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感情没共同语言的婚姻

没感情没共同语言的婚姻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语言要明快、流畅,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悦耳动听的。教学语言要富于感情,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引起共鸣。教学语言应是激发兴趣,开拓想象,充满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语言需要快慢适当,起伏错落,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节奏感的语言。所谓快慢适当是指教学语言的标准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50~200字左右。由此不难看出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态势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好的教学语言,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语言具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准确简练

所谓准确,是指语言、语法的规范,包含语法、表述的概念要无误,判断要恰当,推论要合理,用丰富多彩的语汇、句式,准确表达千差万别的事物。那种“套话”,那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语言是行不通的。如每篇课文都是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精练;评价学生则是 “行”、“还可以”、“不错”,这种随意性的模糊语言,是不能叫准确的。

所谓精练,就是句句说在点子上,“立片言,可以明百意”,用尽量少的话,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对于中学生主要是要把话说得严密紧凑,干净利落,不可用废话、空话。要做到简练而不臃肿累赘,准确而不模糊含混,这不但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认识能力。

2.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指教师用恰当的语言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用贴切、精练、巧妙的语言讲解点拨穿插,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思路,使学生奋力到达知识海洋的彼岸。不是把结论“灌”给学生,而是用诱导性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索、探求。比如“谁有不同意见”、“谁有补充”、“谁还想再说说”,三句常用的话是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所使用的教学语言。第一句表明学生没回答正确,但没批评,注意保护了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积极性;第二句说明没有答完整,促使进一步思考趋于完整;第三句肯定了学生回答的问题,再让其他同学得到训练,发展求异思维。简单的三句教学语言,既对学生回答作出不同的评价,又启发、诱导、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课堂教学,需要大量、丰富多彩的这种启发诱导的教学语言。

3.连贯、流畅、动听

教学语言要明快、流畅,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悦耳动听的。用纯正的普通话,抑扬顿挫,有轻有重的语言表达。用儿化、停顿、变调与双音叠词,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感。还可通过语言音量的大小、高低、力度变化来表现内容的层次感。要快慢舒缓得体,不能滔滔不绝,一泻无余,也不能断断续续,催人欲睡。

4.富于感情

教学语言要富于感情,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引起共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我们带着对事业、对孩子的热爱,精神饱满地登上讲台,使你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要做到以情夺人,不能教学时感情冷漠,不苟言笑,显出居高临下的气派;或带着不顺心的情绪走进课堂,使人感到紧张或茫然;或刻板冷淡,照本宣科,或眼不敢看学生,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这就进入不了教学的“角色”,调动不了学生的感情,也就谈不上教学语言的感情了。我们应是带着情感的语言,抑扬顿挫,运用流利的普通话去表达教学内容,用富于强烈感情的语言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5.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应是激发兴趣,开拓想象,充满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它应把丰富的知识贯穿在教学之中,讲什么,像什么,讲什么就是什么。用周围生动的例证,熟悉的有生命力的俗语成语或比喻,用丰富的词汇,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深入浅出而简练明快富于变化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讲述的内容。用幽默、悬念、包袱、先抑后扬等方式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幽默诙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6.合理的语言节奏

教学语言需要快慢适当,起伏错落,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节奏感的语言。所谓快慢适当是指教学语言的标准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50~200字左右。速度太快,影响学生吸收消化,没有思考的余地;过慢缺乏力度,常常会使学生困倦,激发不起思维,浪费时间,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的速度不可太慢,也不可太快。

所谓起伏错落,指教学语言节奏有变化,不能老是一种速度,一个腔调,应有“波峰”、“波谷”的起伏变化。

所谓疏密,指一堂课的教学语言的密度应有变化,中学生听课,注意力一般在10~15分钟就松弛,因此,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应使用大密度的教学语言,紧接着应有小密度的缓冲。

总之,教学语言要徐疾有致,快慢得体,不能平板无力,或过轻过慢,声调要高低起伏,有波有澜。有时,可像山间瀑布飞流直下;有时应像村边的小溪涓涓而流;有时可一泻千里,急流奔腾;有时也可来两句抒情闲话,以增强趣味,调动学生的听课情绪。

7.恰当的态势语

态势语是指运用眼神,手势和身体各部分的动作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教师教学时,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增强直观性,加深听者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美国心理学家为此总结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不难看出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态势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态势语言的基本要求:要朴素准确,即要根据讲述的内容,表达效果的需要而准确使用,不能使用含义模糊,或过于夸张的态势语;要繁简适度,即必须根据讲述内容,需要而用,切忌多而繁,以免形成手舞足蹈的现象;要大方潇洒,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不失稳重,高雅的仪态,举止潇洒大方,精神亲切自然。要达到这些要求,除加强自身修养外,在备课时还要注意态势语的设计和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