果先由父母判断孩子是否具有特殊才能、是否为可塑之“英才”,然后再具有针对性地借助社会相关机构的帮助,测定孩子的才能,其准确度将高于70%。而且父母和老师相比,在对孩子才能的判断当中,父母进行判断的准确率为60%,而老师却只有4%左右。以上例子表明,生活中,父母因为经常和孩子接触,所以能较为准确地发现孩子潜在才能。

父母做出越多努力、越多行动,就越有可能及时而大量地发掘孩子的潜能。其中,让孩子多阅读书籍、经历各种事物是父母发掘孩子才能的最佳手段。

下面,让我们先来说一说阅读都有哪些好处。可想而知,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生活中,为了掌握孩子是否具有与众不同的才能或在哪个领域表现出特殊才能,应尽可能让孩子多接触各种不同领域内的事物。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不可能涉及到所有领域的各个方面。此时,书就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让孩子阅读各种不同领域的书籍,然后父母仔细观察孩子会有何反应。不用太久,就可以发现孩子对什么较为感兴趣,比较关注哪些方面。当然,如果想通过阅读发现孩子的才能,关键一点就是让孩子喜欢上书籍、习惯于阅读。此时,若父母毫无理由地强迫孩子读书,那孩子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因此,最为恰当的方法就是,先为孩子提供一种看书的氛围。父母可先为孩子读一些故事书,让孩子熟悉书籍,对阅读产生兴趣,再逐步引导孩子自行阅读各类书籍。切记,强制要求孩子读书不仅不能发掘孩子的才能,反而会削弱孩子主动去接触书籍、进行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阅读不仅让孩子间接地接触到社会不同领域,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实行激发性教育,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因此,在发掘孩子是否具有“英才”特质的过程中,也能锻炼出孩子自主把握自身优势、自行培养兴趣爱好的能力。

下面来说说如何让孩子的经历变得更加丰富。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父母带着孩子外出旅行和观光。为给孩子留下美好记忆,全家一同兴致勃勃地外出照相、品尝美食、浏览美景、参观名胜古迹,这种愉快而惬意的家庭旅行无论何时都令人向往、充满期待。但从现在起,家庭旅行不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发掘孩子潜能的宝贵时机。从计划旅行时起,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努力去发掘孩子的潜在才能。比如,旅行前先制定一个计划,将再平常不过的旅行转变为有特殊意义的“主题旅行”。这样的旅行不仅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且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某方面的潜能。旅行过程中,父母还需要对孩子的不同反应做详细记录。即使这种记录简单得就如同一条条留言,也要将这些特别的“留言”与旅行中的纪念照一同带回家,留存起来。如前所述,把每一次旅行和观光的主题、旅行景点以及孩子当时的反应、表现出的兴趣等情况记录成册,过后,与阅读书籍一样,将成为判断孩子潜能多少的可靠依据。

前面所讲到的帮助孩子多阅读书籍和多经历不同生活,实质上是指父母不仅要对才能开发有所认识,而且还要积极地做出行动和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父母的能动作用。下面来讲一讲,此时父母应保持的几种心态。

切忌“三分钟热血”

坚持不懈非常重要。作为父母,每天都要教导孩子,久而久之自然会心生厌倦情绪。因此,父母产生急躁情绪、失去耐心、不再努力、甚至放弃孩子的先例比比皆是。有时父母还会为自己找这样的借口:孩子自己的人生需要他们自己去掌握。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渴望帮助,也需要帮助。为了避免家长们频繁就犯的“三分钟热血”,能够坚持不懈地为孩子付诸心血,可以选择以日记、博客等方式记录孩子的成长变化。

这样一来,孩子日渐变化的心态和行为将成为一种反馈性的动力,促使父母在各种艰难中也咬牙坚持、付诸努力。

避免只求形式的态度

即使是孩子,也懂得察言观色、分辨真伪。如果父母的行为只求形式化,孩子也会随即附和。孩子会先悟出“以形式应付形式”的技巧。所谓“爸爸妈妈也要行动起来”并不是指父母定期给孩子出几份作业、几道难题,再检查孩子是否定期完成等诸如此类简单的事情。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形成“结果重于过程”的认识误区,只想着赶紧得出答案应付父母,对于培养孩子的能动性、主动性、观察力等方面毫无帮助。因此,正确的做法应是,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观察整个过程,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思考、主动采取行动,并且同孩子轻松愉快地讨论问题、总结成果。

常立计划并逐一核实

即兴的、冲动的行为和决定会削弱其可靠性。父母在养育和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常做出一时兴起的举动或决定。有时父母也会听周围人说这说那,固一时冲动而临时改变计划,随波逐流。但这种即兴、冲动的行为显然只是父母的意愿,对孩子毫无利益可言。应该让孩子从小形成有原则、有计划的行为方式。因此,父母也应与孩子一同制定才能培养计划,再拟订一个“检查—反馈表”,对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予以详细记录,引导孩子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

