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2 多元智能测试
最近,对孩子的潜在才能和“英才”性的探索与研究呈现出从原有的一元性智能测试向多元化测试与鉴定逐步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单纯只凭借智能测试的结果,对孩子的潜能及其善长领域很难再做出准确无误地判断。那么,在人类所具有的众多才能当中,判断孩子在哪个领域、哪一方面具有非凡的潜能,就需要运用多样的测试手段和客观的评价方法。为了避免只依据一项基准可能造成的错误与误差,也为了更深层次地发掘孩子所拥有的、不易被发现的潜在才能,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发掘孩子的特殊才能、开发其“英才”性必经的3个阶段:
1通过孩子周围较重要的人了解孩子的行为特征
这里所说的孩子周围较重要的人包括同孩子接触时间较长、关系较亲密的一些人,例如,孩子的父母、老师、保姆等。若想全面了解孩子的特质、准确判断出孩子的多元智能,就应该得到孩子周围其他人的帮助,与他们协同合作。作为父母,对孩子是应该最为了解、最为亲近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周围经常接触孩子的其他人的意见与看法也非常重要。因此,父母可将此举当作是借助他人的目光观察孩子,通过集思广益进一步了解孩子的一次再审过程。
但在这种集合观察方式下,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切勿以叙述的方式长篇大论地描写关于孩子的各种情况;而是应该准备好写有孩子各种特点、行为的列表,每一位观察者只需按要求进行判断并填写列表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淡化诸位观察者平时对孩子早已形成的固有印象,在评价过程中使这种影响最小化,也有助于以简单明了的形式直接掌握孩子的多元智能和多种特点。当然,填写列表无任何时间限制,也可以随时或多次进行。父母和老师也可以一起进行评价,共同讨论和判断不同环境下孩子各不相同的表现,从而作为发掘孩子潜能的重要参考资料。下面给出一份关于列表采分和判断的标准,可作参考:
应用举例
就孩子“喜欢读书”的程度作为评价对象:
完全不喜欢:对读书这一提议表现出非常激烈的反感、采取超乎寻常的举动;拒绝一切有关于书籍的话题和活动,有时甚至会无缘无故撕掉书籍或大声痛哭;孩子表现出如上强烈反应,需要尽快接受专家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不喜欢:并未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或做出极端的行为,但对读书感觉毫无兴趣;当提议读书时,会找借口回避或拒绝读书。
一般:基本不会自己主动去读书,但当提议读书或在一旁讲述书中的故事时,不会抗拒,也不会表现出不满情绪,会很自然地顺从读书的提议,无任何明显的情感表现。多数孩子均属于这种情况。
喜欢:对读书表现积极,感到有兴趣,喜欢读书。不用其他人提醒或监督,也会自己看书或主动要求父母为其讲述书中的故事。
非常喜欢:花费大量时间看书,喜欢读书,对新书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极其乐于到书店购买新书,并因此而感到满足与欣慰;同其他事物相比更喜欢读书。
判定标准
行为特征测试列表
评价方法
上述80个选项是分别从8种智能角度分别对孩子进行观察和判断。其分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将所有项目按8种智能分别归类(如下表);然后,再将每种智能所属项目的得分相加,除以10,即可获得平均分。如果某一智能计算所得的平均分为3,则表示这种智能水平为“一般”;如果计算所得的平均分在1~2之间,则表示这种智能水平为“不足”,比一般水平的孩子程度稍弱;如果计算所得的平均分在4~5之间,可判定这种智能表现非常“优秀”。当然,这种测试方法只能说明一个孩子潜在智能发展的方向性,因此,若想了解更为具体、更为仔细的智能水平,还需要进行进一步专门性检测和评价。
按智能领域,制作平均分数表
下面来整理一下按上述步骤进行测试并计算所得数值,以便对各种智能的平均分数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和分析。这一步骤非常简单,只需在下面表格填入已计算好的平均分数即可。这样归类之后,对孩子擅长和不太擅长的智能领域可方便地进行对比与分析,辅助进行评价。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潜能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直到初中毕业为止,这段时间必须从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课堂行为入手观察孩子。父母需要特别关注孩子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思维反应等。同时,还可注意观察、掌握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具体事物的理解力水平。
实际上,这一阶段是观察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找出问题的关键和解决办法、如何理清具体头绪的阶段。不同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相径庭。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问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同,从而体现各自的不同的特质与个性。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及时测定、详细记录等方式,发现孩子的潜在才能、判断其所属智能领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能达到什么水平也是需要观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孩子的幼儿时期以及初中低年级阶段是形成自我意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性阶段。因而,父母在观察、判断孩子的潜能及特性的同时,还应多加关注孩子集中注意力思考或观察某一具体事物的情况,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父母要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比如,在进行学习或写作业之前,先让孩子规划一下需要多长时间能完成此次学习任务、为按时完成任务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先从哪里入手去做等问题。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以询问实际完成程度的方式间接地进行监督,把握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父母应经常向孩子提出诸如“应该怎么做才好呢?”等问题,让孩子自行去思考,并观察孩子对这一问题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变化。
