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6 通过适应能力测试了解孩子的类型
生活中,人们经常这样评价事业有成之士:“他(她)成功了!”“他(她)出人头地了!”而事实上,这些成功人士是因为找到正好适合自己的职业,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勤奋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从古至今,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创下无数丰功伟绩的名人与学者大多呈现出高水平的职业适应能力。正如,爱因斯坦、贝多芬等,他们不只在自己的事业或研究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而且在个人的生活和情感等方面也都感觉到充实与满足。到如今,我们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到伟人们的伟大成就与他们高水平的职业适应能力密不可分。可以说,他们这种强烈的成就感来源于自身与所从事职业、研究等领域间的完美融合和协调。
如果父母能够准确把握孩子的职业适应能力,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有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道路,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孩子将来是否取得成功。通过这种预期,可以从小对孩子实施针对性的启蒙教育,为今后的发展提前做好更加长远、更加全面地准备。
从一个人的职业适应能力可以预测出他将来的发展。换句话说,职业适应能力虽然是一种当即的特性表现,却能预示此人将会在这一领域获得巨大成就,将会发挥无限潜能。因此,也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感叹:“现在就能看得出来,他确实具有不凡的才华,的确有些与众不同,将来肯定会在相关领域有更大的成就!”再者,所谓职业适应能力不是只根据能力的强弱进行判断和预测,而是认为职业适应能力与人的情绪和性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一个人若想在医学领域获得非凡成就、赢得认可,首先必须对医学领域具有深层认识,而且还要对医学怀有坚定的信念与信心,其人生观也应该同医生这一职业相适合。可以说,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是以预测一个人是否适合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会在该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将来是否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为最终目的所进行的测定。如果要求测试结果更为准确,还需要考虑包括个人情绪、性格、认知倾向在内的其他个性特征,应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观察和评价。
那么,应怎样进行职业适应能力测试呢?其实,很多人可能早已接触过此类职业适应能力测试。我们父母可能也在学校或工作岗位上曾经接受过相关的职业适应能力测试。因为测试对象所属的区域不同具体情况也各异,职业适应能力的具体测试项目也可能有少许的差异,但大体上都基于下列几项标准:
第一、职业发展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
所谓“才能”,主要包括智能、适应能力、学历及学习成就等。其中,“适应能力”是在职业、学业等具体方面,能够预示出未来发展前景和成功与否的心理特性表现。因此,父母考虑孩子将来的发展前景时需要先考虑其才能及职业适应能力的原因就在于此。盲目、强行要求孩子必须从事现今较为热门的职业或者让父母感到满意的工作等,都是不正确的择业观。
第二、职业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选择职业时要充分考虑个性因素,其原因在于人的不同个性对其职业及个人将来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本身的个性并不擅长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太喜欢参加过繁的团体活动,但要是硬要选择团体性较强的职业或职位,那从心理上就很难对这种职业环境及要求感到满足和喜悦,将来也很难取得更多的发展与成就。
对人的“个性检测”是在每个人确实存在一定个性差异,即使是处于同一种环境,进行相同的刺激也会导致不同反应等前提下进行。从而,对人的个性检测结果不能简单用好或坏来表示,也不能以此为依据判定个人价值。“个性检测”只能用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个人特性,作为选择专业、职业时的一种参考来使用。
第三、职业与职业倾向之间的关系
个人的职业倾向,即为个人对某一职业的兴趣。这种兴趣也可以被看作是个人对某一特定任务或职业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关注度及热情。当然,这种“职业倾向”对于将来的个人发展及工作表现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一个人对某一特定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或明显的选择倾向,就表示这个人很可能在这一领域具有鲜为人知、尚未激发的潜在才能。
第四、能力、个性、职业倾向之间的一致性
上面提到的个人能力、个性及职业倾向与孩子未来的发展和职业选择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下面向大家介绍以上述几项标准为基础,采用最简单方式制成的“职业与个性检测一览表”。如果测试对象为小学以上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直接自行填写测试表,从而判断自身职业与个性之间的相适程度;如果测试对象是年龄更小的孩子,就应由父母或老师对平时孩子的个性表现及职业倾向等进行观察,并以此为依据完成测试、进行评价。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下面例举的这一表格采用的是最简单形式,因此无法检测出孩子所有的潜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父母更不能以此为基准断定孩子的职业倾向或决定孩子将来的专业或职业。这一检测表格和结果只能为选择孩子将来发展及职业选择的大体方向、基本思路作参考。这样,它将会成为父母非常得利的“决策助手”。
判定标准
行为特征测试列表
评价方法
