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做”就意味着“成不了”

“不要做”就意味着“成不了”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外表上看孩子好像是“停住了”,其实并没有改掉孩子的毛病。可是父母却一再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不要做!”因此,父母与其使用“不要做”“不许做”等严词厉句,倒不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模范、立个榜样。据韩国一项研究表明,培养出“英才”孩子的父母,其教育态度通常要比一般孩子的父母更为宽松和自由,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有时,父母也需要对孩子做出严厉的批评,追究过失。

战略5 “不要做”就意味着“成不了”

身为父母,听得最多、最熟、最习已为常的一句话应该就是:请不要对孩子说“不要做!”“不许做!”但即使如此反复地提醒父母,生活中只要一冲动就脱口而出的还是“不要做!”“不许做!”父母之所以对孩子习惯使用此类的命令句式,是因为在父母的潜意识当中,将孩子视为一个可控制的对象——既然是我的孩子,就应该由我来控制。与其长篇大论地向孩子说明,还不如果断地直接命令孩子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诸如此类的想法,早已决定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不平等的对话方式。而且,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当孩子出现错误或存在缺点,需要对其进行纠正时,相比于持肯定态度、鼓励孩子自行改正的方法来说,还是父母表现出绝对权威、督促孩子必须予以纠正的方法往往来得更有效果。

可父母这种方式真会起作用吗?父母的义正辞严有时有效,但有时父母通过权威,督促就想让孩子立即“停住”,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外表上看孩子好像是“停住了”,其实并没有改掉孩子的毛病。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大多习惯于将注意力放在发现和纠正孩子的缺点上,而不是主动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众多父母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得好是理所应该的事情,不足为奇,但如果孩子出现过失、犯了错误,就需要父母严格的管教。有时,通过与其他孩子的比较,父母的这种观点会变得更加变本加厉,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会变得更加苛刻。而父母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试图强制性纠错或进行改正,必然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父母要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此时很脆弱、很易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伤害。此时,如果父母一再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予以训斥,那受伤的不只是孩子幼小的心灵,连自尊和自信也会受到极大创伤,更会削弱孩子对父母的信认感。如果是明智的父母,不会耗费大量精力去衡量孩子的对和错、长与短;而是将目光放到孩子所擅长的领域,努力去寻找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如果父母对孩子经常使用带有否定意味的词汇、经常否定孩子的行为或想法,也就等于在助长孩子消极的人生态度和否定的世界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对于总是在批评和责备自己、以否定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父母,孩子也无法产生正常的、肯定的、积极的反馈,反而很容易产生对抗心理和逆反情绪。孩子在这种心态的触动下,会千方百计想跳出父母既定的人生轨道,甚至会做出极端行为。另一方面,父母作为理性的成年人,有时会对孩子的言行感到无法理解,认为不符常理、不太正常,甚至怀疑孩子是否出了什么毛病。但这种在父母眼中奇特、无法接受的言行,也许正是“英才”显露的特质。由此,让我们重新拾起被忽略掉的事实——父母的判断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可是父母却一再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不要做!”“不许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父母往往对有才能的孩子的期望很大。这种期待和父母的私心共同作用于孩子的身上时,孩子常体会不到父母的心情。看着自己的孩子有才能却不尽如父母之意的时候,父母常会逐渐失去耐心,变得焦急而发狂,唠叨个没完。相反,孩子也会认为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令人厌烦和最陌生的人,产生“父母怎么从‘这个……那个……’变成‘千万不能这样……’的捣乱分子了呢?”这样的疑惑。

父母不恰当的表达不但让孩子丧失了信心,同时也会对未来做出不当的选择。如果孩子失去了自信,行为受到控制,时间久了就会否认自身的能力和个体存在的价值。有些孩子就会想“为什么我总受到责备?”“爸爸妈妈为啥什么都不让我做?”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就危险了。因为有才能的孩子独立性强,父母不当的言辞就是对孩子才能的否定,往往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致命性打击。