再者,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路是否清晰明确。是随心所欲、散漫无章地做这做那,还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一个接一个地完成。要谨记,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态度。比如说,一边观看电视一边吃饭等,如果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必然会下降。对于表现有这种不良习惯的孩子,可引导他们改正“一心多用”的处事方式和习惯,即可有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3从情感和情绪特征方面了解孩子的潜能
发掘孩子潜在才能的第三阶段要求父母走出辨认孩子学习潜在能力的限制范围,在尽可能多的领域发现孩子的特殊才智,依据可靠信息与标准,发掘孩子潜在的各种才能。在这一阶段,父母不仅要观察孩子的学习表现,还需要对平常生活中的各种言行举止给予关注,仔细观察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感受等。要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也是个不太善于表达的孩子;而小爱迪生还经常做出令人哭笑不得、不可理解的奇怪举动。不要依据普遍、既定的观点来判断孩子,而要从成就感、责任心、领导力、社会性、情绪变化等多个角度观察孩子,对孩子的潜能做出慎重判断。
谁都有发脾气的时候,而且谁都有可能在一怒之下做出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孩子,他们还不太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这时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此类观察与掌握孩子的内省智能有很密切的联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让孩子尽量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对孩子的表达过程进行观察。看看孩子是否继续毫无解释地无理取闹;还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词句、按照自我的逻辑和理解表达心中的感受与想法。父母可通过孩子所做出的恰当的意思表达以及对事物的感受、感想、描述等把握孩子的潜能和“英才”特性。有时,即使孩子做了奇特怪异、意想不到的表达,父母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孩子的这种奇特言行是否具有创意性、富有想象力。
如前所述,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决不能忘记坚持对每一个细节做好记录,定期自省和总结。如果长时间坚持以“英才”的三种基本特质——早熟性、自主性、执著性,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和记录,会很容易发现孩子行为方式的特定模式或显著特点。特别是拥有多元智能中的某一特定才能的孩子,会在5岁之前逐渐表现得特别明显,此时大部分父母都能轻而易举地觉察出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
下面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伦·温纳(Ellen Winner)对一名智商极高的孩子进行观察后整理出来的结果。从温纳的这一结果中可以看出,他是根据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课堂情况、人际关系、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此为参考,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在上述第二和第三阶段所提及的孩子的具体特征。
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能高度集中注意力。
•善于寻找新生事物。
•身体发育比同龄孩子快。
•尝试用多样的词汇进行叙述。
•反应敏锐。
学习或游戏时的表现
•主动要求学习。
•好奇心重。
•热情高。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在特定领域表现出专业资质。
课堂表现
•见书必读。
•对数字及与数字相关领域感兴趣。
•语言及数字方面的记忆力颇高。
•比起简单问题,更加偏爱逻辑、推理性思考。
•不喜欢写作。
同朋友及周围人的人际关系表现
•喜欢独处。
•喜欢和年长的人相处。
•在父母或老师面前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周围的环境变化较为敏感。
情绪或情感表现
•对哲学或道德等领域较为感兴趣。
•善于使用丰富的词汇、言行举止幽默有趣。
•易于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
如上所述,将孩子在上述几个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以及经测试获得的数据结果等信息,一并送往专业人员或“英才”鉴定或教育机构,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让孩子接受更具针对性的智能检测及判断。正如前面反复强调的,仅凭一个智商数据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的智能、潜能、能力等具体能达到何种程度。因此,若想较确切地了解孩子,就必须运用包括情商测试在内的其他多种检测,从而进行综合判断与评价。再者,还要注意不要仅凭一次性检测或短期观察及测定,就对孩子的智能及潜在能力武断、莽撞地下定论。观察孩子必须有耐心,通过长期观察,逐步了解孩子,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潜能及特长。从根本上讲,上述每一个智能测试阶段都是通过长期、日常的观察与测定,以孩子多样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作为依据,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智能及各种潜在能力。在这一长期的测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判定原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举动、思考方式以及各类决定必须进行客观、独立地判断,绝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多干涉或者诱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