首先,按5分制形式,对“职业与个性检测一览表”中的每一项进行评分;然后,根据下面表格中的不同领域项目分类,分别将同一领域的各项分数相加,再除以6,计算得出平均分数。如果计算得出的平均分为3,则表示在该领域内被测试者的职业倾向表现一般;如果计算得出的平均分在1~2之间,则表示被测试者对该领域的职业倾向相对较弱;如果计算得出的平均分在4~5之间,可判定被测试者对该领域的职业倾向相对较强。最后,再找出所得平均分最高的领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作用领域所得分数最高,说明孩子对这一领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高;如果是信息领域或是行动领域所得分数最高,说明孩子相应在分数最高的领域会表现出较高的职业适应能力。当然,如前所说,若想掌握更为详细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其他能力水平,必须对孩子进行更加专业、更加完备的检测,之后才能进行更加具体的分析与判断。
职业与个性检测评分方法
将上述“职业与个性检测”所得的分数再分别进行整理、归总,填入下列表格。如此一来,即可清晰地掌握孩子对各类领域、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
对上述“职业与个性检测”得分情况进行归总时,将各种职业领域特征分为保守型、实质型、评价型、创意型、感觉型、语言型、社会型、整顿型、应用型等。此时父母应根据不同类型,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准确的判断。
1作用领域
保守型:保守型的人,能够在既定范围内按照既定的规则出色地完成任务。通常表现为个性内敛、心思缜密,因此也多从事仔细、细致的工作;擅长于按照规定及计划进行记录、整理等事务。
实质型:能够非常准确、系统地记忆实质性事物及情况;即使遇到复杂的问题,也善于利用图示或表格,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总,从而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现问题的本质或精华,使之一目了然。
创意型:善于创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不喜欢重复同样的行为和工作、不喜欢按照套路进行思考;渴望能够走出既定的生活,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希望能够在宽广的领域自由、自主地进行工作。
评价型:评价型的人,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比较、评价、选择、判断及决定具体事务;善于发挥领导职责,非常重视并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或想法,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是一位忠实的听众;当面对多重选择或出现分歧、无法获得一致意见时,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勇气阐明自己的立场及观点,直到分歧得以圆满解决或事情结束。
2信息领域
语言型:为了准确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实现有效的沟通,会绞尽脑汁地进行思考、挑选出恰当的词汇及句子,尽一切努力使对话变得生动而丰富;善于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深层含义;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情感。语言型特征较为突出的人,对曾经看过的书籍大多都能记得非常清楚,读书快、能很快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及作者的意图。但有时还具有歪曲事实、误解原意的倾向,因此,对他人一眼扫过、未曾注意到的内容或是无心之举也可能会耿耿于怀、自寻烦恼。如果有机会同别人聊天或进行讲演,他们会灵活地运用各类词汇和恰当的表现方式,使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精彩绝伦。
感觉型:倡导亲身体验各类事物;喜欢亲眼见到、亲手感觉到的东西;善于进行组装等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复杂操作的工作。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物,会先伸手去触摸,感觉一下手感;记忆力好,待人接物较为感性,艺术感非常强;喜欢借助图形整理事务,善于进行细致、精密的工作,坚持到底,并乐在其中。
社会型:社会型喜欢与别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善于把握他人情绪、喜好和意图,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恰到好处的言行举止;善于寻找同他人的共同之处、重合部分,并与之产生共鸣,能形成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同他人交往。
3行动领域
整顿型:喜欢将事情处理得更系统化、逻辑化;希望能够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按事先定好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实践下去,从而完成任务。在情感方面更加偏重于理性;因此,善于通过逻辑性思考衡量事情的主因及预期结果,理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善于较为系统、迅速地解决问题;而且无论何时、无论何种资料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进行整理、归档。处事较重视结果,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也不断对其进行检测和调整,确认是否更加靠近所期望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找出解决方案。
应用型:有远见,善于规划未来和拟定长期计划;对变化着的事物感兴趣,喜欢尝试并挑战新事物;拥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游刃有余地解决新生问题或复杂难题,能对某一问题耐心、反复地进行解释;在处理具体事务或工作时,通常会提前制定计划,再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现状进行分析和组织,系统地推进整个计划。
总之,上述9种个性能力分类全都与本人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将来的发展前景具有密切的联系。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个人在职业适应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并非只属于9个种类中的一种。其实,现实生活中,人的职业和个性适应能力是由作用领域中的4种分类、信息领域中的3种分类、行动领域中的2种分类共同作用、反复结合后,最终表现为24种不同特性。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表现为“传统型+感觉型+整顿型”的职业个性,就可以推测出将来较适于从事刑警、气象播音员等职业。其他“职业与个性适应能力”相适合的各种职业以及大学可选专业已在书后的附录中做了详细介绍,可供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