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周 宏
一、教学内容
“世界经济的发展”一课是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中的第三节。计划课时为一课时。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
1.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2.知识经济的兴起。
3.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学情分析
1.认知起点:学生已学习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的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已有初步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背景知识。
2.学习兴趣:了解现实生活中某些经济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形成对现实经济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3.学习障碍:理解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正确认识其本质,对高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等理论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充分调动既有知识,通过分析论证,小组讨论等方法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的列举与分析,清晰掌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通过运用已学习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列举,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之道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背景、特征及影响。
2.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如何结束的?其发展趋势如何?
2.简述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有哪些特点?(总趋势、主流)
3.简要叙述生产力的发展是如何推动世界各地加强联系的。
(点拨答案,导入新课。)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格局的结束。此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经济成为众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交流。十四、十五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第一次成为一部共同的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确立。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使地球连为一个村落。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每日的生活。
请同学们审视自己的生活,列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国外品牌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学生小组讨论)
同学们已经列举了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又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带此问题默读课文。
(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15分钟)
1.经济全球化
出现时间:20世纪90年代
背景:生产力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
(突破难点: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主要特征: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它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原因:制度、物质条件、催化剂、主要力量。
主导: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本质: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学生小组讨论)
挑战——经济安全与经济主权(石油供给)
机遇——世界市场
(突破难点:资本主义国家不是慈善家,资本的本性就是要追逐利润。但同时客观上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会)
表现:WTO的建立
2.经济区域化
表现: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与全球化的联系与区别:
经济全球化——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区域化(学生回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突破难点)
对全球化的作用:促进——各国交流加强,是局部的全球化。
阻碍——对区外实行贸易保护,欧盟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起诉。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7分钟)
知识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锄头——拖拉机——电脑,生产工具的进步,实际上是人类智慧与物质材料结合的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含量成为衡量生产工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8分钟)
原因:生产力发展导致人类联系加强,对环境的影响加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增多。
可持续发展战略
恐怖主义
(五)总结(5分钟)
提问:
1.简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及其表现。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主要原因、本质。
3.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世界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
(1)背景;(2)主要原因;(3)本质;(4)表现
2.经济区域化
3.知识经济
4.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八、教学反思
以上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纵观本设计,其优点在于对以下这些关键环节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1.学情分析方面
(1)认知起点:学生已学习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的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已有初步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背景知识。
(2)学习兴趣:了解现实生活中某些经济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形成对现实经济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3)学习障碍:理解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正确认识其本质,对高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2.教学目标方面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的列举与分析,清晰掌握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通过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列举,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教法与学法方面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与能力的习得过程,是学习者在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1)教法: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通过不断激活学生既有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对既有结构进行优化建构。
(2)学法:通过在老师的刺激下,不断呈现、联系既有知识的方法,建立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从而优化旧结构,包容新知识。
4.媒体与评价方面
媒体选择:综合运用纸质媒体,电子媒体,以扩充课堂的智力容量,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
评价:根据活动进程随时给予形成性评价,通过活动过程,使学生获得来自自我、同伴、教师的综合性评价。
5.教学过程方面
(1)复习导入:从易到难,激活学生既有知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新知识的植入准备支架。
(2)点拨激疑:优化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3)默读求证: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初步获得问题的解答。使学生体验求知的乐趣,学会学习。
(4)深化提升:通过老师的反问与讲解,优化知识同化方式,加深理解,并使新旧知识有效对接,生成意义建构。
(5)讨论与阐述:通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提升其合作意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6)梳理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并且促进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以优化的方式进行储存。
(7)练习与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实践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无法截然分开,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在互动中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回顾本课,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入鲜活的认识,根据当时学生情绪高涨的现实,我在课堂上将学生讨论的时间适当延长,就效果而论,经过现场调整的设计效果更佳。由于授课对象不是自己训练出来的学生,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反应时间常常不易估准,因此,从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模式看,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并适当调整设计,是贯彻新课程理念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