游玩或外出旅行之前,先明确目标

游玩或外出旅行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更多的是为了发掘孩子的潜能。事实上,父母与孩子一同出游,已不像从前,只求大人们的简单放松和娱乐消遣。如今出游的目的大多是为让孩子体验新环境、经历新事物。将这些出游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等与孩子一同分享,让每一次的出游成为孩子认识和了解新事物的过程,也由此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父母可将每次出游后的相片,以及出游过程中的体会、感想和趣闻等以“家庭报刊”的方式组合到一起,和孩子共同分享美好回忆。如果出游前稍做努力,选择孩子平常表现出较多兴趣的地点,体验一下有意义的“主题旅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父母需要做的并不是干涉,而是引导

我们说“爸爸妈妈,快点行动起来”,并不是指父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和决定。通常,比起完全放任孩子、考验孩子的自律性,由父母来引导孩子、把握全局会取得更佳效果。要谨记,孩子的才能并不是在强压和统治的驱使下形成和展现出来的。父母过度的干涉可能会使孩子初露锋芒的才能在襁褓中夭折。因此,父母应尽量避免“应该这样做”“必须那样做”等命令式的表达方式,而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必要时给出提示和引导,让孩子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成为孩子忠实的“探照灯”。

父母的行为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阅读书籍的习惯、有计划的行为方式等都会成为孩子无形中效仿的对象。较之于反复提醒孩子“什么是正确的做法”,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刻。如果想让孩子养成经常读书的好习惯,首先父母就应该在生活中展现出热爱阅读、经常看书的习惯。而且还应主动让孩子阅读一些有意思的书籍,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产生亲密感,让孩子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要记住,“因为喜欢而去读”和“父母让读,所以读”意义是不同的。

在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和体验更多经历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或寄予过多的期望。这就如同在孩子的周岁宴上,为了让孩子抓周时抓住父母所期待的东西,将笔墨、钱币等按照父母的意愿摆放在孩子的近处,即使是幼小无知的婴孩儿,也希望他不负众望。事实上,这些都只是父母的私心。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期待孩子长大后成为科学家、发明家。但如果只因为父母的这种期待和私心,就往孩子的书架上摆满科普类书籍,经常给孩子观看有关科学与发明的电视节目,还时不时地带着孩子参加科学博览会等活动,以便让孩子能够频繁接触相关领域,认为这样会有助于激发和培育孩子的“科学家”潜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让孩子过度或过密地接触某一领域,会形成一种屏障,令父母很难掌握孩子真正的感受和才能,不利于对孩子进行“英才”性的判断。

想必,关于行为举止的重要性无论是否身为父母,应该是人人皆知的。但正如前面反复强调的,父母的行为举止绝对不能转变为对孩子的干涉或过高的期望。所谓“父母要行动起来”是指,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要努力成为睿智的引导者、中恳的评价者、无私的支持者,而不是让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替孩子行动和决定,用父母心中的尺度衡量孩子的人生。

“孩子才能的发现与启发始于父母”,这种概括也丝毫不为过。家庭是一个人自出生起第一次展开学习的地方,而孩子通常都会从生育和抚养他们、又一同生活的父母身上,了解到各种事物、学习不同行为,形成最初的世界观。换句话说,父母是孩子在接受正规教育、遇到学校老师之前所见到的人生中第一位恩师和榜样。此时,作为纯真又无知的婴孩儿,父母也是他们能够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因此,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父母如何与孩子交流情感、采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等,对孩子才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正确培养孩子的潜在才能,父母必须舍弃单方面的要求,应当形成畅通无阻的双向交流渠道。事实证明,比起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父母的职业、经济状况等对孩子的教育及发展的影响只有10%左右。因此,可想而知,并不是父母的学历高、职业好,就一定能当好称职、负责任的父母;也不是家境好、经济上宽裕,就必定能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其实,比起这些华丽的外部条件,更能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是,父母与孩子相互之间适时、畅通、愉快的交流与沟通。

作为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首先需要判断一下自己与孩子有多少“心灵相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情感、感受;自己是否只是依据孩子所显露出来的表面现象判断孩子的喜好;只是根据孩子具体的反应、行为等来试图去了解孩子。

人们说,通过客观“自我”形成主观“自我”。而作为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孩子,很难客观地观察和评价自身。因此,也就需要父母来帮助和引导他们,充当摆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魔镜”。可以说,站在客观的角度观察孩子,努力寻找和发现孩子的潜能,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等,能够按照孩子的不同反应,给出相应反馈的父母才是“英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点。有一位曾在艰难的家庭环境下,培养出两个“英才”兄弟的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针对性教育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同孩子的沟通。这位父亲的确言之有理。如果说,孩子受影响最多、模仿最多的对象就是父母,那么父母与孩子心对心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喜欢自主探索的孩子,父母通过与孩子的相互交流引导孩子施展其潜在才能,显得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