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低能的多重成因
低能的孩子,有很多往往还是很聪明、智商很高的。之所以出现高智低能、高分低能的现象,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老师起主导作用,大多孩子处于“听喝”的地位,是被动吸收者。因此,对老师的过分依赖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与培养。除此以外,应试教育使整个社会对孩子成绩和分数的要求达到了偏执和极端的程度。 考不了高分就进不了名牌大学,进不了名牌大学就意味着没有出路。因此,狂热而又无奈的家长们只能手持长鞭一路驱赶着孩子艰难爬向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学习、考高分,其他的一切你都不要管,爸爸妈妈会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家长们如是说,同时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父母的性格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经常在外应酬,比较善于沟通交流的家长往往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开明、爽朗的直观印象,在父母的渲染下,孩子也会乐于与人交流,为人处世也会处处学习父母的做法。而一些自身比较避世、刻板、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家长则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传递一种消极信息,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也会变得不善交流,做事不会变通。
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一个家庭中,爸爸都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无论说话语气、办事风格都与妈妈不一样,同时也能造就或强化孩子的外向性格,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巧,为日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与爸爸生活时间长、受爸爸影响多的孩子,容易继承爸爸的基因品质:独立、自信、坚韧、大度、自尊心强等。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往往承担了挣钱养家的责任,而照顾孩子成了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的事情,这种情形下,孩子缺少与父亲的交流沟通,无法习得男性身上独立、自信、坚忍等良好品性,对他的早日独立也是有所影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