平时,父母为了更好地管教孩子、控制他们的言行,最常使用的就是带有指示和命令意味的语气词。例如“就这么做!”“这件事必须现在做!”等。同时,这种指示或命令语气的表达方式,是让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意愿,遵照他们所要求的去做。可以说,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父母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即属于单方面的沟通,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会有何反应和反馈。考虑到某些孩子或多或少地认识到自己拥有某种卓越的才能,父母的这种强制性管教和控制意图反而会造成与孩子的沟通障碍,使孩子逐渐沉迷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产生自闭倾向。因此,父母与其使用“不要做”“不许做”等严词厉句,倒不如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模范、立个榜样。例如,教导那些不善于整理生活物品,对于整洁、卫生、干净等概念较为模糊的孩子,父母不用没完没了地唠叨和责备孩子太过懒散,并强制要求孩子自行整理东西、打扫自己的房间;而应以身作则,经常打扫卫生、整理事物,逐渐让孩子也参与其中。父母教导孩子,不应该使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身为父母,不能让自己成为只会下达命令、不懂沟通的“长官”,而应该让孩子在生活中看到父母在做些什么,引导孩子培养分辨对与错、是与非的能力,成为孩子人生中明智的领路人。

据韩国一项研究表明,培养出“英才”孩子的父母,其教育态度通常要比一般孩子的父母更为宽松和自由,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相反,一般孩子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和对立情绪。这一研究结果也再次证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和对立性越强,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等能力就会越受限、更难以发挥。

当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也不可能总是和谐融洽。有时,父母也需要对孩子做出严厉的批评,追究过失。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受到这种责备,必须让孩子完全理解父母生气的理由。拥有“英才”特质的孩子通常自尊心较强,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也很高,因此,如果孩子无法弄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不能理解被父母责备的原由,就很可能会对父母失去信认,慢慢疏远父母。父母不能忽视此时孩子内心的不满情绪,虽然孩子当时会顺从父母,但心中却认为父母只是依仗着年长、地位高,毫无理由地限制自己的自由。面对孩子的过失,先发火、再严厉谴责只能暂时有所效果。父母的确有必要对孩子严加管教,特别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但这种严厉并不是板着脸、唬住孩子,而是以一种严厉的态度去分析错误,说明理由。比如,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父母只是一味地制止或恐吓孩子,以强制手段不许孩子再玩游戏,通常不会有多大效果;相反,如果父母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何不能长时间面对电脑、沉溺于网络游戏会有哪些负面作用等道理,孩子大多会欣然接受父母的教导。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对身体的伤害或有可能产生的各种病症;为了玩游戏所耽误的时间等。父母应以对话的形式,而不是以命令或指示的口吻开导孩子,帮助孩子先从理性层面摆脱这种恶习、抵挡住诱惑。父母恰当的沟通方式和处事态度也会成为说服孩子、端正孩子行为的强大力量。

经常称赞孩子也是同样道理。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做得好!”“做得对!”,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肯定的世界观,树立自信。但是这种称赞也应该有其原由。否则,孩子可能会对这种模棱两可的赞扬产生反感。称赞也好、责备也好,要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明确说明这种称赞或责备的理由。并且这种理由不能基于事情的结果、最后的成就,而是以孩子在其过程中表现出的才华、态度或某种行为等作为基础,予以称赞和认可。在此,父母可全然不必担心称赞会助长孩子的骄傲情绪,这种负面作用只产生于无缘无故的称赞。只要能让孩子明确受表扬的理由,那么,在教导孩子时,称赞远比批评更具效果。恰到好处的称赞,不仅能让孩子拥有好心情,也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听到称赞而长大的孩子,当受人责备时,就不会怯懦地逃避或推卸责任,他们会勇敢地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和教导。因为,称赞教会了这些孩子如何积极面对挫折、客观接受现实。

称赞孩子不能忽视细节。即使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父母也应该不吝啬地赞美几句。例如,父母计划让孩子养成每天至少学习1小时的习惯。在实现这一计划的过程中,父母不能急于求成,最好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孩子逐渐延长学习时间。先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定为20分钟、再从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再延长至40分钟,并以此类推,关键在于坚持,孩子很快就会适应,而且也对每天的时间变化感到乐此不疲。聪明的父母此时还应该适当地称赞孩子,让孩子从赞美声中意识到贵在坚持。此时,父母的称赞会成为无形的动力,促使孩子自发地坚持学习。

对于孩子的行动父母不能一时兴起,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无论是“英才”还是有才能的孩子,表扬孩子是个催化剂,起到辅助的作用。但当孩子的语言或行动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这对孩子又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论性思考、认识原因和结果,扩大思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